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两会宗教界代表委员关注什么
2010年全国两会宗教界代表委员关注什么
本刊编辑部
3月,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十一届全国委员会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代表各行各业的数千名代表、委员中间,活跃着宗教界的身影。他们出现在人民大会堂时,往往成为各路媒体记者镜头中亮丽的“风景”。
201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已过而立之年,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任务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在促进社会和谐”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成为宗教界代表、委员高度关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也是他们在2010年两会上所思所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珍惜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维护社会稳定
“我从坐床起,就担负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任务。现在,这种责任感更强了。”两全期间,十一世班禅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十一世班禅今年:0岁。在:月3日闭幕的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上,他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这是他首次担任社会职务。2月:S日,经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随后于3月3日首次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出席会议。在两会期间的众多场合,这位最年轻的全国政协委员一再强凋“学习”二字,表现出谦虚、低调的风釆,而他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强烈的责任感也同样今人印象深刻。
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是各宗教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宗教界要为此作出贡献——和十一世班禅一样,这几乎是所有宗教界代表。委员们最关注的话题,他们纷纷从各自角度对此进行阐述。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在广大新疆穆斯林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艾提尕尔清真寺哈提甫居马·塔依尔在新疆代表团小组讨沦会上用维浯发言。他认为,应该警惕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和分裂,只有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新疆才能更快发展、更加繁荣。他说,新疆的民族团结工作一直做得很好,但是境内外一部分敌对势力和分裂分子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利用宗教进行破坏和分裂活动,离间宗教界人士和群众,对此必须保持警惕。 “我们爱国宗教界人士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立场是坚定的”,
“今后,我们爱国宗教界人士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更多的贡献”。
1959年3月10日,达赖叛逃海外。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他都会在其流亡地发表讲话,抛出一些新的论调。针对达赖今年3月l 0日对中国宗教政策的攻击,与会宗教界代表委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应。全国人大代表、西藏新杂寺第十四世活佛新杂·单增曲扎说,达赖的话和西藏的实际情况完全不符。 “西藏宗教界人士的想法和他完全相反。我们欢迎更多的游客到寺庙来,因为这是一个相互了解、相互沟通,文化交流的渠道。” “广大僧尼、游客在寺庙里出入自由,世界上哪有这样自由的监狱?”
全国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德哇仓认为,从基层了解的情况看, “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现在正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宗教界委员一定要倍加珍惜当前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振奋精神,齐心协力,为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和藏区一方平安,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全国政协常委、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教长马长庆在小组讨论中,介绍了青海省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具体举措。他表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 “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倍加珍惜民族团结,倍加珍惜社会和谐稳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与会的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一些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凤翔寺阿訇马寿新认为,应该引导信敦群众从大局出发,妥善处理各种不利于团结和稳定的社会矛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国政协委员、马鞍山清真寺阿訇穆可发认为,应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发挥学校、社区和家庭,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在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全社会积极营造培养青少年民族团结意识的良好环境。
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
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近些年来, “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些让宗教界深受鼓舞的政策性论述,为宗教界体现自身时代价值指明了方向。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 “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宗教界代表委员们认真学习工作报告,表示不辜负党和政府对宗教界寄予的厚望,尽自身最大努力发挥好这种积极作用。
有的代表委员在发言中阐述“和谐”是各宗教教义中的应有之意。 “身心的、人与人的,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的、群体与群体的和偕,让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纯净,这正是宗教信仰所倡导的理念。”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认为,宗教是和谐社会的
“润滑刑”,应努力发挥更大作用,和谐也是各大宗教所追求的境界。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这和佛教的和谐理念不谋而合。”
有的代表委员结合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学习,畅谈对宗教界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刘元龙说, “报告中关于宗教的论述不多,简明扼要,但‘和谐’、 ‘依法’掷地有声”。他认为,宗教的信仰价值和伦理道德价值体现在对于人内心的平和与平衡的功能上,要发挥宗教信仰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代总干事金蔚表示, “中央和政府对于2010年大形势的研判,使我们能更好地在大局中确定位置,带领我们的信众,更好地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服务社会,替政府分忧,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独特的力量。”
