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接触,经过长期的吸收与消化,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1](P111)的结果。赵朴初先生认为,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与“三谛圆融”思想,是“中国独创的大乘思想”;[1](P115)禅宗则“高标‘佛法在世间...
杨国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14360936.html
-
》的特色110 一、注重整体性111 二、取古人古事以为证113 三、援庄解老118 四、以佛解老121 第三节《老子道德经解》之思想要略125 一、老子本意论126 二、道之体用论...
张玲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4261396.html
-
节 “父母恩重经”的撰造与盛行 105 第三节 “父母恩重经”的延展 111 第五章 “父母恩重经”及其相关文学艺术所呈现的文化意涵 114 第一节 提供具体落实孝道的方法 114 第二节 ...
姚孟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2862189.html
-
峨眉武术早已流传于社会,名扬于四海,放发出它自己应有的光彩。 【注】 [1] 、骆坤琪编:《峨眉山掌故传奇》,第111页,西南交大出版社,1990年。 [2] 、参见傅伟中编:《峨眉临済气功——...
朱明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85362711.html
-
分类大纲96 附表1. 佛光山文化事业组织表109 附表2. 台北佛光缘美术馆-1995~1998年参展情况表110 附表3. 屏东佛光缘美术馆-1998年度档期表111 附表4. 屏东佛光缘...
赖凯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22363221.html
-
解释的解释--本迹论开显的层位》,收于?本幸男编:《法华经的中国的开展》,京都:平乐寺,1972,页111·141。 13.矢崎见正:《法华经传译和形态》,收于?本幸男编:《法华经的思想和文化》,...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20463630.html
-
别动,不要去挖田挖地,免得伤害了蚯蚓的生命,慷慨赕佛念经吧,不杀生害命,灵魂定会升天成佛。违背者,落油锅。”(《论》第110—111页)另一方面则杜撰出明代傣族地区的和尚已参加生产劳动这一“事实”,...
侯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1263971.html
-
正藏》第24册p.1111下栏~ p.1112上栏 [xiv] 《卍续藏经》第111册,p.877上栏 [xv] 《五分律》卷二十二,《大正藏》第22册p.153上栏 [xvi] 《中阿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10766855.html
-
一致论、顿悟渐修论、本来成佛论等。关于三教一致论,延寿在 《心赋注》中引用了宗密的《原人论》批判儒道二教,阐述‘三教皆一真心为原人之本' ( 卍续藏 111,61 上 ) ,归入‘真一之灵心' ( 同 ...
吉田 刚 ( 睿礼 )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0367360.html
-
融然无碍,是佛陀观的真相。”对应大乘佛教史以观,“如果说有依人乘而发趣的大乘,有依天乘而发趣的大乘,那么人间成佛与天上成佛,就是明显的分界线”。 111 “依人乘而发趣,依天乘而发趣”,那是根据太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486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