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正文内容

心里有这种念头时,就是有魔在作怪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8日
来源:微信公众号【宣化上人全集】   作者:宣化上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诸位!我们生活在这世间上,多数人都是做了魔的眷属,所行所为,尽是魔事。种种的魔事──就是魔业,交织成为一个大网,把我们紧紧罩在里面,六道沉沦,而不自觉。


所谓魔业,皆由一念的妄想。你如有一念的真心,就成为菩提的道果。


如今我们皈依了三宝,有的出家了,就超出了魔业的网,永断一切诸魔的事业。假设你不能超出三界,仍然在人天中流转,那还是免不了与魔王做眷属,互相往来,断不了魔事业。


如果已经断绝诸魔事业,便得到了平等大智,了达诸法平等无二。以此平等大智的宝印,能印证一切的业,普遍印证所造的种种善业。


发心,就是发大菩提心。趣入,就是要人去修行,依教奉行,脚踏实地的去做,才能趣入一切种智。如果你知而不行,就不会趣入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它能照了无明,照破无明。


无明来时是个什么现象呢?凡是自我观念重、我见深的人,稍有拂意之事,心里就不高兴了,迁怒于人,周身热血沸腾,大发脾气,满心烦恼。


这就是无明军在你身心中发动了攻势,像一把烈火,烧毁了功德林。这时唯有以修行的功夫,用智慧宝剑,才能斩无明军,扑灭烦恼的烈火。


诸位可曾见到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手中捧的一把宝剑,那就是智慧之剑,象征着以智慧宝剑斩无明军。


斩除了无明军,趣入了一切种智,然后才能成就一切出世间法。否则,无明军将永远侵占了你的身心,没有快乐,只有烦恼,更谈不到得出世间的清凉法了。


譬如我曾说过人都是魔王的眷属,我想一定有人反对我这种说法。大家可以安下心仔细思惟一下,如果现在你想去拜佛,若稍停,心中就生起另一念头:“等一等!现在不去拜佛。”


或者想读读经,心中又一转念,“不好意思,怕人说假用功。”


再想打打坐,修习正定,忽然又另起一念,“修行究竟有什么好?你看金山圣寺的那些男女出家人,日中一食、夜不倒单,那样精进,也没见到有几个成了佛?”


像这些现象,很多人曾经体验过,这种现象就是魔。


魔就是常常与你讲道理,用说服主义拖着你向后转,软硬手段兼施,教你不吃亏,专占人的便宜;叫你多享受,不吃苦头。这都是引诱人的魔法。


等你真的照他所说去做,所谓做魔事、作魔业、造魔业,堕落受苦煎熬的时候,他就高兴得拍着掌哈哈大笑!这就是做魔王眷属的结果。


你们可曾体验到,心中常常好像有两个人在那儿争论?一个说:“你出家吧!修行办道才是人生的正道。”


另一个则说:“有钱有势,结婚生子才是人生的幸福,比出家修道更好。”


这就是一位佛,一个魔,在你意念中互相争论。


还有,好像有钱的人,本想多做点布施功德,但另一个念头就说:“你真傻,把钱都布施了,自己想吃点好的也没有钱,想穿点好的钱也不够用;为什么不多留点钱,买栋好房子,买部新式的汽车,一家人过得舒舒服服,不是很好吗?不要再布施了。”


这都是魔在作怪,不让你精进修道,就希望你懒惰不精进,永做魔的眷属。


这种现象,藏在心的深处;而一般人的心理,又多偏向物欲私有,所以不容易觉察到它是颠倒的。


这个心,就是一个理欲的战争场。


理,就是真理;欲,就是爱欲。当你的思想趣向真理时,爱欲就像一片乌云,立刻就将你的真理之光遮盖。理欲就这样在人的内心交战,造成矛盾,把人的心情弄得坐立不安,精神恍惚,颠倒发狂,啼笑皆非,所以说这心就是“理欲的战场”。


这心又是一个“阴阳交关处”。


阴,是黑夜,就是魔;阳,是光明,就是佛。


出家修道本来是条最好的路,是件最无上的好事,但多少人都被亲情所牵制,因循虚度此生;等到真能放下一切时,不是老迈了,就是将死了,真是危机四伏!


虽然如此,也只是一念之差,一念善就是佛,一念恶就是魔。


说人是魔王的眷属,又何尝不可说人是佛的眷属、菩萨的伴侣呢?只要你心中常存善念,积种种的善根功德,就和佛菩萨常在一起了。这种道理很明显,但多被人忽略了。


我们能常自仔细警策,多亲近善知识和闻法,处世接物,不违真理正道,念念中不忘众生,自然永断了诸魔业,成就一切出世间法。(恭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标签:佛教入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