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用心是修行的第一要悟——济群法师为义工开示《发心与修行》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4日
来源:南普陀寺网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017年10月14日上午8时30分,南普陀寺首座、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济群法师在第九届义工培训大会上作《发心与修行》的佛法开示。全体与会人员双手合十,至诚恭迎法师升座讲法,开启智慧之旅。

  首先,济群法师表示,看到义工们感到非常亲切,因为在寺院的每一处都能见到大家护持道场的身影,南普陀寺的清净庄严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感恩义工们长期以来对寺院的发心护持。随后,法师引经据典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发心与修行的关系。他在开示中说:“修行关键是修心,不要滋养世俗心、凡夫心,放下贪嗔痴的执著,要培养菩提心和利他心,因为发心特别重要,它关系到用什么心修行,而不同的用心状况造就了每一个人生命的不同。人人具有佛性,同时也具有魔性,善恶皆在一念之间,只有审视生命、对生命进行深层次打造,才能摆脱贪嗔痴、无明、烦恼和负面情绪,从而造就最有德行,最有智慧,最美的自己。”他指出,佛法的修行包含解脱、慈悲和利他三大内容,解脱最重要的是解脱无明和我执,一个人倘若能真正发起纯粹的利他心,就能解脱无明,成就无限慈悲,弱化贪嗔痴。学佛修行要先了解自己的心情,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把自己不好的习性去掉,将人性的美、觉性和光辉慢慢呈现。

  谈及如何正确地发心和修行,法师认为,用心是修行的第一要悟。学佛就是向佛菩萨学习发心、发愿,成就佛菩萨般的伟大人格。修行不是靠意志力支撑自己的修行,真正有效的修行是要看到自己心态的变好、成长的足迹、烦恼的减少、生命的希望、正知正念的提高。法师强调,发心决定修行法门的高度,提倡发上等心,因为上等心不仅追求自我解脱,而且还引领芸芸众生,走向觉醒,走向解脱。

  关于人生战略,法师娓娓道来,我们的人生战略不仅仅是做事业,事业的成功不代表个人就成功了,除了做好自己的事业或是经营好自己的企业,我们的人生还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可做,比如处理好家庭、提升德行、维持身体的健康状况、探究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等,不能顾此失彼,付出惨重代价。由此也可见,人性论和轮回的思想,离不开对心性的认识,具备什么样的心性,决定了我们认识的能力,什么样的认识能力又决定了我们怎么认识世界。心性是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关键,认识心性和人性是修行的重要内容。法师因此也强调,寺庙亦是修身养性、静心修学的好场所,若能基于如何认识生命的真相这样的认识,到寺庙做义工就不仅仅是培养福报,它的利益将不可估量。

  法师妙语连珠,不失幽默,义工们听了法师的精彩开示,犹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讲座结束时,与会义工谈及听讲后的感悟时表示,通过这次讲座,深深地悟到发心的重要性、发什么心以及如何发心,将对日常生活和平常的义工工作有启发性的指导作用。

南普陀

南普陀

南普陀

南普陀

南普陀

南普陀

南普陀

南普陀

南普陀

南普陀

南普陀

南普陀

南普陀

南普陀

南普陀

南普陀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