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什么是修学的处所?什么是断烦恼的次第?(一)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0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什么是修学的处所?什么是断烦恼的次第?(一)
 
净界法师
 
  辛二、明结解无二决通次义
 
  结指的是众生一念的迷情,所产生的种种障碍。解是表示诸佛因为清净的观照所产生的解脱。为什么讲无二呢?不管是众生的障碍跟诸佛的解脱,都是同居于六根当中,障碍也是从六根所发起的,而解脱也是从六根所生起的,所以说,依照这种道理,佛陀来会通来决断第二决定之义。从结解无二的道理,来决断会通这个第二决定义,这科的大意是如此。
 
  (分二:壬一:正明结解无二。壬二、兼显六解一亡)
 
  壬一:正明结解无二  (分二:癸一、疑请。癸二、开示)
 
  癸一、疑请  阿难尊者他心中产生疑问而请示佛陀
 
  别求诘元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阿难尊者他白告佛陀说:世尊!你老人家前面已经详细的宣说,第二义决定的道理,也就是所谓的众生无始劫来,有很多很多发业润生的烦恼,而这个烦恼是由六根所造作的,而众生的果报也是由六根来领纳。
 
  这第二义门已经道出一个我们生命当中,不管是因地的造作,不管是果报的领纳,六根都扮演重要角色。
 
  现今我在观察世间上一切的众生,假设要解除六根之结,如果它不能够了解这个成就结的根源,六根结的障碍是怎么生起的,它的缘由在哪里,我相信这个人是终究不能去解除六根之结。
 
  这段是什么意思?
 
  古德的批注上说:从阿难尊者的一段这样的宣说可以知道,阿难尊者他认为我们的障碍是在六根生起的,那么在求解脱的时候,应该离开了六根有另外一个地方是解脱的地方。也就是说,他认为六根是障碍的,而解脱应该是离开六根,另外有一个地方是解脱的。把障碍跟解脱分成二段,这叫别求诘元,阿难尊者这一段经文有这一点意思。他讲完这个意思以后,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
 
  引人合喻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
 
  世尊!我及楞严法会当中的凡夫还有有学声闻(四果以下,初果以上的圣人),我们目前修学的情况也是这个道理。怎么说?从无始劫以来,我们明了的心虽然熏修很多的戒定慧,但是也跟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就是我们最初的一念不觉,产生妄动的那个攀缘心,我们叫俱生无明,俱生无明跟我们明了的心可以说俱灭俱生,剎那生剎那灭。
 
  俱灭俱生这个地方指的是什么呢?这一段指的是阿赖耶识,就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阿赖耶识。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破无明证法身之前,我们受着我们心中阿赖耶识这个有漏种子的引导。比方说,我们打坐的时候内心正念分明,但是我们还是一个凡夫,因为你阿赖耶识的种子还在,它随时会表现出来,它这个烦恼是在睡眠状态。所以它有时候是休息,叫做灭,有时候烦恼起来活动叫生,阿赖耶识的烦恼的相貌是俱灭俱生。所以说,虽得如是多闻善根,虽然我过去生有成就种种熏习佛法的善根,对佛法有这么一点信心,名为出家,在名称上已经是出家了,但是在内心状态犹隔日疟。有一种疟疾它的病毒是特别的坚固,你很难断除它的,你吃药只能够一天有效,一天没有效,今天发作隔天就好,明天又好隔天又发作。这病毒的根源没有彻底的拔除,惟愿大慈悲的佛陀,哀愍我们这些沦溺于三界众生,因为这些初果、二果、三果这些有学圣人都还没有完全解脱轮回,所以也都是沦溺于三界的众生。在今日身心当中,应该怎么去观察,我们身心世界这个结,这个障碍是从什么地方而来,而解脱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解脱?乃至于能够使令未来末法苦难众生,能够得此圆顿的法门,能够免离三界轮回之苦,而不再沦落于三有之中。
 
  阿难尊者以隔日疟来比喻我们烦恼是有时活动,有时是不活动,六根当中有时候有烦恼,有时候没有烦恼,你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应该怎么办?
 
  阿难尊者把他修行的苦恼提出来。
 
  请佛开示
 
  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阿难尊者做了前面的宣说跟譬喻以后,把他修行的盲点提出来,有时候很相应,有时候不相应。这时候内心普遍跟法会大众,都以五体投地之礼,流下悲痛的眼泪,抬头仰望佛陀,心中充满了至诚之心,来期待佛陀做无上的开示。
 
  这一段阿难尊者的疑请,我们从古德的批注把它汇归成二点:
 
  阿难尊者到底在修行当中产生什么盲点呢?第一、阿难尊者他承认他是有善根,我多生多劫有善根,也出家了,有充分修学的环境,但是我不知道我戒定慧的强大功德力,要怎么对治烦恼,到底烦恼的处所在哪里?
 
  说:我承认有烦恼,但是六根、六尘、六识,到底我从什么地方下手去对治烦恼最有利?
 
  第一、他提出了修行的处所在哪里。第二、他修学的次第是怎么样,我找到了处所,我应该先对治什么,再对治什么,然后再怎么做,它的前后的次第是什么?
 
  阿难尊者等于提出了二点,第一个讲到修学的处所,第二个讲到修学的次第。可以说这一大科,佛陀就在回答这二个问题,什么是修学的处所?什么是断烦恼的次第?
 
——净界法师 楞严经讲记414
 

欢迎投稿:news@fjdh.cn | 联系我们 QQ:437786417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