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光证妙,瓷艺弘法——首届中国佛教陶瓷艺术展
宝光证妙——首届中国佛教陶瓷艺术展于
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叶小文会长在《宝光证妙•首届中国佛教陶瓷艺术展》序言中讲到:
陶瓷是中华文明重要的文化载体,和石窟艺术相比,佛教陶瓷艺术最能表达出“佛教在中国”和向世界传播和谐和平之象徵意义。经过1300多度高温烧成的佛教陶瓷艺术成為不朽之作品,它不是固定於石窟中而是可以自由移动的,石窟造像传播路线呈单向,佛教陶瓷艺术则可以向四面八方进行传播。陶瓷艺术这些特性与佛教文化精神的建构与传播,慧光相映,妙智互照,再经由佛法宝光之渗射,成就了佛教陶瓷艺术独特的美轮美奂之光华和智慧品质,犹如一个由智而入的圆融无碍之华藏世界,宛然万象,耀人心田。
首届中国佛教陶瓷艺术展专为世界佛教论坛创制之纪念礼器《香云宝炉•六合大愿》,更是集中展现了文化性表达之意。古云:“礼也者,不忘其初者也”,“礼器,盛德也”。因缘聚汇,不可不纪,殊胜无比,当立器以纪,以此器为纪以“不忘其初者”,亦以此器彰示全体佛教徒和合众缘之高尚德愿。此礼器以玉质感的龙泉青釉为质体,寓意心体洁净,文质彬彬,前人有赞“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用来喻比海峡两岸沟通和合的新形势也最为恰切不过。此礼器以《金刚经》启请篇《香赞》表达了佛法对和谐社会的护持,更是再次重申了佛弟子对和谐世界的六大愿景。
众多当代中国顶尖瓷艺名家为参展进行了长时间虔心创作的200多件佛教陶瓷艺术珍品亮相于世。作品分属为宝像庄严、妙好华美的佛、菩萨造像,尽显人间世态的罗汉、禅师造像等5个主题。作品依循 “以古为新”和“化古为新”的创作思路,既承袭了浑朴厚重的历史遗风、高古精绝的古瓷意趣,又具有大象恢弘的时代气韵和瑰美华贵的瓷艺魅力,齐力彰显着中华佛教文化之精神内蕴。
担任主创的20多位国内顶级瓷艺名家中,包括了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位中国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1位景德镇真正口碑瓷艺大师等。参展作品皆为他们专门为本次展览虔心创作产生的巅峰之作。这些作品佛教文化特征显著、艺术风格多样、制作工艺精湛,有的还是陶瓷艺术史上前所未有之作。
参展作品题材广泛,涉及佛、菩萨、禅师、罗汉造像、佛教花卉、山水,佛教故事等。作品型制多样,几乎涵盖了古代陶瓷的各种造型。釉色体系完整,其中青花、粉彩、描金、高温颜色釉作品占相当比重。作品是目前世界佛教陶瓷艺术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示。譬如高温颜色釉超大型箭筒《禅宗六祖师图》是李菊生大师目前最大的颜色釉写意人物画作品;5联幅大型瓷画《庄严图》是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还组织了中国瓷都—景德镇最具代表性的古瓷窑口与杰出工艺师,这批作品均采用景德镇最具代表性与最为精美的古典瓷艺的材料、器型、色料、釉料与临摹画工等,将中国绘画史上一批著名的佛教主题的画作与古瓷样式结合起来,以期重现古典官瓷与古代绘画杰作的精绝风貌和不朽魅力,其题材涵盖了唐代以降的著名画作,也是陶瓷艺术史之前所未有的运用。
中国佛教协会一诚会长赞叹道:观此次展出陶瓷作品,其诸佛菩萨之像,尽现感通灵悟之机,兼备内外交融之形神。形则佛艺,神则佛道。形状浑朴厚重,华贵细腻,做工精绝,古意盎然;神采内蕴深厚,般若泥洹,或逼人内省,或感赞佛恩。所有作品,上承数百年佛教陶瓷艺术传统,下则笼络当今佛教艺术巨匠,凸现世界佛教论坛“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众缘和合”之文化理想。
本次展览是首个以“中国化佛教”为观念定位的当代顶级陶瓷艺术创作大展,为千年难逢之胜缘,也是中华佛教文化宝光盛世重辉、艺术弘法世界的重要生动实践,体现了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建设中的弘大美好之愿景,更将是中国辉煌佛教造像艺术复兴与创新的伟大开端。
展品 6
相关文章:
天花烂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佛教艺术珍品荟展
宝光证妙,瓷艺弘法——首届中国佛教陶瓷艺术展
神州佛缘 法海徜徉——中国佛教文物展
艺术为方便,般若为内涵
进入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专题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