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12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2] 《入唐新求圣教目录》,《大正藏》册55,页1078。 [33] 《智证大师请来目录》,《大正藏》册55,页1102。 [...
沈海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546197.html
-
124页“违犯票据法”的惩治条文(现已取消),必然要待这个社会已在传统的货币之外,通行各种有价证券,为了保障票据拥有者的权益,才有相关法令的出现。资讯业不发达时,有关“智慧财产权”的...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446211.html
-
部)》以外 出现之名相。 124 页 2.“`Sunnata`” ...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946289.html
-
页809下。
124 页
佛陀于某时专讲某经专化某种根器,乃是妄度佛意,为避免解最好还是将五时教改称作五味的好。妙玄:
“若直论五味犹同...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446293.html
-
1924年10月) 页8~9“杂纂”。 [123] 载于《佛化新青年》第2卷第7、8合号(1924年10月) 页9~10 “杂纂”。 [124] 载于《佛化新青年》第2卷第7、8合号页10“杂纂”...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5146394.html
-
27 参阅《杂 788 经》〈大 2 〉 p.204b;〈阿含要略〉 p1-03 28 参阅《杂 485 经》〈大 2 〉 p.124a;〈阿含要略〉 p2-93;5-173 29 参阅《...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0746570.html
-
儒佛的精神和物质条件,再参照前面时代环境中,儒佛思想的融合际会,提供他会通儒佛的合适土壤,他对儒佛会通的现象已隐然可见了。下面进一步论述他对儒佛的会通[13]。 页124 肆、萧衍对儒佛的会通: ... p.2949~2951、p.2968上(以下简称《全梁文》),《梁书?刘之遴传》、《南史》五 十。 [4] 见《南齐书?礼志上》p.124,又《梁书?武帝纪》下:“太清三年五月丙辰,高 ...
洪顺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446585.html
-
,则可以发现本省人口成长高的地区对佛教的发展似较为有利,而农业地区的佛寺增加率也高些,至于教育人口成长率对佛寺成长率则略具负面的影响(姚丽香,1984:124~129) 。这种结果其意义十分复杂,可能...
姚丽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746590.html
-
〉中,契嵩云:“坛经 页124 者,至人之所以宣其心也。何心邪?佛所传之妙心也。大哉心乎,资始变化而清净常若,凡然圣然,幽然显然,无所处而不自得之。圣言乎明,凡言乎昧;昧也者变也明也者复也,变...
邓克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646648.html
-
见贤思齐,则不只可免“觉于口而迷于心”之讥,而儒佛并兴之盛景庶几指日可期! “儒佛二教,合之则变美,离之则两伤”印师对儒佛关系之平允看法[注124]与“克 页201 尽人道、专修净业”之主张,不仅... 同注123,〈印光大师言行录序),页2264。 [124] 同注7,页2725。 [125] 同前注。 [126] 王智益:《三个三分钟的现代佛学.儒家思想与佛家思想之交融》(台北:三季出版社...
陈秀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94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