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没有英雄的信仰
没有英雄,也是一种信仰。
在一个没有信仰的世界,却产生一种独特的,没有英雄的信仰。
这不是北岛那种激昂的“我不相信”,倒是有几分某些地方官场的风格——我贪,你也别想做清官。所以,这样的官场里你别想独善其身。
这是怎样一种心态呢?萨一直看不大明白,一直到看了老作家王鼎钧先生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半本心理学》。
王老的文章是这样的——
大车祸现场死伤枕藉,死者不是血污满面,就是浑身污泥,景象非常狼狈、凄惨。这时,一个衣衫陈旧的工人,带着崭新的毛巾来为尸体擦拭整容,犹如对活人一样轻柔。这名工人的举动使现场的工作人员一致静下来,注目了好一会儿。大家眼看着这个工人行善之后满眶泪水,不跟任何人交谈,低着头走开。
消息由现场传到办公室,大家对这个行善的工人赞叹不已。有一个读过半本心理学的人插进来说:“我们对那工人的行为不必惊奇,也用不着佩服,他所以这样做必定有他自己的理由。他在心理上有这样做的必要,他已经得到满足。”经过这一番提醒,每个人都想起自己看过的半本心理学,承认这个问题没有再继续探索答案的必要。
现代人都有一点心理学常识,看过解释人类行为动机的一些小册子。这些小册子确能帮助我们了解同类,但是也往往使人看不出屈原的行为到底有什么可敬,冯道的行为到底有什么可耻,满纸“剌激”、“反应”、“平衡”、“适应”,不见价值判断。人们对“苦行”早已失去尊敬,因为皮毛心理学说“他有自虐狂”。“忠”是美德,可是皮毛心理学对“忠”的解释,无论忠于诸侯、忠于国家,或忠于帮会都适用。
现代一般人对善行的感动和对恶行的激动远不及古人。这绝非仅仅因为他们忙碌,而是他们的“认知系统”起了重大的变化。他们把善和恶当作了同一货色不同的包装。
所以,世上没有英雄。
王老的文章写得略带罗嗦,却是有大智慧的人写的。
好吧,这里还有一篇文章,是立夏的小小说,名字就叫作——《英雄》,也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一
他二十岁的时候,她正好十岁。
她坐在台下,晶亮的眸子映照出台上英武的他。
他是学校请来的英雄,笔挺的军装上一张黝黑却棱角分明的脸,因为激动透着健康的红晕。
他在台上大声地念着手中的演讲稿,只剩下三根手指的右手高高举起,如同一面灼目的旗帜。在一次实弹演习中,面对一颗滋滋作响的手榴弹,他毫不犹豫地拣起来扔向远方,挽救了被吓呆的战友。
她的眼中噙满了泪水,朦胧间台上的他是那么高大英俊,连他那浓重的乡音都充满了亲切的味道。
“他真是个英雄,我会一辈子记住他的”,她在心里默默地想。
二
他三十岁的时候,她二十岁。
学校组织学生们去农村体验生活。
如果不是村干部郑重地向大家介绍他曾经是个英雄,她是一丁点儿也认不出他了。
埋头在田里劳作的他跟其他的农民已没什么两样,披着一件灰扑扑的褂子,失却了红晕的脸还是那么黑,却变得暗沉。村干部介绍的时候,他憨憨地笑着,脸上,怎么也找不到十年前年轻的影子。
他坐在田头抽着烟卷,好几次她都想走过去跟他说几句话。看着烟头一明一灭,她终于还是没过去。
她实在想不出该对他说些什么。
三
他四十岁的时候,她三十岁。
他在她所在的城市摆了个摊,卖鸡蛋煎饼。
五岁的女儿吵着要吃煎饼,她先认出了他的手,再抬头看他的脸,恍若隔世般,已然很陌生了。
女儿香甜地啃着煎饼,她的心却一直不能平静。她忍不住悄悄告诉女儿,卖煎饼的是一个英雄,女儿懵懂地吵闹着,要去看英雄。
她带着女儿折回去,女儿仔细看着那只残缺的手,然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她匆忙带着女儿离开。一边哄着女儿,一边回忆自己十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见这只手,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只有深深的敬意。
她还记起来当时听完报告回到家,小小的她弯曲起两根手指,模仿三指的样子,想象着那种悲壮。
四
他五十岁的时候,她四十岁。
她在民政局混上了科长的位置,工作还算清闲,生活不好不坏。
当他在她办公室外面探头探脑的时候,她根本就没认出他,原来他是来申请追加困难补助的。
她给他倒了杯茶水,他受宠若惊地捧着,只会一迭声地说谢谢。她陪着他办完了所有手续,而他不知道为何受到如此礼遇,越发地惶恐不安,一个小时里说了不下五十声的谢谢。
望着他佝偻着背离开,她开始努力回想他年轻时的样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他真的曾经是个英雄吗?”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觉得那么茫然。
五
她五十岁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
那天她在办公室喝着茶,翻着报纸,四十年前的他突然映入眼帘。犹如被雷击般,她手中的茶杯怦然落地。
他在回乡的公交车上遇到一伙劫匪,一车人只有他挺身而出,搏斗中,被刺数刀身亡。报道还提到,他的右手只有三根手指,年轻时他就曾因救人成为部队里的英雄典型。那张穿着军装的年轻的照片,据说是他唯一的一张相片。
一瞬间,泪水又模糊了她的眼睛,恍如四十年前,小小的她坐在台下仰望。
没有人可以要求别人一生完美,他做了英雄该做的,就是英雄。
据说,他是有真实原型的,而她是完全虚构的,所以这是一部小说而已。
如果你还被这部小说感动,那或许有两个解释:第一,你还不懂得现代心理学;第二,你的胸中,还跳动着一颗真挚的心。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