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宗教与史的起源

    1989)  ,页124-125。  (注10)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页86-87。  (注11)刘节,《中国史学史稿》,(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 ...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645476.html
  • 汉译本“中论”初探(2)

    真实的自性而已。   p. 124  依照印度哲学的定义,凡物如果有其自性,则它必是恒存、自存、不变的。龙树认为,若一切事物都有其自性,则推演出来的将是一种僵化、固定的世界,一切现象将显得矛盾与捍格...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945482.html
  • 后秦僧肇的“法华三昧”禅法与陇东南北石窟寺的七佛造像

    经文“汝今  即时亦生、亦老、亦灭”时谓“证无无住义也。 新新  生灭,交臂已谢,岂待白首然后为变乎。 ”(《佛教  大藏经》 124,页 688 )“交臂已谢”言交臂而过的  短时间内即已发生事物的...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645574.html
  • 东初老人有关“佛教与中国文化”之撰述析论

    ,反之黄老思想亦有佛家思想的成分,二者互相结合,附会,吸收,利用,各各发展其教法,争取社会群众信仰与帝王之拥戴。”(页124) 综观全文之讨论,实以佛教与儒、道二教之会通为著眼点,并且从多个方面提出...儒学与佛学之关系>,收录于张曼涛编:《佛教与中国文化》,页329-338。  37 参见吴光:《儒家哲学片论》(台北:允晨,民国79年),页123-124。  38 见南怀瑾:<宋明理学与禅宗>,收于张...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945580.html
  • 大乘二十二问(2)

    (注124) 乙卷作“想”,今从原卷及甲卷。 (注125) 原卷作“别念”,今从甲乙两卷。 (注126) 原卷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745592.html
  • 在家佛教再商榷

    34届董事工作报告”:《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董事名册》。P. 103-124。  【31】赵国忱:“先进的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法苑秋实》,P.121-126。北京:华夏出版社。  【32】同【31】,P...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2845657.html
  • 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2)

    所引,195~196页。  (注121) 同上,194页。  (注122) 同上,195页。  (注123) 同上,193页。  (注124) 同上,195-196页。  (注125) 戴密微:如前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445671.html
  • 熊十力对佛学有宗的批评与融摄-- 横面的执取到纵贯的创生

    ,不悟正理。 将于宇宙的本体或因缘,纯任臆想乱猜,亦如盲人猜象也 。”(注13) 页124 如上所引述可知,熊氏以为到了无著的手里,却将因缘义改造,而成为玄学上...

    林安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045687.html
  • 陈那的三性思想──在《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中的理解

    关键词:1. 依他起性 2. 幻喻 3. 对治的三性 4. 相见二分 5. 现量自证说 页124一、前言   陈那唯识思想的特色,就是说在识上一切境(所取)的显现是无,因此据此境相而生,以无之境为境性的...

    陈宗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245802.html
  • 论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2)

    页一四○的注十九。  (注123) Vishva-Bharati Press , Santiniketan , 1966。  (注124) 参《概论》页一五○~一五一。  (注125) 参《概论》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24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