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13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憨山德清三教会通思想研究

    (二)依体起用126  (三)体用不二127  (四)中庸与中和130  第三节 《大学纲目决疑》132  一、 “大学”名义说132  (一) 儒家的大学132  (二) 佛家的大学133  二、 ...

    蔡金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3060018.html
  • 战后台湾传统佛教的教派发展与现代社会(2)

    来说,高雄宏法寺的主体工程大雄宝殿从民国四十六年夏季破土动工,迄民国五十三年[126]秋季落成启用。大殿兴建第三年[127],即增购了大港埔段九十六之四十四号土地;到了大殿落成的隔年[128],又购入了...高雄县佛教发展史》,1994年未刊稿;(3)瞿海源编纂《重修台湾省通志》卷3《住民志宗教篇》第1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南投1992年版)页127~144。《重修台湾省通志》以为台湾佛教只有三大派,即月眉山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560057.html
  • 憨山德清注庄之研究

    华严为次的“平等法界观”117  第二节 憨山德清注庄之次第脉络127  一、 《庄子内七篇注》之相因次第131  二、 《庄子内七篇注》之内圣外王133  第三节 憨山德清注庄之内容特色138  一...

    李懿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0560160.html
  • 非营利组织与外部支持者行为探讨--大乘佛教组织在台湾地区为例

    Model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 in Marketing Channels,” Research in Marketing(2), pp.127-158. ...

    林佳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4060261.html
  • 十二月的佛陀——妙语收录集(1)

    。共相者,归元无二,一样,哪里有分别啊。实际上都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归还此法界。(元音老人)   127 、我们认识真性是第一要紧,不要在相上求,在相上求就错误。(元音老人)   缘按:慧律禅师常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13260330.html
  • 西藏寺庙资料汇集

    绘有677身、塔幢绘有127身。全塔绘诸佛菩萨画像近三万余身,不愧为"见闻解脱十万佛塔"的美誉。   白居寺由于其悠久历史,完整的建筑和特殊的宗教价值、及寺塔内保存完好、难以数计的精美的壁画和造像,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51161150.html
  • 唐代长安寺院之研究

    第四十九册,页22~127。  【唐】道宣,《广弘明集》,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二册,页97~-361。  【唐】道宣,《续高僧传》,收入《大正藏》第五十册,页425~707。  【唐】道世,《法苑珠林...

    魏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4161394.html
  • 试论玄奘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复兴

    作者127人,编为14册。这在全书中比重是最大的。在这14册中,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又分为九类。其中《玄奘大师研究》二册,收文章35篇;《唯识思想论集》三册,收文章57篇;《唯识典籍研究》二册,收文章...

    高振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0461482.html
  • 真理符合论与虚无的发现——兼论中西哲学走向诗学的原因

    的活动”,成为人的最后选择。这种游戏被德里达称为“无底棋盘上的游戏”。[12]P127  西方哲学的这种转型,使其具有了与中国传统哲学进行深层对话的可能。比较言之,中国哲学在其起点处,就没有奠定认识论...

    刘成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31761626.html
  • 佛教《六方礼经》之伦理观探析

    ,当使平等”[126]、“适力使之”[127]等。  3.制度合宜:“病瘦,当为呼医治之”[128]、“疾病息之”[129]、“适时休息”[130]等。  4.利益共享:“时时分味”[131]。  ...125] 同上。  [126] 同上。  [127] 西晋.支法度译:《善生子经》,页254中。  [128] 后汉.安世高译:《尸迦罗越六方礼经》,页251中–下。  [129] 西晋.支...

    邱敏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94561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