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正文内容

清规镜像中的虚云长老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0日
来源:菩萨在线   作者:编辑:张小蝶 责任编辑:李蕴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虚云长老,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脉,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被誉为近现代以来的禅门泰斗。长老对近现代中国佛教贡献良多,建道场、兴祖庭、育僧才,树戒幢,吹法螺。其中有一特色,即建造僧众安身修道的神圣空间的同时,长老一定会制定相应的护持行持的丛林规约。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虚云共制定了十多种规约, 有《教习学生规约》《共住规约》《客堂规约》《云水堂规约》《禅堂规约》《戒堂规约》《爱道堂共住规则》《衣钵寮规约》《库房规约》《大寮规约》《浴室规则》《农场组织简章》《学戒堂规约》《水陆法会念诵执事规约》等等,这样密集的规约制定,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只有来果禅师可以相比。本文从佛教制度建设视角来剖析虚老确立的不同规约,以期透视虚云长老丛林建设理念。
 
一、丛林清规:印度戒律的中国化转型
 
梳理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来在制度层面的建置、演变及其规律,旨在揭示佛教在中国运行与发展的轨迹。佛教首先是一种思想信仰,因此佛教教义成为它的核心内容,但佛教如同其他宗教一样,还必须具有由基本信仰所外化和制约的物质外壳,即宗教实体:寺院、财产、组织、制度等。因之佛教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力量,同时它也是一种社会组织形态和物质力量,与社会实际生活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佛教教团既是宗教组织,又是社会特殊组织,佛教寺院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特殊的经济实体。所以除以往从教义、教派、文献、人物、活动等方面入手,再从宗教政策、教团制度和寺院经济来考察探索,则中国佛教史的研究就会是全方位的立体展开。
 
佛教初传中土百余年间,虽有经典传译,却独缺律典。曹魏嘉平年间(249—253年)才有中天竺高僧昙柯迦罗至洛阳。迦罗以律部曲制,文言繁广,佛教未昌,必不承用。于是仅译出《僧祗戒心》一卷,作为僧众日常持戒的依据,又敦请梵僧建立羯磨法,这是中国戒律之始。
 
中土僧团虽已建立传戒制度,僧人也不再仅是“剃发”、“染衣”,但真正对佛教戒律有回应意识是至道安(312—385年)法师时才开始的。道安认为,尽管大法东流,而佛教戒律却至为不全,“云有五百戒,不知何以不至?此乃最急。”僧团业已成立,而维持僧团的制度却不完备,所以,戒规的建立是当时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其弟子东晋慧远也有同样的感喟:“初经流江东,多有未备。禅法无闻,律藏残阙。远慨其道缺。”其时法显的西行求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鉴于律藏的残缺。据《法显传》载,“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二年,岁在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道安于襄阳拥有数百人的僧团,为护持僧团之清静,以规约来规范僧众。但戒律未全,遂自制“僧尼轨范”。此制一出,“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道安也开启了中国佛教史上依律法而别立僧制之先河,这为日后禅林创立“清规”打下了伏笔。赞宁对道安这一做法评论说:“今出家者,以华情学梵事半,所谓半华半梵,亦是亦非。寻其所起,皆道安之遗法”。这充分反映出当时佛教制度初传中土时相互交融的情形。“半华半梵”形象地再现两种异质文化的交流。
 
僧团已然成立,但戒律并未健全,如何协调与规范修学大众的生活,确为当下之务,僧制的产生应是主持者之应急之作,从时势来说,也是不得不如此。这样,从佛教内部,一方面是加快律典的翻译工作,另一方面是由僧团自身确立一些规章制度。我们看到伴随戒律在中国的传播,那就是中国僧制的制定与流传,可以说,僧制几乎成为与戒律并行不悖的僧团规范。这也就是说,戒律从传入中土的那天起,便面临着被修正、被补充的命运。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汉地流行的大乘佛教体系如何与印度的部派律相协调。在戒律持守上,印度佛教的特点是一个部派只能使用一部律,但东晋时“四律五论”的同时传入,让中国僧团莫衷一是,不知所措。广律译出,除《五分律》未曾弘通外,《十诵律》《僧祗律》曾盛行于宋、齐、梁之间,诸部共弘,大小并进。最终以道宣律师以小入大的方式,整合诸律定于一尊,以《四分》统摄诸部,为统一的王国提供了统一的佛教戒律——南山律。作为补充,中土大行菩萨戒。比如影响整个东亚佛教生活且一直被学界质疑的《梵网经》就是以大乘戒经的姿态来出现。说菩萨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综合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汉地菩萨戒的经典共有《菩萨璎珞本业经》、《梵网经》、《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菩萨地持经》、《菩萨善戒经》、《优婆塞戒经》及其菩萨戒本等六种。菩萨戒属大乘佛法,与南山律宗是不同的传承系统。典籍的完备及弘传,使菩萨戒逐渐盛行于社会。另一个问题是印度的戒律如何适应中国的现实环境,中国祖师提供的解决方案,就是清规的孕育与诞生。所以我们看到,戒律在向中国渗透、传播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中国的民生实际,进行了尽可能的革新,制戒之精神最终以中国人自己制定的僧制来规约僧团,至慧能后终于创造性地推出了中国僧团的戒律,即“禅门清规”。
 
