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起点看洛阳(长篇连载)宗教洛阳(之二十二)
嵩山少林寺
丝路起点看洛阳(长篇连载)宗教洛阳(之二十二)
□邵如林
灭佛后,“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但这还不是佛教最后的劫难。到了唐武宗李瀍时,因其自幼不喜欢佛教,认为寺庙是在浪费国家钱财和土地。他即位后,笃信道教,奉道士赵归真为师,于是与道士、宰相等同谋废佛。会昌五年(845),武宗下诏,除长安、洛阳各4寺,地方诸州各1寺外,悉毁坏之。毁天下佛寺4000余所,私人所建招提、兰若(小型寺院)4万余所。僧徒则除上寺容2000人,中寺10人,下寺5人外,悉令还俗,被迫还俗者有26万人之多。寺之钟磬铜像,交财政官铸钱,铁像以铸农具。史称“会昌法难”。
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会昌法难”为其第三次大劫难,也是最惨烈的一次。佛教文化遭到严重打击,道教暂时占据上风。尽管两年之后的847年,刚即位的唐宣宗就颁诏复法,但佛教在“会昌法难”的打击下从此一蹶不振,直到明、清年间才稍有复兴。自北魏太武帝以来,因发动这三次灭法的皇帝庙号中都有一个“武”字,故史称“三武法难”。
盛唐时期,中国佛教既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也成其盛极而衰的分水岭。少林禅寺
少林寺位于洛阳市东南60余公里登封县境内的少室山五乳峰下,向以佛教禅宗“祖庭”闻名中外。南北朝时期,天竺僧人跋陀来到洛阳,善修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敕令在少室山为跋陀立寺,因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这也是佛教禅宗首次从印度传入中国,因此少林寺素有“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刹”之誉。
527年,印度婆罗门种姓、香至国王第三子、南天竺僧人、禅宗第28代传人菩提达摩从印度出发,经海路到达广州。梁武帝闻其名,迎入都城金陵(南京)。但达摩在会见梁武帝时,因观点不同而面谈不契,遂悄然北上。没有渡江的工具,便将一束苇草置于江面,“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当他在洛阳看到雄伟壮丽的永宁寺时,那九级浮屠“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称周游列国,从没有见过像永宁寺这样精美的寺院,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赞美不已。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