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雕塑>>正文内容

石钟山十三号石窟:阿嵯耶观音造像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董增旭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石钟山十三号石窟:阿嵯耶观音造像

  □ 董增旭

  该窟有三则造像题记,均为大理国时期,其中的国字均用“八方圀”。“阿嵯耶观音”一词最早出现在绘于公元899年的《南诏图传文字卷》中:保和二年(公元825年),一个从西域来到大理名叫菩立陀诃的和尚问“吾西域莲花生部尊阿嵯耶观音从蕃国行化至汝大封(白)民国,如今安在?”在阿嵯耶观音的点化下南诏国建立了,于是铸其“圣像”、“圣容”进行供奉礼拜。所以大理地区的圣观音指的就是阿嵯耶观音,大理崇圣寺的“圣”指的就是“阿嵯耶观音”。南诏第十一代国王隆舜十分信奉阿嵯耶观音,用黄金铸造了108个观音像,让国人供养,还把国号也改为“嵯耶”。绘画于大理国时期的《张胜温画卷》中,已把阿嵯耶观音称为“建国观世音”、“真身观世音”、“易长观世音”等。此窟中的造像与迄今所发现流失于海外和保存于国内和三塔出土的阿嵯耶观音造型如出一炉。阿嵯耶观音由于其造型独特,既具有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的艺术特点,又具有显著的地方民族特色,为云南所特有,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云南的福星”,有的称其为“细腰观音”。此尊是国内发现惟一的一尊石刻阿嵯耶观音立像。

  阿嵯耶观音的信仰在大理地区的确立是标志着本土民族意识的觉醒。从现在的考古资料研究表明,南诏所受的多元文化影响中,受汉文化影响最大。在南诏所流传的佛教中,主要是从内地传来的汉传佛教。但是,南诏在受汉文化影响的民族意识觉醒后,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便有意无意地对汉文化采取排斥、回避、淡化的态度。南诏国由于十一代王蒙世隆连年用兵征战,国势日衰。其子隆舜执政时,笃信佛教,知道“西域莲花部尊阿嵯耶观音”从蕃国入境传扬佛教,自号“大封(白)民国”,改国号为“嵯耶”,乃诏令遍求圣踪。至公元897年,隆舜为“竖巨杨登弑之于东京拓东城(今昆明)”。其子舜化贞立,改元“中兴”。但中兴皇帝因年幼无知,不知道哪个是最初把佛教传入南诏的僧人,而他又发誓要专心供养并流传他们的图像,以除灾致福,就发布诏书告知天下有识之士,希望他们不要隐瞒自己所见所闻,尽量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诉他。南诏并从东南亚引入了阿嵯耶观音,于是就产生了南诏国史画卷《南诏图传》。《南诏图传》所反映的内容:阿嵯耶观音化现梵僧通过克服种种困难,在大理地区取得了统治地位。《南诏图传》的诞生与阿嵯耶观音信仰在大理地区的确立,标志着大理本土民族意识的觉醒,并从此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来源:大理日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