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其是六度中的“布施”!记住!记住!
第六点,我要各位知道并实行的是:佛教青年应有科学的眼光。
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A.Comte),把人类进化分为神学、玄学和...
广化法师
佛教|文化|青年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5/06461778235.html
-
相应就没有关系,所以你看着它,可以了知很多的事情,了知众生的因缘果报现象。
(1).四禅三福报天与无想天境界
四禅福报天有三,是为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外加一无想天。在《楞严经》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41579281.html
-
出版社, ch. 6.
(15)《大鹏与乌龟》,《章恰尔》(藏文本),1984年2期。
(16)丹珠昂奔,上揭书,第二章,第五节。
(17) 参见罗伯特·保罗,上揭书,第52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42480501.html
-
解决问题,那又另当别论。
(二) 基督教的死亡观
1.
对于死亡无畏的接受
我现在被浇奠, 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 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43280520.html
-
甘地热爱人民是为了接近神,通过禁欲能够献身于人民的利益,也就是达到对神的认识。“禁欲的字面意思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它引导人们达到对神的认识.如果没有自我约束的实践,这种认识是不可能的。”在甘地的心目中...
断欲主义
|断欲|禁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5/14093481796.html
-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3]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不拘坐立,处处用心的曹溪门风。至中...
湛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54881843.html
-
Lynn white, Jr .The Historial Roots of Our Economic Crisis, Science 106 ,1967.
[②] 李向平:《当代中国佛教经济的社会性...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593182657.html
-
kyi rnam-par-ses-pa.八识或九识中的第六识。依意而有识,即以意根所依,以法境为所缘而正确地了别认识各种现象的真相。且其作用能统摄多种经验之内容。
此包含有自性、计度、随念等三种...
释依昱
|唯识|谈心说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6/09464083352.html
-
。
[11] N. l拉伊:《生活中的艺术家》,第335页,喀拉拉大学,1967年。
[12] 《人的宗教》,刘建译,《泰戈尔全集》第20卷,第282页。
[13] 同上书,第285...
刘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505284093.html
-
the Ci Poems to step onto the poem and Changes elegantly.
Key words:Chanjingci, Chanci, ...
周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63884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