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丝路起点看洛阳(长篇连载)宗教洛阳(之十二)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邵如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北魏永宁寺塔复原图

  丝路起点看洛阳(长篇连载)宗教洛阳(之十二)

  □邵如林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紧承北魏的北齐、北周两朝外,没有哪个朝代的僧尼人数达到百万以上,可以说北魏时期的佛教团体是中国历史上最庞大的。

  此外,西域诸国流行的宗教如祅教(拜火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派)等也由粟特人、波斯人带来,在洛阳等地得到传播。伴随佛教的空前兴盛,来自西域的文学、建筑、绘画、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也大量传入中原,并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借鉴和吸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北魏时在京都洛阳众多的佛教寺院中,最著名的就是皇家寺院永宁寺。

  永宁寺是北魏熙平元年(516)由灵太后胡氏所建。开工之日,灵太后率文武群臣“表基立刹”,极为重视。永宁寺位于洛阳内城皇宫前阊阖门南200余米处的御道边。其东为太尉府,北靠御史台,西对高官所居之永康里,南面是专管僧尼的昭玄曹。寺院呈南北长方形,有山门、佛殿等建筑组成,寺院周垣,以瓦覆之,壮若宫墙。四面各建庙门一座,尤以南门最为高大峻拔,“门楼三重,敷领土图彩画”,门外塑有雄壮威武的4个力士,“庄严焕炳,世所未闻”。外国所献经像皆藏于寺内。围墙之外,绿水环绕,青槐婆娑,来往行人,多在树下休憩。寺内僧房楼观多达千余间,主体建筑为一座土木结构的9层佛塔,塔高约147米,土木架之。这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绝无仅有。塔之四面,各有窗户。佛事精妙,不可思议。永宁寺建筑风格“殚土木之功,穷造型之巧”,带有外来文化的明显特征,有机地融会中外文化于一体,从而形成了中国式的佛塔建造模式,无论其造型艺术和高度,在当时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了都城洛阳的标志性建筑。每当夜黑风高,宝铎和鸣,铿锵之声,远闻10余里。当时的人们前往洛阳,往往在百里之外,即可遥见永宁寺高塔了。永宁寺塔建成后,魏明帝同太后一起登临,看京城像庭院,看宫内似掌中,所以限制人们登临。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北魏时来到洛阳,见到永宁寺“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面对豪华巍峨的永宁寺,连见多识广的菩提达摩也不由得“口唱南无,合掌连日”,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