丛林清规之制定,最早是由慧能门下怀让的再传弟子百丈怀海所创。禅僧从修持理念至行为方式均有别于其它宗派,然其生活却依附于律寺,这样不合规度之事就会经常发生,修持行为与环境所在已形成尖锐矛盾。如何协调禅僧与律寺的不相适应性就成为禅宗僧团的当务之急。百丈怀海于是创意别立禅居,减少与义学、律学僧众相聚一处所产生的龃龉。另一方面更创制规约来规范禅宗僧团的生活实践。这一规约制定的原则性,百丈曾言:“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异大小乘,当博约折中,设于制范,务其宜也。”他既不重大乘律,也不重小乘律,“乃创意不循律制,别立禅居。”他所重的是适合于禅僧修行生活的制度,强调规约的应机性与实用性。
 
清规的产生既保留了印度戒律“自净其意”的清洁精神,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汉地丛林制度“护法安僧”的功能,可以说清规从制度层面为佛教的中国化作了完美表达。
 
二、“虚云规约”:传统丛林制度的现代调适
 
虚云长老生活的年代是一个东西文化交流激烈的时段。有学者常常说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来说,一是两汉之际的佛教传入,一是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撞击。从丛林管理角度来说,法久弊生,僧团律法失范,制度建设再次成为佛教主题。
 
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一下虚云长老当时所处环境与僧团的状况,从中体会长老再树法幢的时代使命。
 
近现代佛教“病弊丛生,慧命丝悬,危如累卵”。虚云长老在参访的道场看到的违戒行为,比比皆是。许多僧人“衣食住自由,生活享受,不受常住规制,不做早晚课诵,不到斋堂吃饭,不进禅堂坐香,出入不向客堂请假,欢喜应酬经忏佛事。”他在《劫外余音序》中说:“嗟乎!世衰道微,唯物是尚。三毒横流,五欲狂炽。佛言末劫,此其时欤?”又在《祭戒尘法师文》中感慨:“呜呼哀哉!法门没落,僧德颓废,不惧因果,不畏清议,放辟邪侈,靡所不为。披时代之锦衣,盖掩护之有辞。”在《〈圆音〉月刊复刊弁言》中更言:“末法时期,谈道的人多,见道的人少;闻道的人多,证道的人少。近百年来,佛门衰象,一天糟过一天。”他呼吁“佛门兴衰,由于有戒无戒。犯戒比丘,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1953 年,他还写下《末法僧徒之衰相》来批评那些不持守戒律的出家人,是释迦的罪人。无论是他复兴的鸡足山,还是南华寺,都是僧人不守戒,僧徒不学法。他在《云门山大觉禅寺同戒录序》中气愤地说:“而今去圣时遥,人心浇漓,甘堕沉沦,藐视律仪,妄言解脱,作如来衣,甘作狮虫,毁詈指责,能不痛心哉?”正是这样触目惊心的现状,让他生出一份为法忘身的护教精神。
 
虚老对治的办法就是“以戒为师”精神的倡导与制度的完善。他说“盖闻慈尊设化,循顺机宜,妙演三乘,尽该三学。欲冀正法恒远,舍戒律则无所依;定慧双严,匪僧伽而莫能立。是故波罗提木叉,为众善之洪机,群灵之所依怙者也。故我迦叶尊者,悯济未来,亲受遗嘱,严净毗尼,佛赞第一。”推崇戒律的精神,以祖师为楷模,要求僧众严格持戒。他在《南华寺同戒录序》中说:“愿若辈念如来慧命所寄在戒法,祖师形神所栖之道场,勉之毋或忘焉!”
 
