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ves: Caves nos.1,2,16,17 【文章作者】杨雅兰 【指导教师】蔡耀明 【论文页数】152 页 ---------------------------...Gulmohur Press 1997 Ratan Parimoo The Art of Ajanta — New Perspectives Vol.1 , 2 .New Delhi: Books & ...
杨雅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33159350.html
-
中,作为“石头下出”,举了天皇和尚以下七人的名字[v.1,4]。同样《祖堂集》中,作为“马祖下出”,则列举了大珠和尚以下的三十一人。而实际上,此后南泉普愿(748-834)亦被采录,所以《祖堂集》中,作为马祖的弟子的有三十二人[v.1,5]。 另一方面,《景德传灯录》记载,“南岳石头希迁大师法嗣二十一人。一十三人见录”[《景德传灯录》卷14,267a],而对于马祖门人,卷六记录了“(南岳怀让)...
(日本)冲本克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3261452.html
-
正新修大正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 《长阿含.众集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一册,No.1。 《大集法门经》施护译,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一册,No.12。 《梵网六十二...,2000年,页1-18。 (二)日文资料 三友健容《佛教无表业论的展开(四)—顺正理论无表业论》《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6卷.第2号,1978(昭和53),p.364-368。 三友健容《佛教...
李秀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14963612.html
-
伯希和于敦煌发现的,现藏法国国立图书馆,编号为P.ou?gour 1。此经在现存的汉、梵文本中找不到见原本,从译文中用词多采用龟兹语词汇来看,该经当译自龟兹文。此经的发现,可补汉文大藏经之阙。此外,...善意赐教,志此鸣谢!
注释:
1、J. Hamilton, Manuscrits ou?gour de Touen-houang. Le conte bouddhique du bon et du ...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75539130.html
-
見王弘願〈解行特刊序〉,《海潮音》14:7,1933年7月,pp.1-5。註13:他指出「吾宗則教主大日如來之實體,既總持髮髻冠,瓔珞天衣,示同摩醯首羅之天王,而其顯之兩部曼陀羅者,則大日居中台,四佛之...〈送法尊上人赴藏迎安格西〉,《海潮音》17:1,1936年1月15日,p.91。 另外,太虛的弟子能信也曾對此表達不滿,「最聳人聽聞者,尤其即身二字,今修密者不計其數,成佛者何無一人…」,見〈...
梅靜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2139451.html
-
,1986年,p.1。本文的显密教主要用来简称中国与西藏的佛教,所指与「汉藏佛教」意义相同,显密是从教法的分别上来说,中国与西藏则就地理位置而言,至于汉藏指的是种族的差别。 注2:由于篇幅的限制,...1933年7月,pp.1-5。 注13:他指出「吾宗则教主大日如来之实体,既总持发髻冠,璎珞天衣,示同摩醯首罗之天王,而其显之两部曼陀罗者,则大日居中台,四佛之比丘形者居四方,正非明明示其法胤之传持大法、...
梅静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3642167.html
-
當生現證須陀洹果之前莫能中夭(cf. Samyutta-Nikaya,XXV.1-10)。再就漢譯「離生」並無「正性」一詞外接;而《尼柯耶》則有sammatta-niyaman (sammatta漢譯為... Ⅰ.稱「決定」而論有為、無為。《論事》二.p.1 Ⅱ.世尊認為「入正性決定之人可能現觀法」《論事》二.p.330 Ⅲ.一個實際地決定之解脫者,已進入決定道。《論事》二.p.201 Ⅳ.「菩薩在...
釋成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1645191.html
-
生现证须陀洹果之前莫能中夭(cf. Samyutta-Nikaya,XXV.1-10)。再就汉译“离生”并无“正性”一词外接;而《尼柯耶》则有sammatta-niyaman (sammatta汉译为... Ⅰ.称“决定”而论有为、无为。《论事》二.p.1 Ⅱ.世尊认为“入正性决定之人可能现观法”《论事》二.p.330 Ⅲ.一个实际地决定之解脱者,已进入决定道。《论事》二.p.201 Ⅳ.“菩萨...
释成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945646.html
-
抉擇。 2.9.1:判分空宗與有宗。 2.9.2:貫通原始佛法與大乘空義。 2.9.3:判分大乘三系。 2.9.4:抉擇天佛一如。 ...應用之二─對佛教史四大問題的抉擇。 2.9.1:判分空宗與有宗。 2.9.2:貫通原始佛法與大乘空義。 2.9.3:判分大乘三系。 2.9.4:...
釋觀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2546472.html
-
Abingdon, Oxfordshire, UK: Carfax Publishing Company, Vol.39, No.1(January 2003), pp45-63. Donald Eugen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26, No.1(1999), pp21-?. Ray, Niharranja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
释自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0525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