有的代表委员介绍了近年来宗教界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具体实践。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举例说,2009年8月,当台湾地区遭受罕见风灾水灾后,两岸道教界共同举办了祈福解厄追荐法会,大陆道教界在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为台湾灾区筹得捐款350多万元人民币。 “宗教应该把促和谐的理念具体化到每一次行动中”, “中国道教协会在过去一年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促‘和谐’的理念”。
还有很多代表委员提出具体建议,希望宗教界能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具体工作、发挥更实际的效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钦赐仰殿管委会主任丁常云建议加强“五缘”文化研究工作。 “五缘文化”是以宗族、邻里、宗教信仰、同行同学和物质媒介等五根纽带结合成的社会人际关系和文化网络。丁常云认为, “五缘”文化能够化解矛盾、形成合力,显示我国独特的文化优势,对于建设和睦家庭、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乃至沟通世界华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穆可发委员认为,应该正确对待宗教文化,发挥宗教文化在增强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要发挥宗教的道德教化作用,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其次要整合宗教文化资源,打造一些具体的宗教文化亮点;第三是要拓宽宗教文化在增强文化软实力方面积极作用的途径。
宗教界如何“助力”上海世博会是此次两会宗教界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对他们来说,这是宗教界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和谐社会创建做出具体贡献的大好机会。金蔚委员说:
“上海世博会是中华民族的盛会,圆百年梦想,宗教在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服务世博,相信各大宗教都有十分具体的行动。”黄信阳委员表示,2010年,中国道教界要积极为上海世博会做好服务,向中外来宾展示中国道教界的良好形象。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基督教“两会”副秘书长沈学彬介绍了上海市基督教界参与世博会、服务世博会的一系列方案。修缮了世博园周边的14座教堂,共计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并在一些堂点增设同声翻译设备,增加安全和便利设施。现在教堂房屋结构得到了加强,功能明显改善,周边环境得到美化。此外还对中青年教职人员进行世博会知识、接待礼仪、外事纪律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英语口语能力。他说,希望通过世博会让世人看到一个开放成熟的中国教会;希望通过世博会使外国友人对中国教会以及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更多了解。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陆新平在小组讨论中说, “在宪法、法律保护下,宗教界人士享受着全面、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宗教进入和谐稳定的黄金时期……而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独特优势,也一定会继续保持。”——这也是所有与会宗教界代表委员们的共识。
为宗教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与会期间,宗教界代表委员们围绕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小到某个具体宗教活动场所房产的落实问题,都广泛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是,作为宗教界人士,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宗教界自身建设和发展方面的一些问题。
一、宗教界人才培养问题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有一座属于南传佛教的佛学院,培养南传佛教人才,促进佛教文化更好地传播与交流。”今年75岁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刀述仁讲述着自己的心愿。他认为,我国南传佛教要不断弘扬发展,必须解决人才和场地的困境,而创办佛学院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他说,近些年来,南传佛教界已为建立中国第一所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做了很多准备,希望这所梦想中的佛学院能很快变为现实。
一些委员提议设立与佛教教育有关的基金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建议成立赵朴初佛教教育基金会,推动中国当今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释湛如也建议设立中国佛教教育基金会,着重解决“建设一所既秉承传统又契和当代的汉传佛教最高学府;强化佛教院所师资力量培训工作;加强学术支持力度;创办中国佛教图书馆并开发佛教数字图书馆”等几个方面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基督教协会总干事阚保平认为当前基督教人才培养的困难之处在于教材,基督教院校和培训班缺乏一套适应中国国情和中国教会教情的教材。他介绍说,基督教全国“两会”已部署了教材编写工作,并力争尽快取得进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洪长有委员总结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全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统编教材的编写与推广方面的经验。他表示,新出版的统编教材已被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及各地方经学院采纳使用,为伊斯兰教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宗教事务管理和宗教团体建设
释永信代表建议对全国宗教活动场所实行分层登记管理、统筹规划,按照佛道寺观的作用和影响、软硬件、僧团与传承等条件,制定分级管理标准,分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级佛道寺观,使之在不同层次上适应社会大众与内外交往的不同需求,帮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阚保平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徐晓鸿以基督教为例,建议切实加强宗教团体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培养合格的宗教爱国教职人员队伍。他们认为,基督教爱国团体的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未能很好地发挥党和政府团结广大信徒的桥梁纽带作用,建议加强基层“两会”组织建设;培养合格的基督教爱国组织后备力量;依法开展各种宗教活动。
三、宗教界参与社会慈善和社会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释觉醒阐述了当前宗教界开展慈善事业面临的困难与瓶颈,建议进一步理/顷宗教慈善与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鼓励宗教界积极开展慈善活动。他建议,进一步扩大宗教的综合服务功能,使宗教界在开展慈善事业、参与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做到有法可依。另外,严格宗教慈善组织资质审批,制定完备的法律及配套办法,将宗教慈善机构纳入政府审计,依法加强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乎对宗教界开展社会服务非常关注,提出了两条相关建议。其一,建议开展全国性宗教界社会服务现状普查。他认为,宗教界的社会服务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社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对全国(不含港澳台)宗教界社会服务现状、现存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缺乏了解,决策者很难做出正确或准确的判断,影响到对宗教界社会服务的积极引导和科学指导。其二,建议制定《宗教团体从事慈善公益事业与社会服务活动机构注册登记管理条例》,将宗教界的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纳入有效的法制管理范围之内,使其合法、顺利地开展。
四、宗教界人士的社会保障问题