虚云长老从严格制度入手,“立定规约,坐香讲经,重振律仪,传授戒法”。在净慧长老主编的《虚云和尚全集》中单独辑出一本《规约》,其中既有对新戒的要求,也有共住规约,细化到对客堂、云水堂、禅堂、戒堂、爱道堂的制度制约,有对衣钵寮、大寮、库房、浴室的规定,从衣食住行方面为大众立规矩,树榜样。
 
    丛林清规中的制度设计约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丛林组织制度,有学者将其定义为“组织职能机构的设置及其管理人员的配置”,即以住持为主、两序及杂务为辅而构成的禅林组织的基本结构。如唐代的寺院组织,延续南北朝以来由上座、寺主、维那三纲共同负责全寺事务及僧人的管理措施。而在清规中,寺主改称住持,成为一寺最高负责人,丛林在权力设置中突出“住持”权威。对管理层的设置有“两序”相辅,即丛林东西两序的头首、知事。大丛林中有四大班首、八大执事之设,后来列职、序职总有四十八单。在组织架构上,设计出比较完善的人事制度,形成了分工明确、科层清晰的职事体系,建立起系统化、操作性强的管理构架,形成有效运转的制度保障机制。但当时的情形与古时忆大不相同,如觉澄在《我所知道的虚云和尚》一文中描述,当年虚云长老入住鼓山时,常住六七百人,首座竟有八九十位,而知客有八九十位,当家十多位,都是用钱向常住买 来的。这在中国丛林史上可能也是少有。虚老最终仅留下一位八十多岁的老首座,加上五个在客堂办公的知客和两个当家,其余一概取消。二是僧众管理制度,僧众管理制度涉及寺院生活的规范,这种管理可谓事无巨细,包括了修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外交往方面主要是迎送、游方、挂搭之礼节,对内的管理上则主要有剃度受戒、起居修行和亡僧迁化三个部分。此外清规中有结夏、诵戒、请职、贴单、普佛、打七等事项,特别是“普请”制度的提出,给中国佛教带来新的生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更成为丛林生活标志性的口号。三是丛林礼仪活动制度,丛林中关于佛事、法事、人际交往等涉及礼仪的事务规定。如关于祝圣、国忌、祈祷、佛诞节、涅槃节、达摩忌、百丈忌以及各寺历代诸祖忌等仪式,皆是律所未定。此外,丛林中以香、茶汤为载体的人际交往礼仪贯穿于丛林制度始终,从人事任免、对外交往到日常行止都有一套完备的礼仪规范。虚老都在规约中作了详细的制定。比如在云居山成立了“真如农场”,开辟稻田菜园数百亩,养活了一两百位僧人。僧众早晚修养,白天参加生产劳动,俨然是百丈“一是不作,一日不食”的情景再现。同样的情景在云门寺出出现,虚老制订了《农场组织简章》,特别有现代气息。这是历史上各类清规中所没有的内容,特别条列如下,体会当时的氛围:
 
农场组织简章
一、本农场为适应现实环境之需要。特组织僧伽开发本寺所有荒地。努力增加国家生产。并以弥补本寺粮食之不足。且达到人人劳动自给自足之目的。用以维护祖庭为宗旨。
 
二、本农场定名为云门山大觉农场。
 
三、本农场内设总管理一人。副管理二人。监植一人。均系义务任职。不受酬劳。总管理以本寺方丈任之。副管理以首座及监院任之。监植由总管理选派。至库房人员由总管理指派。负责办理农场一切事务。
 
四、凡在本寺长住之僧众。除总副管理监植可免垦种工作。及年在六十以上。体格衰弱。确不能任劳者。酌量派遣其他任务外。其余均须一律参加垦种工作。如有好逸恶劳。苟且偷安。不肯参加者。概不留单。惟临时挂单。及年在十五龄以下者。不在此限。但遇公规出坡。则应随众工作。
 
五、规定每人应垦种荒地最少三十方丈。但库房大寮米头等人员。因其工作繁忙。可自由参加。免受规定之限制。而各当职人员。亦因其各有任务。时间有限。可减少规定之半数。其余均须依照上述规定垦种。
 
