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812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妙云集导读(二十一)僧伽与律制

    .1978.  《妙心法雨》 ...

    昭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0468502.html
  • 杨文会的“以佛释道”思想探析

    ,山东曹县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研究生.通讯地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2006级博士生邮 编:210093电 话:15951942607电子邮箱:xumin...

    徐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5668615.html
  • 源远流长的成都大慈寺历史文化

    一,卢舍那阿弥陀弥勒大悲像四,砖桥二十七,皆谈笑而成,其坚致可支一世.师于佛事虽若有为,譬之农夫畦而种之,待其自成,不数数然也。故余尝以为修三摩钵提者。蜀守与使者皆一时名公卿,人人与师善。然师常罕见...

    冯修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4568716.html
  • 湖北佛寺概况

    大悟龙泉寺位于五岳山下龙泉村,因一泓清泉从寺前流过,故名。据当地人传说,此寺建于明代,为五间两重,供奉着四海龙王神像。  孝感广化寺位于风景秀丽的孝感城区玉泉路旁.该寺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距今约...

    刘少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2268751.html
  • 仁者嵩寿·法水长流——第四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

    ◎专题演讲    本次会议专题演讲,邀请在印度长达二十五年,从事印度佛教复兴运动的英籍世友先生(Mr. Lokamitra),谈“印度佛教复兴运动的重大发展”,分享与会大众,游祥洲教授担任翻译。世友...

    吕姝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4068791.html
  • 盛唐长安与敦煌

    营养。   衣川贤次先生在《唐玄宗(御注金刚般若经>的复原与研究》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御注金刚经》的流行情况,并指出现存敦煌、吐鲁番文书中《御注金刚经》的存在。敦煌写本S.2068《御注金刚经》可以和我们...

    荣新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93969183.html
  • 兴盛即灭亡?--从印度佛教的灭亡看台湾佛教的兴盛

    印度除了佛教之外,还有印度教,为什么印度教能够不被连根拔除,而佛教却无法幸免于难?A.KWarder认为印度教比较有弹性,无所不可,它主张社会等级制度,与中世纪的封建主义潮流很调和:人们将自己付托给...

    郑振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1169449.html
  • 禅画、禅乐与艺术上的“不表达”哲学

    ,载《音乐创作》,1986年第1期。张晓峰:丝弦五重奏《禅》,西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会演出,1987,.9。   5 徐俊昌:《寂》,载《音乐创作》,1987年第三期。徐仪:《虚谷》,载《音乐创作》,...

    听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0569516.html
  • 第六意识的潜能

    意识”,梵文原名:mana-vij??ma、西藏语译为yid-kyi rnam-par-ses-pa.八识或九识中的第六识。依意而有识,即以意根所依,以法境为所缘而正确地了别认识各种现象的真相。且其作用...

    释依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1169523.html
  • 唯 识 转 依

    阿赖耶识?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9]   阿赖耶识又叫一切种子识,如《解深密经》云:“阿陀那...

    养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1870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