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812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空行母”的内意

    段落皆为了彰显内在的象征意义,破除那洛巴的我执与概念,并非一般的世俗现象,请参见《金鬘》p.124-132的描述。   又为何与空行母的直接接触,会被形容为「历险」?主要是因为「这些偶遇通常带有一种基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5249433.html
  • 吕秋逸先生年谱

      吕秋逸先生年谱   注:本文是先锋佛学论坛的小澄仁兄在《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吕澄卷后面附的学术年表基础上整理编辑的.   1896年 1岁 先生生于江苏丹阳。是年欧阳竟无25岁,杨文会59岁,太虚6岁,熊十力12岁,蒙文通2岁,汤用彤3岁。  及长,先后就读于镇江中学、常州高等实业学校农科、民国大学经济系。  1903年 7岁  ——  1907年 11岁 在丹阳初等及高等小学读书(毕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349526.html
  • 儒佛双修 声色兼美-谢灵运诗心与诗艺简论(2)

    似乎处处都能感觉到哈姆莱特王子的千古一叹:“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因此,笔者认为那些指责谢客“仕不专,隐难久”,因此认为他的道德层次...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149545.html
  • 谢灵运与慧远交游考论

    碑文,铭其遗德。南阳宗炳又立碑寺门。”  慧远去世后,谢灵运写了哀悼性的文章《庐山慧远法师诔并序.  关于慧远去世的时间,《高僧传·慧远传》和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并序》的记载是矛盾的。关于这个问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349552.html
  • 温金玉著:佛教五台山(1)

    形制看,有穴率堵 波 式塔、密檐式塔、楼阁式塔、亭阁式塔、金刚宝座式塔、组合式塔;从规模上看,大者高75 .3米,直插苍穹;小者0.05米高,精巧玲珑;从性 质上看,可分为佛塔和墓塔,佛塔又可分为舍利塔...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1149624.html
  • 温金玉著:佛教五台山(2)

    实物。从使用材料看,有砖塔、石塔、琉璃塔、木塔、铜塔、银塔、铁塔、玉塔、水晶塔;从建筑形制看,有穴率堵 波 式塔、密檐式塔、楼阁式塔、亭阁式塔、金刚宝座式塔、组合式塔;从规模上看,大者高75 .3米,...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1249625.html
  • 张卫平著:《净土祖庭——白人岩寺》(2)

    ,结社林壑,岂不美与?明昭勇将军左参将剑浦林桐漫题  万历戊子秋孟时,石匠李白凤、李金(万历十六年1588年)  ▲白人惊胜绝,此日会同游。  千壑看翔雾,悬岩度白牛。  摩天僧舍冷,说法石台幽.  ...

    张卫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5549735.html
  •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交州佛教及其同中原佛教的关系

    传到交州地区的,其代表人物是沙畹(Ed.Chavannes)。他说:“处雁中国授受了佛教影响之后,就产生了反应,它大大地帮助了佛教的发展。凡汉文所及的地方,就是说,南至越南,北至高丽,佛教亦随之而传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1449779.html
  • 从佛教伦理学看器官移植问题

    灵长类动物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成了“无头冤魂”。据研究小组的主持人怀特教授宣称:有信心让这项手术在廿五到三十年内适用于一般人类(中时,1997.11.3.第十版)。  这是一项残忍而没有任何意义的实验,是...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4649846.html
  •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1)

    Warder,A.K《印度佛教史》初版序。],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一节 佛与佛法  佛,梵文Buddha(音译面达),汉译佛陀的简称,旧译浮屠、浮图等。意谓“觉者”或“智者”。按照佛教的说法,凡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0449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