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多宗教和皆相处的主要原因
云南多宗教和皆相处的主要原因
《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2期发表了张桥贵的《云南多宗教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一文,全文8000佘字。文章将宗教置于云南民族社会的具体场景中,结合经济互动、日常生活互动等一系列具体的过程、事件,分析了云南多宗教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包括汉族在内共有50多种民族成份,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26个,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俱全,同时各民族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信仰如东巴教、毕摩教等。云南是目前我国民族种类和宗教种类最多的省区,也是我国民族宗教关系最和谐的省区。通过调查研究,作者认为云南多宗教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是各民族经济上相互依赖,各民族之间一直通婚,各宗教之间实力相对均衡。多民族和谐相处与多宗教和谐相处,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保证了云南社会的稳定。
各民族经济上相互依存。由于云南历史上民族迁徙往来不断,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民族逐渐定居于高山区、半山区和内地坝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居住格局。分布在最高处的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和分布在较低处的信仰汉传佛教的汉族、白族等民族,以及分布在最低处的信仰南传佛教的傣族等少数民族,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历史上藏族从事畜牧业,食物结构中往往没有蔬菜,只能通过饮茶来补充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份,离不开低海拔地区的茶叶、食盐等生活必需晶,低海拔地区的民族也需要高海拔地区的山货、牛羊、皮毛。各民族之间相互依赖,山区和坝区之间互通有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互通有无,彼此和睦相处,是导致云南多种宗教交汇并存,和谐相处的重要原因。
各民族之间一直通婚。长期以来,云南各民族之间一直相互通婚。民族之间经常通婚,表明民族之间相互平等,不存在歧视现象,彼此尊重对方,能够接受对方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通婚可以将多宗教和谐相处带到日常生活的层面,使宗教和谐在家庭之中得到展演,使子女耳濡目染,并从小养成尊重他人宗教信仰的良好习惯。通婚加强了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使民族和谐相处的同时,其信奉的宗教也能够和谐相处。
各宗教之间实力相对均衡。由于云南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种宗教都能找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因而在整体上取得了均衡,没有形成对其他宗教占绝对优势的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各种宗教都拥有相对稳定的信仰群体,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结构平衡,宗教之间没有为争夺信教群众而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和宗教战争,各宗教教义也都相互融合,在基本社会伦理、道德观念上达成共识,各宗教间无论是上层僧侣还是普通信众都能和谐相处,与不信教的群众也能彼此尊重,为共同的社会目标携手共进,而不是为各自不同的信仰争吵不休。(武烈珍摘编)
《宗教与世界》2010年第6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