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一位居士来到寺院,向法师诉说一个人的过错……

    故事:唐朝会昌年间,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翱数次派人请药山惟俨禅师进城供养,均被禅师拒绝。一日,李翱亲自登门造访,药山坐在蒲团上,手拿经卷故意不理睬他。 李翱忿然道:“见面不如闻名!”说完拂袖而出,这时,药山冷漠地对他说道:“太守怎么能贵耳贱目呢!” 这一句话使得李翱为之所动,遂转身礼拜,并问道:“什么是道?”药山禅师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后问:“懂吗?” 李翱说道:“不懂。”药山解释说:“云在青天,水在...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3974974.html
  • 贵耳贱目

    可能在想“不过如此耳”,此皆贵耳贱目之人。见面不如闻名,闻名不如死后说好,此皆人之劣根性耳。李翱居高官,性倨傲,以儒者自居,何能忍受药山禅师之冷漠,此即禅与儒深度不同之明证。 查看原文 ... 唐代朗州刺史李翱非常向往药山惟俨禅师的德行,一天特地亲身去参谒,巧遇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虽知太守来,但仍无起迎之意,侍在旁提示,仍然专注于经卷上。李太守看禅师这种不睬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 “...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3278865.html
  • 文人与禅

    禅师与韩愈   四.药山禅师与李翱   五.佛印禅师与苏东坡   各位教授、各位同学:   今天承蒙贵校的邀请,能够有机会来和大家讲解佛学,感到十分荣幸!关于佛学,大乘宗派就有八宗之多,名相义理...rdquo;佛法感人力量之深入,移情化性之真切,虽顽石也会点头,更何况是一代古文大家的韩昌黎?   四.药山禅师与李翱   药山禅师俗姓韩,唐沣州人,少年敏俊超群,素怀大志,曾说:“大...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4849283.html
  • 禅与文人

    ,移情化性之真切,虽顽石也会点头,更何况是一代古文大家的韩昌黎!  四、药山禅师与李翱  药山禅师俗姓韩,唐澧州人,少年敏俊超群,素怀大志,曾说:“大丈夫当有圣贤志,焉能屑细行于布巾邪?”遂舍弃世俗,投石头禅师门下,因住在药山而声誉震遐迩。  当时,名学者李翱久慕禅师德行高远,恭敬地邀请禅师到家中供养,但是屡次邀请,禅师都不去应供,于是李翱亲自入山拜访禅师。刚好遇见禅师坐在山边树下看经。侍者看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5460276.html
  • 习禅方法

    学了二十年,未能契合机缘。后来他到药山禅师处参学。  药山禅师问道:“你从哪里来?”  昙晟回答说:“从百丈禅师处来。”  药山禅师问:“百丈给僧徒讲些甚么话?”  昙晟回答说:“常常讲,我有一句句子...习禅方法   秦孟潇  习禅方法  有位美国洋和尚,对禅定非常热衷。在万佛城住了两年亲近度仁老禅师,但对坐禅始终不得要领。一静坐下来,不是妄想纷飞,就是腰背酸痛,或者膝头盖麻木,弄得精神恍惚不安。...

    秦孟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40777320.html
  • 只图遮眼

    逻辑思维是对立的。信中问佛教是如何看待这些问提。   这封来信内容让我想起“只图遮眼”这个公案。药山祖师有日看经,有僧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么却自看?”,师曰:“我只图遮眼。”,曰:“某甲学和尚还得也无?”,师曰:“若是汝,牛皮也须看透。”。这里药山禅师很明确地指出了我们对认识新事物方法存在的问题——分别心。   我们接受某个新事物时,总是先分辨一番这个东西是好还是坏啊?是正确还是错误?...

    明一法师

    |佛教|教育|科学|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2/12285719733.html
  • 王绍璠:禅戏论

    德有言:宁说阿罗汉有三毒,不说如来有两种语。不道如来无语,只是无两种语。盖教外别传,实为释迦说法之深机,如说《华严》、《法华》等时。即如《金刚经》所说: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也如药山禅师道...

    王绍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5550698.html
  • 佛教奇事谭

    无边无际的佛国净土。   还有唐朝的药山禅师也有一些奇异的事迹,他惯用临机示现的方式,去点醒众生的愚痴,表面上不着一字,里面却深藏玄机,需要别有会心的体悟。像文宗皇帝爱吃蚌肉,有一次正在兴高采烈拨蚌壳的时候,忽然从蚌壳里面现出一尊观音菩萨像,文宗吓了一跳,立刻着人传唤药山禅师来问个究竟,药山禅师说:   “佛身无虚应,这一定是观音菩萨现身启示陛下的信心,普门品里面说:‘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

    星云大师

    |星云|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3/2328513337.html
  • 摈弃成见

    药山禅师很久没有升座说法了,弟子们都去请他说法,禅师就应允了。可是大家坐好说洗耳恭听了许久,也不见禅师开口,就问:“师父,你为什么一言不发呢?”禅师说:“经可以讲,戒可以论,但禅却是不能讲、不能说的,...

    王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4842795.html
  • 且恁么过

      且恁么过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庄法师   课堂中,师兄弟分享彼此的心得。   轮到见庄,只想到药山惟俨禅师的法语:“跛跛挈挈,百丑千拙,且恁么过。”多年前,听闻到这句法语,就在心中这么放著。这些年来,在心绪不平时,总会想起药山禅师的法语。这句法语一现前,好似生出一股力量,心中的波动自然平息下来。   大凡修行人,对于“善”与“恶”的尺度通常比一般人来得严紧些。初初开始...

    见庄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247558.html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