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故事——清(一)
清代佛画更呈衰势,高手寥寥。著名之士人佛画作者是丁观鹏和金农、罗聘师徒,其中丁氏主要以佛画享誉。
清朝曾经创作佛画的文人画家和宫廷画家有方维仪、华嵒、沈瀛、沈源、黄应谌、丁元公、徐人龙、金礼赢、傅雯、俞宗礼、张照、金廷标、贾全、闵贞、钱杜、王锡畴、陆靖、叶舟、王奂、改琦、苏六朋等人。其中一些人的佛画有异常之处。比如钱塘画家杨芝擅巨幅佛像,尝曰:“安得三十丈大壁,磨墨一缸,以田家除场大帚蘸之,乘快马以扫数笔,庶几手臂方舒而心胸以畅也。”新安画家姚宋,相传能在瓜子上绘十八罗汉。
丁观鹏(生卒年岁不详),乾隆时供奉于南薰殿。擅道释人物,兼山水,尤善道释画像。乾隆题诗曾把他与明代丁云鹏并提。《石渠宝笈》著录丁观鹏画迹八十三件,道释画轴占了三分之二。人物法宋李公麟,功力深厚。如《法界源流图卷》,场面宏大,人物刻画工致。尝奉诏将南宋大理国张胜温《梵像图卷》摹成两卷,有《无量寿佛图》等佛画传世。
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执琴瑟;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执宝剑。
清 姚文瀚 北方多闻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执缠蛇; 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执伞,左手执银鼠,象征风调雨顺。古印度四天王则象征地火水风。
金农(1687-1764年),字寿门,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龙梭仙客、百二砚田富翁、心出家庵粥饭僧、三朝老民、荆蛮民,苏伐罗古苏伐罗(即“金吉金” )等二十几种。浙江仁和(杭州)人。年轻时读书于何焯门下,这给金农以深远的影响。金农多才多艺,工诗词,精鉴赏,好收藏。乾隆元年进京应试,未中,心情抑郁,遂出游四方。足迹几遍天下,开阔了眼界,广交艺友,艺术大有长进。初工诗书,五十多岁始从事绘画,梅竹、花鸟、蔬果、山水、鞍马、人物、佛像皆能而有特色。学养渊深,用笔古朴,意境奇奥。为“扬州八怪”之一。画佛像,不守成法,出自己意。有佛画作品《佛像图》、《菩萨妙相图》、《佛院冰姿图》、《十六罗汉像》等。
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花之寺僧、衣云道人等,歙县(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扬州。金农弟子,一生布衣。擅长人物、佛像、梅竹、花鸟、蔬果、山水,独辟蹊径。亦为“扬州八怪”之一。作佛像奇而不诡,画《鬼趣图》以鬼喻人。其佛画既有奉佛之虔诚,又有抒写性灵之洒脱。传世佛画有《观音像》、《普贤菩萨像》等。
清朝还有如任伯年、吴昌硕者,虽非专擅佛画,偶而为之,却也无不精妙盖世,实乃涵养深而技艺高之故也。吴昌硕(1844一1927),名俊卿,字昌硕,号缶庐,晚以字行,浙江安古人。曾任一个月安东知县,长期寓居上海卖画。擅长篆刻、诗文、书画。其画取法赵之谦,上追朱耷、石涛、陈淳、徐渭,并以金石、书法的笔法入画。落笔豪放浑厚,别具风格,为上海画派中的重要人物,名重一时,影响远及后世。
吴昌硕
立轴纸本设色纵146厘米横40.5厘米
图中一赤足立佛,双手交合于身前。面丰腴,笔法简练,着赭色,略加深浅渲染,卷发笔致生动,有浓淡变化。用没骨法画朱砂佛衣,意笔有势,飞白处更显笔路之灵活。题识由左上方贯下,成为画面构图之有机因素。据题识可知此画作于一九一四年。题记中所言摹王鹿公,即清代画家王树毂,此画笔法,与王树毂风格不合,吴昌硕仅摹其意,而求有我之作。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