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外在的世界是从你内心世界表现出来!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7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外在的世界是从你内心世界表现出来!
 
净界法师
 
  壬二、总结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以上就是众生十二类惑业苦的相状。
 
  这种相状是从什么地方来?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烦恼业力而循业发现。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一念妄动,当然这个动也是各式各样,你接触六尘,你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卵因想生、胎因情有……各式各样的想法,就有各式各样的烦恼,造各式各样的业,最后各式各样的结果出来,就是个人的一念随缘不变当中而循业发现的。
 
  这地方的经文主要讲的就是六尘,从六尘当中可以判断它的因、判断它的果。不过这地方是针对个人,如果从历史上来看,众生的共业也是有这个道理的。
 
  比方说我们中国二大圣贤——孔夫子跟孟子,你看孔子跟孟子他们的主张,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的标准认为那时候是礼崩乐坏了。礼崩乐坏原因在哪里呢?孔孟学说的思想是认为,不在制度的问题,而是人类失掉仁爱之心。做父亲的不爱儿子,做儿子的也不爱父亲;做君王的不爱臣子,臣子也不爱君王,所以弄到最后彼此互相的斗争,所以这世间上礼崩乐坏。
 
  所以,孔孟之道主要的思想就是提出一个仁者爱人,他说你做父亲的去爱子女,子女也爱父亲,彼此间互相的仁爱,这世间上才能够祥和,大家才能够安乐。所以你看孔孟之道,他们二个思想都是提倡仁爱,但是他们二个在表达仁爱的态度不一样,你看那个六尘就不一样。
 
  孔夫子在表达仁爱是含蓄的,诸位你读读《论语》你就知道。孔夫子在周游列国,在实践理想,在游说诸国的时候,他的色声香味触法散发出来的是温和谦让。你看孔夫子在跟诸侯讲话的时候,都是拐弯抹角,点到为止,让君主自己去心神领会,你要领会不出来那也就算了,他就自己离开,他的态度是温和的、谦让的。
 
  但是你看孟子的态度就完全不同,孟子在表达仁爱的时候,是刚直张扬的,他是直接了当的指出君王的错误。
 
  所以你看,我们读《论语》——如沐春风,可以感受到孔夫子的温和谦让;读《孟子》——如闻战鼓,孟子讲话他是直接了当的,他不跟你啰唆。
 
  为什么这二个人会生长在不同的时代?当然是众生的共业。孔夫子是生长在春秋,孟子生长在战国,时势造英雄嘛,众生的共业,招感不同的善知识。
 
  春秋当然也有战争,但是诸位看看春秋的战争,大部分都是为了仁义而战、为了维持正义而战。不管他怎么样,他还是要去拿一个正义来当他的名称,所以他打到胜负出现以后,好,我打败你了,对方投降了就好了,就不再打下去了。打仗之前,彼此间还要沟通一下,派个使者,看看有没有缓冲的余地,真的不行了,就打一战,打到胜负出来就停止了,所以春秋打仗是点到为止的。
 
  到了战国那完全不同,春秋是为了正义而战,历史学家的批判是这样,战国是为了夺城而战,是为了夺取对方的城池而战。夺一个城池以后,几乎是把这个城池里面的人,杀到几乎一个不存。所以战国时代的战争一打下去,几个月可以说是血流漂杵。所以你看众生的共业,他那个时候的人温和,招感的善知识就比较温和;你看战国时代,同样是善知识,但是他出现是一个孟子的相貌。
 
  所以你看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它的确有它的因缘果报。你看看我们台湾的佛教界,现在也开始产生变化了,各大道场的老一代慢慢慢慢往生了,取而代之的都是第二代。诸位你要慢慢观察,第二代跟第一代的作风完全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表现出来的色、声、香、味、触完全不一样,乃至心中的想法,法尘也不一样。这个表示什么,诸位知道吗?你学《楞严经》你就知道,就是佛教界这些众生的共业在改变,共业改变了,善知识就改变,跟老一代的作风完全不同,六尘开始在大变化。
 
  这地方就说明什么意思?外在的世界是从你内心世界表现出来!《楞严经》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它会告诉你——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现在一直不能解决问题,就是我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这个人会自杀?为什么这个世间会这么多犯罪事情?我们永远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所有的事情是你的内心一念妄动,你有这个烦恼业力,它就循业发现。我们所有的事情,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在的世界变现出来的,《楞严经》就是告诉你这个观念。你一个修行者,你还不知道你是怎么回事,痛苦从什么地方来,你就很难改变你自己。你说你治病,你都不知道你的病根在哪里,你怎么治呢?
 
  所以这个地方就讲到十二类生,就是从我们内心的烦恼业力,而各自的循业发现。这地方讲到众生的迷真起妄所产生十二类的颠倒相貌。
 
——净界法师 楞严经讲记610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news@fjdh.cn | 联系我们 QQ:437786417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