这是近年来宗教界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2008年以来,国家宗教局会同其他部门对这一问题做了细致调研。近期,国家宗教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民政部、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妥善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意见》,为各地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提供了政策指导。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兰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苏广林提出,应该重视伊斯兰教界人士的社会保障问题。卓新平常委也提出了将全国各类宗教界人士纳入全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此外,还有一些与宗教界关系密切的问题也引起关注。如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天王教爱国会副主席刘柏年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书长马英林建议妥善处理两起涉及天主教教堂、房产拆迁和落实的问题。苏广林代表建议加强对清真食品的规范。全国政协委员、天主教闽东教区主教詹思禄提议成立神学研究机构,探讨适应中国文化的神学理论,引导中国教会的福传实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唐诚青继续关注汶川地震灾区宗教场所重建问题,希望政府尽快落实灾区宗教活动场所恢复重建的规划资金,还建议在宗教活动场所的重建过程中更多考虑保持、继承宗教文化传统。
参政议政,关注国计民生
30多年来,中国社会不断开放与发展,宗教界也以更加自信、更加积极的形象走上了政治舞台。他们立足于宗教,但并不局限于宗教。他们谨守信仰,同时也以信仰所赋予的美德和立场去关切国家和社会。透过两会宗教界代表委员的发言及提交的议案、提案,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当今中国宗教界有着广阔的视野,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进行了细致人微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有了担当责任的自觉。
一、经济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丁文方联合其他两位委员,联名提交了提案,建议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山东海洋经济的影响力辐射到国内外,对中国板块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他们认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向南可以扩展到长三角、珠三角,向东与日韩建立通道,对附近地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大。另外,马长庆委员建议国家建设循环经济研究开发基地,为柴达木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文化建设
释觉醒委员关注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他认为,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正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但从总体上讲,还处于起步和培育阶段,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因此他建议全面贯彻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深化文化产业意识;走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道路;拉动文化内需,建立稳固的、强大的中国国内文化市场;加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综合能力;制定全国统一的、高效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强文化产业主体生存能力。同时,他认为,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以维护和确保未成年人的精神、心理健康,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准则。
三、三农问题
“我虽然是宗教界委员,但也处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通过调查走访,我认为新一代农民面临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成为国家发展的后顾之忧。”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基督教协会会长范承祖认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一代农民中存在着某些让人忧虑的情况,如所谓“新生代农民工”将来可能遭遇的就业困难。另外,他还建议政府尽快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以法律、行政命令等手段维护农民取得土地收益的权利。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基督教“两会”副主席、副会长李美兰建议改善农村“三留”人员(“留守老人”、 “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她建议:鼓励社会各界,包括宗教界成立关注“三留”人员问题的公益机构;国家对解决“三留”人员的公益性事业应在“税收”、办理工商执照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号召宗教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三留”人员家庭生产、生活困难给予帮助等。
四、青少年教育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基督教协会会长唐卫民认为,当前教育工作和青少年素质教育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他建议切实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将教育目标落实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出台和完善青少年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搭建平台。
李美兰代表建议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建议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制定一个标准化方案;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办学质量;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带动所有学校的教学质量向均衡态势发展;考虑教育方面融资;建立切实可行的教育资源流动保障机制,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基层学校挂职锻炼。
释永信代表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条件有了空前改善,但应该重点关心青少年尤其是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关怀和教育,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他建议有关部门联手,从发挥社区、学校以及社会慈善团体的作用,完善青少年法律援助制度,积极帮助残疾青少年等方面人手,加强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教育援助和社会关怀。
五、关爱生命
据了解,在崇尚传统中医的亚洲各国,我国是唯一允许合法从事活熊取胆行业存在的国家。针对这种情况,黄信阳委员提交了提案——《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活熊取胆业》。“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与我国千年文化传统以及当代文明发展的趋势格格不入。”他认为,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会同专家学者和社会团体共同研究、讨论,尽快制定、颁布停止活熊取胆业的法律法规。
此次两会期间,宗教界代表委员们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责,无论发言、讨论,或是接受采访,以及提交的议案、提案,都表现出自觉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一方面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这些观点或建议立足宗教却不局限于宗教,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在这一年一度参与全国两会的庄严时刻,宗教界代表委员们的所思所言,代表着全国一亿多信教群众的关切与诉求,同时也体现出作为公民对社会各项事务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 田悦阳
《中国宗教》2010年第3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