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起点看洛阳(长篇连载)宗教洛阳(之十七)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丝路起点看洛阳(长篇连载)宗教洛阳(之十七)
□邵如林
盛唐宗教与“会昌法难”
唐代接着北周和隋代之后,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这使佛教和政治的关系益加密切。盛唐时期,佛教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发展到了它的巅峰期。唐代有“按州置寺”的说法,大概每个州都是有寺院的,全国寺院最多时大约在5000所左右。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有僧人法明造《大云经》,言武则天系弥勒佛降生,应代唐为阎浮提(人世间)主。武则天乘机改唐为周,做了女皇,命将该书颁行天下,“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至738年始“改为开元寺”。
唐时以洛阳为东都,武则天又长住洛阳,所以洛阳佛教寺院的发展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著名的就是继北魏之后,继续开凿龙门石窟。在现存洞窟中,唐时开凿的占了总数的60%以上,尤以武则天执政时开凿的石窟更是占了唐代石窟的多数。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由于魏、唐两代皇室的参与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重要特色,许多窟龛或造像的兴废变迁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以龙门石窟的经典之作奉先寺为代表。
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奉先寺东西深40余米,南北宽36米。据卢舍那佛左侧的《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奉先寺为)大唐高宗时所建,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萨高70尺,伽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奉先寺的建造时间,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约始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徽六年(655)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675)底,耗时约21年。据说武则天曾为建寺“助脂粉钱两万贯”,并亲率朝臣参加大佛开光仪式。
奉先寺大佛主要由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大型雕像11尊组成。主佛梵名“卢舍那”。按佛教说法,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和应身。卢舍那即报身佛,是佛经过长期修习而获得的“佛果”之身。卢舍那佛结跏趺座位居中央,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头部高4米,耳长1.9米,为龙门石窟最大的雕像。卢舍那佛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发似波浪,眉若新月,面目丰满秀丽,姿态庄严慈祥,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