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学《法华经》你能够超越因缘所生法,从自性里面去开显功德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7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学《法华经》你能够超越因缘所生法,从自性里面去开显功德
 
净界法师
 
  好,我们看后面藕益大师的总结:
 
  此经明九种相性皆入即空即假即中,汝实我子,我实汝父,一色一味,纯是佛法,更无余法,故知佛界最为无上。复次余经,所明九相性不得入佛相性即空即假即中者,此经皆开方便,普令得入。又按其相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不论引入。是故如来殷勤称叹此《法华经》最为无上,意在此也。
 
  佛法界→心法→众生法界→心法→佛法界
 
                                                       ——《妙玄节要》
 
  本经的特点就是在说明九法界的相性。这个相性简单的讲就是因缘所生法,众生法界的因缘所生法当然重点在惑业苦了,只是它的轻重不同。
 
  那么它的重点就是整个众生法界的因缘所生法,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来看,它当体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思想,跟佛陀是没有差别的。所以我们如果说从众生法界里面找到那个妙字,那么后果就是汝实我子,我实汝父,那我们跟佛陀是一家人,只是佛陀走在前面,佛陀是父亲,我们是儿子,我们只要不放弃努力,我们迟早可以继承佛陀的家业。
 
  那么以一念心性的角度,一色一味都是佛法,这个叫顺逆皆方便,那其它就没有什么方便法门了,那一切法都是真实的,一切法都是开显自性功德的因缘了。
 
  所以,我们学习《法华经》就是撇开因缘法,从心性来修,这是捷径。如果你放弃了心性,从因缘所生法去修,那你就糟糕了,那就不是《法华经》,那就非常复杂了。
 
  就是说从因缘里面拨开来,从众生法界找到心性,然后呢,此通佛道。复次余经,就是其它的阿含、方等、般若,说明九法界的因缘法是不能够直接趋入中道实相的,本经可以把它开方便门,普令得入。
 
  就是说不管你现在修什么法门,你是持戒念佛也好,你是修空观也好,你只要跟《法华经》结合,《法华经》就能够把所有的法后面加一个妙。你本来是持名,加上《法华经》,那就叫做持名妙法;如果你是布施,你加上《法华经》,叫做布施妙法。它能够超越因缘所生法,从自性里面去开显功德。
 
  所以它就是不论引入,它不是次第方便的引入,而是当下的契入,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不断的在后面赞叹《法华经》最为殊胜,就是我所有的法,最为殊胜。对凡夫来说,反正我上不了《华严经》,那你从《法华经》,就是初地以下的菩萨 ,一定要修《法华经》,你才会功德圆满。
 
  那么这个概念我们看,我们把这个画成三个图,佛法界、众生法界跟心法界,我们现在是众生法界,众生法界按照唯识的说法,我们就是根尘识,六根依我们的果报体去攀缘六尘,碰撞以后产生六种的心识。所以,从因缘所生法,我们没办法突破我们自己业力的小水泡。
 
  如果你今天走的是因缘所生法,那真的是这样,那真的是业障深重,求出无门,那这句话是说的一点都没错,因为你的六根攀缘六尘,这个六尘是怎么来的,六根就是业力所变现,六尘也是业力所变现,根尘碰撞,产生你的妄想。那你的人生,其实从因缘所生法,人生真的是无解,这个只有求生净土一条路而已,人生无解。因为业力去引导妄想,妄想又攀缘业力,你这个人生就会辗转相续,怎么会有解呢?
 
  但是诸位,如果我们今天不要走因缘所生法这条路,走另外一条路,就是心法妙,众生法妙,把我们众生本来具足的一念心性找出来,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那么这个时候透过一念心性的功德,安住一念心性。
 
  当然,严格来说,你如果学《法华经》之前你学一点空观的智慧或者学过《楞严经》会更好,它会把众生法界,先离一切相,让你的心先从因缘所生法拨开来,先回到空性,或者回到一念的清净心,从众生法界先拉到一念心性的妙;然后呢,《法华经》就开始启动自性的功德。《楞严经》跟《金刚经》是破妄,《法华经》是显真,他透过一心三观,观十法界十如是,从心法里面趋向佛法界,这个是成佛的捷径!
 
  就是从心性来带动缘起法,这个叫做称性起修。
 
  我们凡夫是在因缘所生法里面活动,弄得自己伤痕累累,人生无解;然后你修空观,我跟因缘所生法隔离,完全落入空性,跟因缘法隔离了,坠堕一边就偏空了。心性不是,心性的好处,它本身能够超越因缘,它又能够跟因缘互动,就好像莲花,它没有离开污泥,但是它又能够吸收污泥的养分,变成它的成长。
 
——净界法师 《法华经》讲记32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xinwen@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