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3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分析哲学观点评述三论宗与康德哲学、天台宗、华严宗之异同

    思想领域里 124页 面,始终都是要使我们形成一种哲学体系的状态,经由哲学 体系所要表达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宇宙万象的本体----空 性。即使像艺术家、文学家,他们所要表达的空灵境界里面 的...

    方东美讲述; 杨政河校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847463.html
  • 巴利学研究纪要:1995-2001(1)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ED,1921-25)124进行修订(即订正错误与增补新词),但Cone着手不久便发觉「不需修改的地方太少了」,最后只能重新来过。与之前的PED相较,...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747508.html
  • 巴利学研究纪要:1995-2001(2)

    1996), Boris Oguibénine (ed.), München 1998, pp.39-46.)124 T. W. Rhys Davids, W. Stede (eds), The ...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847509.html
  • 清辨《中观心论》及其《思择炎》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2)

    自证( svas.mmvittini.sedhac, ra.n  rig .hgog par byed )之故。”(注 124 )  《思择炎》对此解释道:  页54  “所知虽有多种形相(rnam ...122 同注120,446叶 1 行。  注123 同上,446叶 1-3 行。  注124 同上,446叶 4 行。  注125 同上,446叶 4-7 行。  注126 同注121,山口益,...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547525.html
  • 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2)

    增续源流史》118、120、121、124、125页)  达玛在位五年复被弑(唐武宗会昌二年)。其子光护(hod-srung)、母坚(yum-brtan)继立,虽将已封闭之寺门开启,诸菩萨像请回原处,...

    刘立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247703.html
  • 以罗祖为例管窥其对晚明佛教之冲击

    僧道是与宦官、宫女、妓女作同辈而论,可见僧道素质低落,反映出其社会地位的评价。 页124 另外,如牧田谛亮引万历时的小说《金瓶梅》,由此亦可一窥僧众之素质,他说:“在作者笔下的僧侣是居...

    释见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747715.html
  • 汉地佛教度僧制度辨析——以唐—五代的童行为中心

    古代籍帐研究》,124页,东京大学出版会,1979年。   (34)《旧五代史》卷10,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册,146页,北京,1987年3版。   (35)《五代会要》卷12,“杂录&...

    湛如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0247743.html
  • 西夏文刊本《金光明最胜王经》的两幅扉画

    ---  p.124  并且在西域亦是一样流行著,如于阗、吐蕃、回鹘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西夏介于这三国和中国之间,又当东西交通的孔道,其在西夏的传布势必相当普遍,[12] 如西夏神宗于1214年就命人...

    胡进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147846.html
  • 释见一著:汉月法藏之禅法研究(2)

     [161]《辟妄救略说》卷1,《卍续藏》册114,页112a。  [162]《辟妄救略说》卷1,《卍续藏》册114,页112b。  [163]《辟妄救略说》卷4,《卍续藏》册114,页124d。  ...

    释见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5947886.html
  • 日本曹洞宗与台湾佛教僧侣的互动(1)

    福州鼓山涌泉 寺受比丘戒,得戒于妙莲老方丈(1824 ~ 1907),住涌泉寺一 年。戊申(1908),转锡泉州崇福寺。明治己酉(42 年, 页124 的关系,可以说明在明治时代是...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064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