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素食起步>> 素妈妈素baby>> 宝宝手册>>正文内容

流行性腮腺炎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07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以痛性腮腺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有时其他唾液腺亦可累及。脑膜脑炎、睾丸炎为常见合并症,偶也无腮腺肿大。

[病因]
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其抗原性与副流感病毒有交叉反应。病毒直径约150nm,含单股RNA,包膜具有溶血素、神经氨酸酶及血凝素。从患儿唾液、脑脊液、血、尿、脑和其他组织中可以分离出病毒,在猴肾、人羊膜和Hela细胞中可增殖。
  
[流行病学]  
本病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物经由呼吸道传播,四季都可流行,以晚冬早春多见,85%发生在小于15岁的儿童,年轻成人发病率较前提高。通常潜伏期为12~22天,在腮腺肿大前6天至肿后9天从唾液腺中可分离出病毒,其传染期则约自腮腺肿大前24小时至肿消后3夭。约20%~40%腮腺炎无腮腺肿大,这种亚临床型的存在,造成诊断、预防和隔离病人的困难。 孕妇抗体可通过胎盘使婴儿在生后6~8月不患病,母亲在分娩前1周如患腮腺炎,其婴儿在出生时可有明显腮腺炎症状或在新生儿期发病。感染本病后可终身兔疫。
  
[发病机制和病理]  
腮腺炎病毒经口、鼻侵人体内后在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如淋巴细胞浸润、血管通透性增加及IgA分泌等。病毒在局部增殖后进入血循环,播散入不同器官,如腮腺及中枢神经系统。在这些器官中病毒再度繁殖并再次侵入血循环,散布至其他第1次未曾侵入的器官,引起炎症,临床上表现为不同器官相继出现病变症状。 病理变化特征是腮腺非化脓性炎症,包括间质水肿、点状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及腺泡坏死。因腺管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腺管中充满坏死细胞和渗出物而常致阻塞,唾液淀粉酶排出受阻而使血和尿中淀粉酶增加。其他器官如胰腺、睾丸等亦可发生类似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本病前驱症状一般不重,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痛等。 腮腺肿大常是疾病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偶见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蔓延;皮肤和软组织水肿极为明显,因此肿胀腮腺的边缘不清;有疼痛及触痛,在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常有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相对颊粘膜上)红肿;同侧咽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位;喉水肿亦可发生;上胸部亦可出现水肿,是由于淋巴管阻塞引起。躯干偶见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
  
[并发症]  
(一)脑膜脑炎 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男性较女性多3~5倍,其发病机制有二:①神经元为原发感染,表现腮腺炎与脑炎同时发生;②感染后脑炎伴有脱髓鞘病变,此型脑炎常在腮腺肿大后10天左右发生。腮腺炎脑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膜脑炎不易鉴别,以淡漠、颈项强直、呕吐等为常见症状。脑脊液蛋白正常或稍增加,细胞数大多<500X10/L,亦有>1000X10/L,以淋巴细胞为主。在疾病早期脑脊液中可分离出病毒。腮腺炎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脑炎则可能留有永久后遗症甚至死亡。   
(二)睾丸炎 是男孩最常见的合并症,最小年龄3岁,青春发育期后男性发病率高达14%~35%。早期症状为发热、寒战、头痛、恶心、下腹疼痛,患侧睾丸有明显疼痛、肿胀、触痛,邻近皮肤水肿及发红。30%~40%受累睾丸发生萎缩, 13%患者生育力受损,但绝对不育少见。常伴有附睾炎,后者也可单独出现。   
(三)卵巢炎 青春期后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有发热、呕吐、下腹疼痛及压痛,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   
(四)胰腺炎 轻度或亚临床型胰腺炎较常见,如不伴有腮腺肿大可误诊为胃肠炎,表现为上腹疼痛及压痛,伴发热、寒战、呕吐及虚脱。血清淀粉酶活力增高有助于诊断,但此酶活力在无胰腺炎并发的腮腺炎病例亦可增加.故应测定血清脂肪酶以资鉴别。
(五)其他 心肌炎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心动过缓及疲乏,心电图显示ST段下降。肾炎常在腮腺炎后10~14天出现。此外尚有乳腺炎、甲状腺炎、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听力丧失、泪腺炎、视神经乳头炎、角膜炎均可发生,一般在20天内恢复。  
 
[治疗]  
本病是种自限性疾病,抗病毒药无效。主要为对症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适当补充水分及营养饮食需根据病人咀嚼能力,不给酸性食品。严重头痛及并发睾丸炎时可给解热止痛药、睾丸局部冰敷并用睾丸托支持,糖皮质激素疗效不明。严重呕吐者应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一般预后良好,伴有脑炎、肾炎、心肌炎者偶有死亡,多半为成人。
  
[预防]   
(一)腮腺炎免疫γ球蛋白的被动免疫,效果不错。   
(二)儿童可在生后14个月常规给予减毒腮腺炎活疫苗或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血清抗体产生可达98%,少数在接种后7~10天发生腮腺炎。除皮下接种外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法,最近有报道在使用三联疫苗后,出现接种后脑膜脑炎,故此疫苗的推广仍需慎重。
(三)隔离病人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易感儿应检疫3周。

标签:素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麻疹
下一篇:百日咳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投稿 | 护持网站 | 报恩斋 | 功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