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虎丘佛教文化 虎丘始盛于春秋吴国阖闾之时,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东晋时司徒王旬与其弟王珉在山下之东西两侧分别建造别墅,咸和二年(公元327)王氏兄弟舍宅为东西两寺,名“虎丘”当时寺宇颇为壮观,为东南一大名刹,从此虎丘就开始产生了佛教文化。 梁代《高僧传》、《续高僧传》记载:东晋高僧竺道生、憨憨尊者和历代高僧,都曾在虎丘山弘扬佛法,并在寺中当过住持,还留下了生公讲台、点头石、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5853865.html
-
文物价值仅次于虎丘塔 保护方案在拟定
记者苏雁日前获悉,苏州虎丘冷香阁北面新发掘出的一块石地坪,经苏州博物馆考古专家考证,已被确认为宋代观音殿的遗址,其文物价值在虎丘山内仅次于虎丘塔。
...人所书。但因为原建筑多年前被毁,具体位置一直不明确。
去年11月17日,苏州园林股份发展有限公司派员进驻虎丘,开始清理冷香阁前面的建筑垃圾,当工作人员在冷香阁西北角往地下挖到50厘米深时,突然...
佚名
|虎丘|遗址|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2/1943033028.html
-
虎丘断梁殿 程彼德 导游说天助神佑苏州出现了一座断梁殿。但愿如此美好。然而,这殿里外碑文和楹联充满了人间烟火。大门口楹联轻描淡写虎丘大隐隐于市的心态,仍然透出了一派尘世气息,上款“集明人文中语旧...几十年不见的游船重现山塘河上,五颜六色,舱中人口音天南海北。虎丘是老苏州的标志,断梁殿是虎丘的门面,淑女墨宝在殿门两旁恭候四方来客,鹤发李公殿后,熙和祥瑞,宾至如归。 此楹联左有两块碑石嵌在墙上。一块是...
程彼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52866482.html
-
据文汇报报道: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昨日访问苏州市,先后游览了虎丘、寒山寺以及拙政园。连战夫人连方瑀曾在数月前访问此间,对苏州园林及佛教圣地寒山寺赞不绝口。百闻不如一见,此番连战苏州...寒山寺时有感而作,而连夫人也是第二次来这里,因此就借这首诗来表达此时的心情。
除寒山寺外,连战还游览了著名的拙政园和虎丘,碍于行程,只得在3个小时内走马观花,但连夫人仍是被苏州幽静典雅的美所...
佚名
|连战|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4/1043173818.html
-
华严经》。
善继是虎丘前山塘彩云桥南法华院的和尚,他根据佛经上所谓“折骨为笔,刺血为墨”的说法,发誓要用自己的血抄写一部《华严经》。寒来署往,他每天咬破舌头,滴血在笔尖上,一滴一字,经历了十多个...山塘南岸的”龙善山房“,还专门造了一个石柜藏这部血经,把它看作虎丘的镇山之宝。”龙善山房“被毁后,血经移至西园寺保存至今。
笔者见到的血经有四部。除西园寺的这部外,另一部现藏吴县(现为吴中区)光...
苏龙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22491838.html
-
博物馆介绍的现存知名庙塔,书中均记载甚详。 如虎丘,书中介绍:吴郡山水秀丽,虎丘号称胜处,世传阖闾葬于此,有地气腾出,秦皇使人求剑,虎在其上,因此名之。虎丘原为晋王珣与弟王珉之宅,咸和二年舍宅建寺,以剑池分东西二寺,后舍寺为一体。王氏曾说:“我与绍隆同嗣法于圆吾禅师……。”生公讲台书中也有介绍:“昔日生公讲经于此,无人信者,乃聚石为徒,讲至理,石皆点头。”这一古迹至今吸引着众多游客,事实上虎丘在...
褚盟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2966813.html
-
李光恭请绍隆禅师主持彰教寺。四年之后,因为虎丘山请禅师前往,故而绍隆禅师又到虎丘弘法。三年后,绍隆禅师圆寂。照塔铭中记载:绍隆禅师主持虎丘时为绍兴四年(公元1135年),主持彰教寺时为建炎四年(公元...记载,绍隆禅师当时已主持开圣寺,但并未在虎丘山任主持。依此推断,可能当时是二位禅师都因探望恩师而在金山寺相遇,于是一同游览吴门,并在虎丘挂单吧。其他灯录中记载,绍隆禅师弟子应庵昙华禅师先到彰教寺依止绍隆...
流云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5046534.html
-
刺吏后,寓居永定寺,又殁于此寺。宋代临济宗十二祖绍隆居虎丘,元以后此派传入日本,称虎丘派,日本禅宗四十六派中,出于绍隆者三十六。宋景德中日本僧人寂照来京师朝贡,愿留苏州,丁谓(苏州人,时为三司使,后为...
苏 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5850707.html
-
文物的照片。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百废待兴,但是长期得不到修缮的虎丘塔早已满目疮痍,摄于1956年7月的多张虎丘原貌照片清晰地再现了虎丘塔当时的原貌:塔身上出现了大的空洞,又长又宽的纵向裂缝“爬”满塔身,塔...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2/07424895449.html
-
三年(1079),比比萨斜塔早建近百年。目前此塔向东偏离2.28米、倾斜度6.63度、超过倾斜度5.2度的比萨斜塔一度多。 虎丘斜塔 虎丘斜塔,塔高47米,八角七层,青砖造就,此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
史少晨
|大雁塔|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1/0842157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