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五阴魔境——受阴境(一)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1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五阴魔境——受阴境(一)
 
净界法师
 
  这一段是说受阴,这个受,什么叫受呢?其实就是一种六根的作用,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产生很多很多的感受。这当中有苦、乐、忧、喜、舍五种的感受。
 
  (分三:庚一、总示阴相。庚二、别明发相。庚三、结过劝示)
 
  庚一、总示阴相
 
  佛陀先拢总的指示受阴的相状。
 
  (分四:辛一、结前色阴尽相。辛二、正示受阴区宇。辛三、悬示受因尽相。辛四、结示本惟妄想)
 
  辛一、结前色阴尽相
 
  结束前面色阴穷尽的相状,色阴穷尽是什么相状?
 
  经文: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
 
  我们透过前面的正念真如,慢慢的修三摩提,三摩提指的是首楞严王三昧——大乘的圆顿止观。奢摩他是止,但这个止是安住真如,叫做体真止。
 
  诠注:蕅益大师说:其实大乘的圆顿止观,它这个止其实都是有观的成分在里面,就先观后止,观照真如,然后在我空法空的真如里面,如实的安住,这就叫体真止。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安住的过程当中,色阴尽者,就把色阴的执着……我们过去的内心跟色阴,是紧紧的咬在一起——心有所住,现在把色阴给放掉了。色阴放掉以后是什么相貌呢?从眼根来说,是明暗二相了然不生;从耳根来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外在的相状我们还是清楚分明,但是心中完全不生起一念攀缘执着的心态,对色阴是这样的相貌。
 
  那么色阴一旦把这个……,我们对于内外的四大放掉以后,我们的心会产生什么功德呢?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这个见不是用眼睛见,就是心中的智慧特别的清楚。这时候我们去看诸佛内心的世界,就好像一个很光明的镜子,能够清楚的显现在我们的心中。
 
  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这个地方等于是他的智慧已经增长了,他能够观察我们众生的心,能够入于诸佛的心中,而诸佛的心也能够入于众生的心中,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过去心老是在色阴活动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我们心跟佛的心有距离的、有隔碍的。因为我们被外在的色身所迷惑,我们众生的长相跟佛的长相是不同的,但是色阴的执着破了以后,我们看到佛的心跟我们众生的心,是可以互相的涉入。就内心当中就有这样的智慧的增长,这叫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
 
  这个是结束前面色阴的这一部分。
 
  辛二、正示受阴区宇
 
  经文: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
 
  五阴它一层一层的,就像穿衣服一样,你外面的衣服脱掉了,里面的衣服当然就显现出来了,色阴被破了以后,你受阴的障碍(区宇就是障碍),就现出来了。
 
  当一个人破了色阴的执取,受阴显现以后,到底是一个什么相貌呢?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若有所得,而未能用。一个人内心已经有所得,有所得就是前面说的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就是我们凡夫的心跟佛的心,有少分的相应,我们知道众生的心即是佛心,佛心即是众生心,但是在作用这一部分却不能自在,我们的心在生起种种功德的妙用的时候,我们还不能够完全的解脱六根当中,这种受用的习气的纠缠。
 
  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说一个人睡觉,后来被魇魅鬼控制了,他被控制的时候,他在睡觉的过程当中,他双手双脚都还存在,而且他的六根的功能,他也可以听到外在的声音,眼睛也可以看到外在的形相,他整个六根完全是清楚分明,而没有任何的迷惑颠倒;但是内心因为接触到这种魇魅鬼这种邪法的控制,使令身体不能活动,这就叫做受阴区宇。
 
  就是很清楚了,就是说你虽然知道了佛心即是己心,但是还是不能把心性的功德表现出来。当然他已经知道佛心即是己心,这对他整个菩提心的这种信仰——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有很大的加持作用,对菩萨道菩提心的那份的信心跟愿力增长很多了,但是诸佛的妙用,却还是受到自己感受的影响,而有所障碍。
 
——净界法师 楞严经讲记752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xinwen@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