六、如有发心加垦荒地者。甚表欢迎。但事前须将其欲加垦之数量及处所。报告监植或农场其他负责人。取得同意。以便登记。
 
七、分配土地。以抽签法行之。
 
八、由总管理指派库房一人负责。将抽签所得荒地之名字号码数量分别登记清楚。至收成时并分别抽收常住应得之利益。
 
九、未及参加而新到本寺长住之僧人。仍须遵照本章程第五条之规定参加垦种工作。
 
十、垦种所用各种工具。概归常住办理。分配借用。由监植负责将各人借用之器具分别登记。如有损坏则借者应负赔偿或修理之责。
 
十一、各样种子由常住贷发。收成时如数缴还。但用何样种子及数量。须事前到库房登记。以便准备。
 
十二、垦种人员。每日二时一粥一饭。由常住供给。不另备点心。
 
十三、所有收获之农作品。除种子外。种者与常住均分。
 
十四、在垦种时间。每日早殿及晚上坐香或普佛殿。除另有任务者外。均须齐到。但晚殿则可轮班行之。
 
十五、凡闻板声。即是常住之公务。大众师应一齐出坡。先将公事做完。方得做私人之垦种工作。
 
十六、各任职人员。应将其每日应做之公务。先行分别办理完竣后。方得继续其垦种工作。以免因私误公。
 
十七、本章程如有未尽事宜。得随时公议修改之。
 
十八、本章程自公日布起施行。
 
对于目前所存虚云长老制订的系列清规,我将其统一定名为“虚云清规”,宜与历史上所有清规进行逐条比对,进行从形式到内容的研究,如此将反映出在不同时代,清规主题的流变,其对丛林僧众的意义与功能。
 
虚云长老一生提倡苦修,这与禅宗早期所崇尚的头陀行特点相关,也与他早年求法经历有关。早期禅宗史有着浓烈的山林佛教特色,头陀行性格较为明显。在达摩、道信、弘忍乃至神秀和慧能身上都保留了这种深远的传统。其实头陀行是早期佛教最常见的一种修持方式,如佛陀出家后首先修持的就是当时印度各种学派所普遍奉行的苦行,也就是头陀行法。《方广大庄严经》卷七就记载说“日食一麦……身体嬴弱……肉尽肋现,如坏屋椽。”头陀行是可修的,但并不是悟道的必修之路。佛陀反对苦修,但佛教作为“少欲知足”的信仰系统,其发展的极致必然是对苦行的推崇。《十二头陀经》所提倡的头陀行修持法门就是远离愦闹,于山林墓野等闲静处,静坐行禅,严戒苦行,游化乞食。行此法者,或称“头陀行”,居无定所;或称“兰若行”,深隐密迹,大都为世人所罕知。对苦行的肯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佛教在修持观上的价值判断。虚云长老一直复修祖师道场,振兴山林佛教,都是这一精神的贯彻。
 
头陀行是他的精神写照,也是他的一面旗帜。从他的传记中,可以看出,无他早年的岩洞苦修,对他的修行有重要影响。虚云长老回忆:“此三年中,居则岩穴,食则松毛及青草叶,渴则饮涧水。日久,裤履尽敝,仅一衲蔽体,头上束金刚圈,须发长盈尺,双目炯然。人望见之,以为魅,怖而走。予亦不与人言谈。……处深山大泽中,虎狼不侵,蛇虫不损。不受人怜,不食人间烟火,幕天席地,万物皆备于我,心中喜悦,自以为四禅天人也。……无碍自在、因之胸次洒然,体力日强,耳目聪明,步履如飞。”还有后来他三步一跪,朝礼五台山,都是这一传统的显现。即使是圆寂前依然是牵挂“末法众生苦,向道有几人”。从目前所见虚老照片来说,从来都是低眉敛目、满脸忧患的模样。
 
虚云长老一生注重佛教制度建设,他说:“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他正是这样严守戒律,数十年如一日,往生之际,依然告诫真如禅寺常住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最后教导徒众曰:“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撼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个字曰:'戒'。”以戒为师,心心念念。长老就是希望以戒来自净其意,以清规来和合大众。
 
在虚云长老圆寂六十周年的日子里,谨以心香一瓣致敬长老。

标签:佛教入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