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批判》A54;以及《道德形而上学之基础》BA,66以下)
13)1915年少太山大师在韩国创立了一种新形式的佛教即圆佛教。在他留下的教义中,可以见到“黄金规则”的另一...
陈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1960238.html
-
……..…….…..….54(三)慈悲的精神……………………………………….55(四)利他行的思想…………………………………….55(五)積功德的觀念…………………….…….……….56第三節 佛教...
林美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3460255.html
-
天地间 再也没有任何东西 能够伤害我 因为 我没有形体 没有障碍 在天地间 自在地 畅游 2004 年 3 月 1 日 54、放下一点点执著,你便会有一点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13260330.html
-
楞严》义理无妨也。 54、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一段,经文窃取《法华普门品》加以开合。《普门品》但举应身种类,不释其义。今悉妄解,触目乖违。如原云辟支,今分为独觉、缘觉、又不似部行麟角。又自在天,原谓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4960385.html
-
皆属果德,龙树以二谛进行解说,实则是对缘起、空、中道的统一。如来,是无上觉者,若以常情度之,则应是有,龙树为破众生对如来的迷执,而说:“非阴不离阴,此彼不相在;如来不阴有,何处有如来?”[54]意谓若如来实...165页中栏) [53]《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五(《大正藏》卷三一,第686页上栏) [54]《中论》卷四(《大正藏》卷三○,笫29页下栏) [55]《中论》卷四(《大正藏》卷三○,第3l页...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2860425.html
-
作“非心”。今从“非心”。 [9] 《圣胄集》,敦煌文书斯但因4478号。 [10] 《宝林传》卷三《第十五祖迦那提婆章兴百论晶第十九》,第54页。 [11] 《景德传灯录》,禅文化研究所...
斋藤 智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5060447.html
-
│50--54│ │ │ │ │1039 ...。所以楚圆又说:“且道,祖师禅有萁甚么长处?若向言中取,则误赚后人。”[54]在楚圆看来,祖师禅的优点,就在于这种透脱语言文字的直接体验。如果学习祖师禅的禅法弟子们,要想从语言文字上录求觉悟解脱,这种...
宗 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40160459.html
-
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大正藏》第46卷,第54页A)。这就是说,一念具足三千世间,三千世间归于...
中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4060566.html
-
这种观点,藕益常勉励人们以真释心行,作真儒事业[54]。 第五,藕益的性格、发心、佛教知见以及行持中体现了儒者的风范 首先,藕益有着作为儒者的忧患意识、自期意识和内省精神,主要反映在他的“发愿...50、77、100、55、82、82、56、58、92、82、51、54、79、54、51、90、80、52页。 [4][93]《宗论》卷十,第369、383页。 [6][13][72][100]...
大 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4960576.html
-
~。 [5]释怀进:《试述天台宗的一念三千》,《台宗研究》第一期,第19页。 [6]《摩诃止观》卷5,《大正藏》卷46,54a。 [7]《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卷9,572a。 [8]《...707a。 [1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1,《大正藏》卷9,465c。 113)《摩诃止观》卷5,《大正藏》卷46,54a。 [14]《摩诃止观》卷5,《大正藏》卷46,55a~55b。 [...
徐钢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6016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