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通玄的东方智慧论──《新华严经论》札记
潘桂明
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 (1999.7月出版 )
页377~391
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
----------------...所著《新华严经论》的核心思想,是东方智慧论。他在对文殊菩萨全面评述过程中,强调东方(中国)的智慧、光明优于西方(印度)的悲苦、黑暗,宣传中国佛教的智慧解脱精神,反对学佛者对西方净土的无谓追求,具有提倡...
潘桂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549237.html
-
,《宗镜录》卷二十一中引用了李通玄的《新华严经论》“如华严论云,此华严经门,缘起法界门理事无二。无缘不寂,无事不真。十方世界一真性海,大智圆周为国土境界,总为性海为一真法界。非有情无情随业说故为华严中纯正境界总为智故” (大正四八·五三二中。原文在《新华严经论》卷三。大正三六、七三零中)。在《宗镜录》卷四十二中同样引用了李通玄的《新华严经论》,“如华严论云,显佛果有三种不同。(中略)。如华严经即...
小岛岱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1241518.html
-
分析“五教”与“十教”的区别。李通玄在《新华严经论》卷第三中立“第二依宗教别”时说: “如来设教亦复如是,称自根缘,得自心之法,随增广而成熟之,亦无常宗而成立教,对病施药,病痊药除……法既无穷,宗教...。 〔4〕《长者事迹》,《续藏经》第一辑,第五套,第四册, 第328页。 〔5〕参见《华严—乘教义分齐章》卷1,《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集》第二卷,第二册,第131页。 〔6〕《新华严经论》卷3,...
邱高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1240728.html
-
。此为实报非是权收 --《新华严经论》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24458675.html
-
按,今本作“境”),而真性常在。”心下有悟。曾在下柯山普门寺读《大藏经》,得读唐李通玄《新华严经论》,对华严宗圆顿观门十分赞赏。后居公山居祖寺,立“定慧社”与同道好友坐禅修心。他在《劝修定慧结社文》中...”。又读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最后居松广山吉祥寺(全罗南道界州郡),将“定慧社”移来,或修禅,或修头陀,或谈道。主要依据《金刚经》及《六祖坛经》,并采用李通玄《新华严经论》和《大慧语录》的观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01858511.html
-
度过3个秋冬。三又令猛虎驼《经》至神福山土龛内,又经历了5个春秋,终于写出了《新华严经论》40卷、《华严经决疑论》4卷、《华严经大意》1卷、《会释》7卷、《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1卷、《十玄六相》、《...774)二月六日时,僧人广超才于逝多林兰若发现了长者所著的《新华严经论》4卷、《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1卷及《会释》7卷,传写显扬,流布于汾晋:继有广超门人道光,继师遗志,肩负二论,游于燕赵,昭于淮泗,流布...
肖 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1766798.html
-
研究》一书中,当写到明代著名学者、居士李贽(李卓吾)所撰的《合论简要序》时,说李贤不仅把《新华严经论》和《合论》混为一谈,还将《合论简要》各卷最开始写为《唐沧州长者李通玄合论》。小岛岱山认为,这是“...北京的李通玄。”这样,“李通玄是否真是沧州出生成为一个疑问。”“《释大方广佛新华严经论主李长者事迹》捏造李通玄沧州出生的说法有很大的影响。《事迹》的作者,乃至纂录者马支的责任很大”。“如果弄清捏造‘...
王乃积 郭华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81474944.html
-
华严思想。与法藏等人相比,李通玄的思想在其生前以及身后的一段时间内并未受到重视。李通玄作为主角之一在中国佛教思想史的舞台上亮相,还是自五代(南唐938)他的著作《新华严经论》获准入藏开始的,这距离他...辨别其在思想史上产生的影响是一个问题的不可分割的两面。从宗密在整部华严思想史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来看,既把他看作一位禅师,又将之称为一位华严巨匠应该说是恰当的。而同样把智俨、法藏的华严学与禅、三论等其它...
王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151582986.html
-
华严经论》40卷,以《周易》义理诠释《华严经》思想,将儒、释、道三教思想一以贯之。在杜顺系统的主流华严学外开创了一个新华严学流派,被称为“教外华严学”。李通玄有关华严著述很多,《新华严经论》是最主要的...,中华书局1987年。 [13]相传五台山五峰之外另有四墔,南墔名朱明墔,即方山,是李通玄写作《新华严经论》的地方。 [14] 紫柏真可:《方山李长者像前自卜出处疏》,《紫柏老人集》第313页。 ...
戴继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1465044.html
-
,总是四谛法,但随器所授深浅不同。或说十二分教门,或作咒说,皆为四谛法轮所收。(《新华严经论》卷6, 《大正藏》卷36) “四谛”包括苦、集、灭、道四条真理,是佛教论述人生痛苦及其解脱的理论,乃...为净,为负载万有,为生养,为圆满也。”(《新华严经论》卷15,《大正藏》卷36)李通玄认为坤卦方位是西南,坤的卦象是地,地之义广博、坚实,表示此位能承载万物,养育万物。 西北方。李通玄认为:“在...
邱高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344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