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812篇,用时4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人间佛教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实践

    千千万万的受苦生灵得到庇护,从无尽藏到悲田养病坊,从慈善基金会到慈济功德会,无论是资金援助还是物力相帮,体现的都是佛教主动关心社会、安抚社会、改造社会的积极入世精神 .   第四,佛教本身内蕴着一整套...

    觉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4473707.html
  • 唯识研究举例

    唯识研究举例  唐大圆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6册  1978年03月初版  页289-303  --------------------------------------------------------------------------------  .  289页  今日治唯识学,应知唐人注疏只是基础,为第一步﹔其  第二步,尤在抉唐疏之隐而使之显,或补其所未足,乃至变  更文体,别...

    唐大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1173983.html
  • 麦积山石窟第11窟造像题材略考及相关问题

    八大菩萨壁画也不是上述的八大菩萨系谱[10] 。其它无题名的八大菩萨或许有与麦积山第11窟的相同者。敦煌遗书P.2991号释慧菀述《报恩吉祥窟记》也提到八大菩萨:“遂于莫高胜境,…八大菩萨…。”[11]...

    魏文斌 蒲小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1974031.html
  • 百法明门论间义

    百法明门论间义  ·期刊原文  唐大圆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0册  1978年11月初版  页299-316  . 299页 题言百法明门者,谓通此百法,乃能入唯识之门也。天 亲菩萨造论简要,古今解者虽多,或过深过繁,未能引起读 者兴趣,今复作简义以引之。 唯识之学,在说明山河大地等一切法,皆是假有唯识之 所变现。 世人皆执山河大地等一切法是实有,名之曰﹕我既有实 我,则不信一切唯识所变。 ...

    唐大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174035.html
  • 北周之破佛资料篇

    北周之破佛资料篇   ·期刊原文  北周之破佛资料篇  李孝本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 5 册  大乘文化基金会出版  1980年10月初版  页277-28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7页  一、北周武帝之破佛  梁武帝决然舍道奉佛而压迫道教以来,第一惹起元魏  明帝之压迫道教,第二有北齐文宣帝之过分压迫道教。因此  ,...

    李孝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574043.html
  • 炳灵寺石窟唐蕃关系史料

    ,位于炳灵寺下寺区沟口西岸姊妹峰绝壁上,高出地面约60米。该窟为方形半中心柱窟,穹窟顶,高5 .8、宽7.8深2.6米。1981、1982年剥出该窟底层壁画,内容有七佛(三铺)及释迦多宝佛(两铺),据...

    魏文斌 吴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674046.html
  • 佛教妙善故事在中国的演绎

    即诣丈室陈所悟,山指台上香huachengnz.com华程网合曰:“里面是甚么物?”师曰:“是甚么心行。”山曰:汝悟处又作么生?”师以手画一圆相呈之,复拋向后,山曰:“弄泥团汉有甚么限?”师曰:“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174872.html
  • 学佛须知

    【学佛须知】净空法师 ◎问:你学佛了,佛是什么? 答:佛是佛陀的教育,佛法是心法,让我们明心见性。 ◎问:佛经里面讲的是什么? 答: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生活环境,人生是我本人,就是说我本人与生活环境的真相。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必需有真正的智慧。 ◎问:佛法所求的是什么? 答:是究竟圆满的智慧。佛门里面求财、求富贵、求功名、求儿女、求平安….那是小事;能不能求到呢?不一定能...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11475503.html
  • 最崇高的爱

    布茹阿玛?萨密塔》(Brahma-samhita)说:“人推敲绝对真理千百万年,绝对真理也不会揭示给他。”人可以在物质世界腐烂,继续推敲,但推敲不是正确方法。方法是bhakti-yoga.。 主柴坦尼亚...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10976037.html
  • 南传佛教的菩萨道思想

    经典、见地,还是在宗派、修持法门等方面,都要比南传佛教要丰富多彩、庞大博杂得多,当然,各学派、各传承间的分歧也越大。 在南传教区,虽然实践菩萨道者历来皆不乏其人(如斯里兰卡的圣法大长老Ven. Nà...

    林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14276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