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达吉堪布答:对!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http://www.fjdh.cn/fjask/2008/01/19432120264.html
-
索达吉堪布答:这个问题无法以理证成立,只能用教证成立。《释量论》中说:“倘若属于第三处(即圣教量。第一处为现量,第二处为比量),则当采用圣教量。”无始以来众生当过我们的父母,这是现量无法触及的隐蔽部分,就像三世因果一样,凭我们的理证智慧也观察不出来。所以因明中说:现量的对境以现量成立,比量的对境以比量成立,对于特别隐蔽的部分,应以圣教量来成立。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http://www.fjdh.cn/fjask/2008/01/19414120262.html
-
漂亮的最金碧辉煌的建筑就是寺院了,从远处就可以看到寺院佛塔高高的尖顶。
小乘佛教提倡出家修行,西双版纳傣族男子从儿童时代起,必须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寺院生活。他们认为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是有教养有学问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没当过和尚的人被称为“岩百”、“岩令”,即没有知识、不开化的愚人。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一袭黄色僧衣的小和尚,或走或坐在巨大的棕榈树下。...
【佚名】
|小和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6/09144710241.html
-
皈依时为什么要把父母观想在身边,却把怨敌观想在前面?
上师达真堪布答:观修皈依的时候,观想自己跪在皈依境面前,左边是今生的父亲,右边是今生的母亲,前面是自己的怨敌仇人,后面有很多家亲眷属、冤亲债主以及所有的众生,都跟着自己一起皈依上师三宝。
其实所有的众生都当过我们的父母,但是为什么要把今生的父母观在自己左右?这代表孝顺,我们要尽孝道。佛法里讲众生平等,但是佛法不离世间,...
达真堪布
皈依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14595495724.html
-
,因为在傣族村落里最漂亮的最金碧辉煌的建筑就是寺院了,从远处就可以看到寺院佛塔高高的尖顶。 小乘佛教提倡出家修行,西双版纳傣族男子从儿童时代起,必须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寺院生活。他们认为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是有教养有学问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没当过和尚的人被称为“岩百”、“岩令”,即没有知识、不开化的愚人。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一袭黄色僧衣的小和尚,或走或坐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44160499.html
-
1814年的一个夜晚,一个酷爱音乐的年轻人走过维也纳街头。因为家境贫穷,买不起钢琴,他只好每天到一所小学去练钢琴。他喜欢作曲,可是有时拮据得连作曲的纸都没钱买。此刻,他正在回家的路上为生计犯愁,忽然看见一家旧货店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手中拿着一本书和一件旧衣在叫卖。年轻人认出这个小孩曾在他教学的唱诗班当过歌童,他顿时鼻子发酸,巨大的同情心驱使他不由自主地在单薄的衣衫里摸出了仅有一点...
姜锋青
|善良|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2/0836237898.html
-
如本法师答:精则不杂,进则不退,不杂不退名为精进。学佛贵在精进,精进如披铠甲,勇往直冲,不达终程,绝不罢休。精进(梵语virya)则能早证佛道,懈怠则慢于证成佛道;佛经记载释迦佛与弥勒菩萨(梵语maitreya),在无量劫以前,曾经当过师兄弟,同一尊佛前发愿,立誓发奋成佛,但两者的道业却差距悬殊,释迦佛早先成佛,弥勒菩萨慢成佛,原因何在呢?就是释迦佛精进办道,勤求圣法,广度有情很卖力;而弥勒...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073412269.html
-
佛教圣地,在华南地区及港澳、东南亚一带有较大的影响。现为广西最完整的佛教圣地,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现世界佛教联合会副会长、香港佛教协会会长觉光法师都曾在龙华寺当过住持。洗石庵还有一佛门之宝——...
佚名
|文化节|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5/08204723897.html
-
中国历史上五大佛门皇帝 朱元璋本人虽当过和尚,但对佛法并不了解,却十分忌讳别人提起他早年当过和尚这事。甚至每当他看到“光”、“秃”、“僧”这些字眼,都觉得刺眼。有不少儒士文人因此而掉了脑袋。 ...净光,朱元璋这才投奔义军,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和辉煌前途。 朱元璋本人虽当过和尚,但对佛法并不了解,却十分忌讳别人提起他早年当过和尚这事。甚至每当他看到“光”、“秃”、“僧”这些字眼,都觉得刺眼。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5362091.html
-
通俗的比喻就是:一个女人即使当过妓女,也还可以从良,而其丈夫甚至不知道她以前的经历。
读到后一则报道我有豁然开朗之慨。也许,这样的海外真经才算完整,才值得取来为鉴。
(摘自7月8日《文汇报...
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在媒体上反复亮相。
某位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已经毕业,正面临求职的历程。然而他屡遭拒绝。原因是据该国的信用档案记载,某生在留学期间,曾经有过三次乘坐公交车逃票被...
姜龙飞
|教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8/2007345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