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空灵剔透的境界,除了禅家以外,恐怕再也不会有人能够道得出来了。惟其道路遥远,则更加给人展示了一个邈远的前景,而且也是一种意味深远的境界,他给人的想象空间实在是无穷的大,无穷地幽邃。
通观全偈...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1879383.html
-
禅宗美学的各种理念发挥到极至的,还是当属枯山水。虽然日本禅宗庭园的另外一大分支茶庭虽然也简洁、纯粹、意味深远,在表现禅宗枯寂的哲学意境和极少主义的美学精神上也堪称绝妙,但在写意手法上并不突出,其庭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74657751.html
-
考察李叔同在家时的名号,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文人味十足,传统文化意味浓厚,显示出主人很深的国学功底。 早期的“成蹊”,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4)典故中的“李”乃树名,与作为百家姓之一的“李”连用,一语双关,意味深远。“漱筒”,漱,涤也,《礼记.内则》云:“冠带垢,和灰清漱。”;(5)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0342127.html
-
传统庭园中抽象、简洁、意味深远的审美追求。下面以几位日本建筑师的作品作为实例加以说明。 4.1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的现代建筑,有着独特的韵味,简洁抽象的几何形体组合中,蕴含了许多丰富的感官效果。他...与建筑的规则几何形体,以及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等素材相互冲突,且又相互包容。体现了黑川对日本庭园的热爱和深邃思考,也给人以幽静、闲适、深远的意味。这一池碧泓饱含的理念与意涵,远非匆匆过客所能体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53058860.html
-
略说克隆人
>
读过《西游记》的人对孙悟空都不会陌生,他能够拔根毫毛吹一吹就变出一个与他一模一样的出来,有时变出许多小猴子来,有时摇身一变就是一个桃树梢上大桃子,有时摇身一变就是在妖洞门缝里自由钻进钻出的小蜜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个跟斗翻出八万四千里,和火眼金睛等,如果把《西游记》当作一本世界大预言的书来读,这些就非常的意味深远。如果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预见的“一个跟斗翻出...
贤达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65580293.html
-
力量无限奥妙、不可思议,更有启迪性。”
观想下面一段佛陀意味深远之语:
“诸法以心为先导,以心为主,由心所造。”
根据佛教,心或识在怀孕之瞬间,与色法同时生起。因此,意识存在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0852627.html
-
杂事》卷四(唐义净译),文辞生动优美,意味深远,顺录于此,大家共赏:
尔时,侨闪毗有一长者,名曰大善,禀性柔和。其妇怀妊。尊者舍利子知彼腹胎终将受化,获胜上果, 因至其宅。时彼长者素者信心,求受归...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节因缘问题。
二、鱼山梵呗
中国本土赞呗之起源,相传为曹魏陈思王曹植游鱼山(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境)时,闻空中天乐梵呗之声,美妙绝伦,意境深远,感悟甚深,于是将其音节纪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51953457.html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周维强 《西湖》 2005年第04期 这已是80多年前的故事了,现在重叙起来,还是感觉那么的意味深远。 191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李叔同告别了他曾在那里教了6年书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去了虎跑寺落发为僧。在佛历上,这一天也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这一年,李叔同39岁。 后来,李叔同省立第一师范同事、也是至友的教育家、文艺家夏丏尊,在弘一法师出家21年、...
周维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1170508.html
-
或多或少的反应了禅宗美学枯与寂的意境。不过这些庭园形式当中将禅宗美学的各种理念发挥到极至的,还是当属枯山水。虽然日本禅宗庭园的另外一大分支茶庭虽然也简洁、纯粹、意味深远,在表现禅宗枯寂的哲学意境和极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00257868.html
-
禅喻诗”,就是借用禅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意会思维来观察生活,领悟宇宙世事的真谛;以禅的间接、含蓄的表达方式来创作诗歌。就是说,运用物象、意象创造出美的意境,获得意味深远的审美效果。就是用“绕路说禅”的方式来...
邱紫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2570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