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清代以来雍和宫僧人的服装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6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清代以来雍和宫僧人的服装

  在清代,清政府依据藏传佛教的传统制定了藏传佛教寺院僧众的着装。《理藩院则例》载:“顺治十二年题准,喇嘛格隆服用黄红色,非奉上赐,不准用五爪团龙。班第用黄帽、红衣。康熙六年题准,喇嘛等许服金黄、明黄、大红等色,班第等许服大红色,其余不得擅服”。由于清代雍和宫的僧人是奉清帝敕旨出家,并常进宫诵经,故僧人的服装均按季节发

  放,诵完经后,法衣存入库中,每人均有固定的法衣。如今,雍和宫还藏有清代服装数件,其中有当时喇嘛所穿的缎绣、黄缎、缂丝、官纱、蟒袍和衣料,还有偏衫衣料、鸡冠形僧帽及四季所戴的各式帽子。清代雍和宫僧人到皇宫诵经的法衣是依一年中二十四个节气更换的,其法衣的样式,借鉴了当时皇宫官员的袍褂制度,只是颜色不同,僧人的法衣均为黄色。服装颜色是根据藏传佛教的传统制定的。

  其中,戴黄帽、穿黄衣系宗喀巴大师在创建格鲁派时所定的规制。自古以来,黄色也是代表皇家尊贵、吉祥的色彩。五行中,黄色居中,即土为黄色。雍和宫改成藏传佛教寺院时,将原正殿均覆以黄色琉璃瓦,标志着皇家寺院的地位。当时雍和宫僧人去皇宫做佛事所穿的服装有皮、棉、单、夹、纱等十四套。雍和宫僧人平时诵经、做佛事所穿的服装为五种:第一种为明黄色袍褂,此为僧人诵经时必穿之服。第二种为戴黄帽、披黄色斗篷的藏传佛教礼服。第三种为带有满服装饰样式的黄袍黄褂,头戴黄帽,足着缎靴,此为僧人的常礼服。第四种为绣有五彩海水和金龙的黄缎袍,其上缀饰驼骨璎珞。这种服装,自雍和宫改成藏传佛教寺院后,只有乾隆帝和章嘉活佛穿戴,僧众是不准穿戴的。第五种为平时不做佛事时所穿的便服。有职衔的大喇嘛可用紫色缎做便服衣料,缎上准许织带有团龙的暗花纹;一般僧人可以紫色布做衣料,腰带则为红绸布。而穿便服时所戴的帽子为紫缎或黄缎所制。

  二百多年过去了。如今,雍和官僧人在做佛事时依宗教仪轨着三衣,即上身内穿镶有红边的黄色坎肩,下身着围裙,再全身外披一粗布袈裟。这三件服装,颜色均为深紫红色。冬季上殿诵经,还要披一件呢料紫红色斗篷。重要佛事活动巾,住持要戴黄色桃形帽,身披黄色偏衫主持佛事。带领诵经的文赞及助理文赞等在向佛献曼札、献幡、献洗浴等活动时要披黄色斗篷。

  平时,僧人看护殿堂和接待客人,迎来送往中均身穿红褐色袍子,按四季分单袍、夹袍、棉袍等。而系袍子的丝绸腰带分大红和金黄两种颜色。刚出家的年轻僧人均系红腰带,在庙里十年以上的僧人可系金黄色腰带。这些服装均为庙内供给。

  来源: 雍和宫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