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生往色界之因——明四禅(二)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4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生往色界之因——明四禅(二)
 
净界法师
 
  无想天: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这地方指的是外道。假设他曾经有外道的思想,所以他能够在先心——福爱天当中,他双厌苦乐。双厌苦乐他就厌离了苦,也厌离三禅的快乐。这时候他怎么用功呢?精研舍心,相续不断。
 
  我们前面讲过,福爱天跟广果天是爱着舍心。他因为舍的关系,他福报广大、所求如愿,所以他对舍心是爱着不舍的,但是如果这个外道他这时候回光返照:这个舍心也是一个障碍。所以他就继续的去呵责这个舍心,而且不断的思惟用功,这时候圆满舍到身心俱灭,就把舍心放弃掉了。放弃掉以后,身心俱灭,对于色身跟内心的执取暂时的消灭,而且是心虑灰凝。心指的是什么呢?当然指的第六意识,不是第七、第八,第六意识的整个思虑,是完全凝然不动。
 
  这个凝然不动,我们解释一下。它这个不动跟大乘的八地不动地是不一样的,大乘的不动是真实的不动,是连种子也破坏掉了,我空智慧把我爱执的种子破坏掉。因为我们凡夫会动,就是有一个自我,才会在那边动来动去。那么他那个不动不是这个意思,他那个不动那个自我意识的种子是在的,他是用禅定的力量,把现行给缚住了——调伏现行,不断种子。古德说:如石压草,如夹冰鱼。如石压草,把石头搬开以后,春风吹又生——心虑灰凝。
 
  他就是专心修无想,把舍心也舍掉了,什么都无想了,寿命有五百劫的时间。这五百劫当中,这以下是佛陀对它的一个说明: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因为他内心当中虽然舍掉了舍心,他安住在无想,无想还是一个有所得嘛,以无想为住,还是有所住,有所住当然就是生灭嘛。以《楞严经》的观念就是说:这个人还是在向外攀缘,还没真实回光返照,还没有真实把心带回家,还是在家外面活动,就是生灭心,因此他就不能成就不生灭的功德。
 
  那么在无想天的五百劫当中,他的内心是什么相貌呢?初半劫灭,后半劫生。他刚开始受生到无想天,前面半劫,他第六意识就慢慢慢慢的消灭掉了,进入无想了,前六识完全不活动。第六意识的活动,一定要有想心所带动,前五识是受,前五识是那种直觉的感受,第六意识是想。想是第六意识的主角,想没有了,第六意识不能活动了。后半劫生:他要死亡的最后的半劫,他的想又出现了,这是无想天。
 
  诠注:我看注解,有很多的注解都提醒我们,说:佛陀是禁止佛弟子往生到无想天去。这当中有二个理由:第一个它产生的后患,让一个人愚痴。你看那周利槃陀伽他为什么那么笨呢?他就是曾经到过无想天。因为你那个第六意识完全不动,他这个人第六意识变迟钝。你看他诵那个四句偈——百日不能成诵,一百天背不起来,他第六意识长时间不动,就迟钝。它第二个的过失,因为他从无想天出来以后,往往会毁谤三宝。他说这世间上没有真实的涅槃,因为他入了无想以后,他就认为这是涅槃了。后半劫生起想的时候,他很可能会毁谤三宝,而堕入地狱。这个地方是佛陀警告我们佛弟子,你哪一天可以去,无想天你绝对不能去,因为过失太重,一个人变成愚痴,第二个产生邪见。
 
  苦乐不动: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以上四种的殊胜之流,在世间上一切的苦乐之境,都不能干扰了。我们讲到四禅的特点是舍心——舍念清净地。四禅就是专门修舍心,从初舍到最后究竟舍,从舍心当中而成就无量的福德。所以他内心当中,已经不再为苦乐感所扰动,虽然不是真实真如相应的三昧,但是在一念有所得的舍心当中,他也功用非常的纯熟,这叫四禅。
 
  四禅这个天是很特别的,包括凡夫、包括外道、包括圣人,都住在四禅。这个事在三界当中很特别,因为很少说凡夫跟圣人会住在一起,因为他业不同。为什么会把凡夫、圣人跟外道都住在四禅呢?有一个重要理由,因为这三种人同修舍心。就着众同分来说,共业所感,所以同生此天。当然这个舍心就有不同了,一种只是禅定的舍心,一种是我空、法空智慧相应的舍心,这地方就有本质上的不同。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舍心,他们都愿意弃舍世间的快乐,好乐身心的寂静,就着共同的心情来说,他们同生四禅。
 
  在智者大师的《法界次第初门》当中讲到,四禅有四支的功德,第一个:不苦不乐。他内心当中永远保持不苦不乐,这种平和的心情;第二个:舍——离乐不悔。离开了前面三禅寂静的妙乐,他永远不后悔;第三个:念,正念分明,不动照了。他内心当中一方面寂静不动,一方面他明了性特别的强;第四个:一心。
 
  四禅的特点就是不动,有人把叫做不动地——不动的定。因为初禅他的禅定是为觉观所动,二禅为喜心所动,三禅为乐受所动,四禅是完全不动。一般要成就圣道,最好的禅定是入了四禅,从舍心当中修我空观、法空观,而断惑证真。所以他们在经论上说:四禅是值得赞叹的,因为它是圣道一个最殊胜的因缘。
 
——净界法师 楞严经讲记717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xinwen@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