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三渐次之除助因——断除五辛(一)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9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三渐次之除助因——断除五辛(一)
 
净界法师
 
  辛二、正明
 
  正式说明三渐次的内涵,前面是简单的标列,这地方是正明。
 
  (分三:壬一、除助因。壬二、刳正性。壬三、违现业。)
 
  壬一、除助因
 
  除就是去除。什么叫助因呢?就是造作我们生死罪业的一个助缘。它本身是不能造罪,但是它会引生我们造罪,它是一个造罪的助缘,叫助因,这一部分我们要去除。
 
  征起:
 
  云何助因?
 
  什么是我们造作罪业的一个助因呢?
 
  答释
 
  断除五辛
 
  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说明了为什么要除助因,讲出它的理由。
 
  在整个三界的十二类生当中,每一个众生的特色,是不能够独立自在的生活,没有一个例外,在三界的众生,他都必须要依止饮食而住。
 
  一切众生皆依食住这个观念,是佛陀出世以后提出来的,他提出的因缘是当初有一种自饿外道,外道他就是修苦行,吃得很少,佛陀就呵责说:其实一切众生都必须要饮食,才能够相续。外道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每一个人都知道,还需要你说吗?佛陀反问外道:那你知道饮食有几种吗?外道就不清楚了。佛陀就正式说明了一切众生有四种的饮食,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段食:段这个字是变坏的意思,蕅益大师说以变坏为相。也就是说,这个饮食它吃到我们身体当中,它必须要经过一个转变,它必须要被咬坏——转变,才能滋养我们的色身,就是经过一种消化的过程。那么这段食主要的是欲界的畜生跟人道,以这个段食。
 
  触食:触就是触境。比方说鬼神他要去接触饮食,吸取它的一种精气,把它的气吸走,鬼神就能够滋养他的色身。所以你看我们供过鬼神的东西很容易腐败,因为它的精气被吸走了,当然我们看不出来。所以鬼神是触食,以接触食物吸取它的精气来滋养他的色身。
 
  思食:思,蕅益大师讲他以希望为相。我们一个人心中经常往光明面去想。你看乐观的人他的身体特别健康,他除了我们的饮食以外,他多了一个思食,这个食就是有滋养色身的意思。你一天到晚悲观,你就缺乏思食,你经常思惟负面的。
 
  比方说我们上次讲过在饥荒的时代,小孩看到挂在天花板上的沙,她把它当做是米,她心中对它存有希望,她能够七天当中不会死亡;又比方说曹操带兵,他到的那个地方找不到井水,曹操说没关系,在不远的地方有梅子林,那梅子又大又酸,大家开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的口渴的力量就降低很多。那事实上梅子没有现前啊!是希望的,他以希望来滋养他的色身。
 
  思食主要的对象是色界天人,色界的天人他入了禅定以后,他以三昧乐这种禅悦为食,这种是思食。
 
  识食:识执持为相。比方说地狱的众生,无色界的众生,他们都是也没有段食、也没有触食、也没有思食,主要靠第八识,识就是第八识。只要第八识没有离开色身,这个色身就不会败坏,第八识来执持色身,使令生命相续。
 
  所以佛陀说:一切众生都必须要依止四种食而住。这一段佛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生命的变化跟饮食是有关系的,你吃什么东西跟你的身心世界有关系,它下面有说明: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所以我们的生命,你吃到一个有营养的就滋养色身,你的生命就相续;你吃到有毒害的东西,你生命就会断绝。
 
  从这个道理当中就知道,你今天要在内心当中成就一种三摩提,一种止观的力量,你就要断除对修习止观有障碍的五种辛菜,这五种辛菜诸位在菩萨戒也学过了:第一个大蒜;二、葱;三、韭;四、薤(小蒜);五、兴渠(这个只有印度才有)。
 
  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内心的变化跟你的饮食是有关系的,从一个身安道隆的角度,你一定要断除五种辛菜,因为你吃五种辛菜你会产生一种躁动,下面会说明理由。
 
——净界法师 楞严经讲记614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news@fjdh.cn | 联系我们 QQ:437786417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