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抱怨是为活性的心设置障碍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06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们常有抱怨,抱怨使我们将遇到的情境简单地定性,从而使我们内心的观察与理解———就是我们对那个情景、对象的深入观察与理解———停步,停下来了,因为你已经给它定性了嘛!心态因此而封闭并失去活性。

 

  什么叫活性呢?在禅宗里,它是要我们用心直接去认识事物的原态,而不是利用符号,不利用概念系统,不利用、不陷入价值判断。所有的概念弦、价值判断、符号的运作,这一部分工作,恰恰是我们所说的文化。

 

  凡是用符号系统所发生的心灵的运作,在佛学里讲,就是我们这个意识的活动;简单一点感性地说,就是我们大脑的分别、判断、思维、逻辑运作,它是以符号为工具开展的。这一点现代心理学也得到跟我们一样的结论,凡人类所有的思维和意识活动,它是与符号对应的,就是以“名言”——佛学里叫“名相”,也就是名字、名词、概念这些为工具来运作的。

 

  当我们心灵的这一层面的运作开展的时候,从世俗的价值体系出发来判断,我们说这个人很聪明、很有文化,但是你仔细观察呢,这一部分的活跃,恰恰遮挡住了我们心性的智慧与光明。在人的认识能力中,我们今天的文明和教育,特别重视以符号、概念、逻辑发展及运作为基础的那一部分,而比较忽略以心性的直觉注视事物原态的那种动力(超越概念、逻辑、符号)——我们给它安个名字,就叫直觉的智慧吧。

 

  这两种认识能力,它存在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我们借用道教的太极来描述:太极图不是一个阴阳鱼吗,我们借用这个符号——这也是个符号,仍然避免不了符号——来描述我们心性的直觉智慧和意识活动的关系。它们的关系是什么呢?当意识活动很活跃的时候,直接的认识能力就变弱了,太极图那两个鱼不是相反的吗,左边这一部分大的时候,右边那一部分不就小了吗?

 

  如果人类的分别意识这一部分活动变得弱了——严格地说变得有序化了,那么人的心性的自觉认识能力呢,就趋于活跃。我相信在我们诸位身上,在我们的水平上,是存在这样一个规律的。

 

  当然如果你最终认识了心性的本来面目,你可以反过来利用符号和逻辑著书立说,建立各种各样的架构,建立各种知识符号逻辑的框架,来帮助你去说明问题。那是“主人”,那是人心的“主”;意识活动是“客”,符号逻辑、概念系统是“客”,是工具,它们被支配。

 

  但是当你还没有做得自己心性主人的时候,我们的直觉认识能力还没有开发的时候,我们是客,那些符号、逻辑、判断做了我们的主人,抓住了我们的鼻子。就是这样。所以我们抱怨、怨恨的时候,我们的心已经是做了奴隶了,我们的心被各种判断、各种价值体系、概念、符号抓住了。

 

  在中国,如果一个人办喜事,有个朋友穿一身黑色的衣服去参加婚礼,你们说他会是什么感觉?他会很不高兴,对吧?你看,我们的心就是被诸如此类的判断牵制住了,没有自在。当然这里不是说自在的人就可以去穿黑色的衣服、不遵守游戏规则。这里面有一个否定再否定的过程。

 

  但是我们现在的状态呢,我们的心是不自在的,被各种判断所牵制,而抱怨恰恰是我们内心对事物做简单的判断取舍之后的情绪上的表现。这种表现的本身,会障碍我们心性直觉的智慧,使我们内心的观察、理解在事物面前停下来。我们仅仅满足于用概念和判断所获得的那个结论,我们停滞在那里,不再做进一步的努力,去接触事物本身。

 

  比如说,你有一个新朋友——假如是我吧,你通常会先向人打听说:哎,这个人怎么样?那么认识明海的某个人可能就会说:嗨,这个人啊,是个书呆子!于是你就把“书呆子”三个字抓住了:哎呀,知道了,明海是个书呆子!你就不会再进一步地直接去了解他。对人、对事物都是这样。

 

  比如我请你喝茶,你还没有喝,如果你先问我那茶怎么样,我说:很好,好茶。那么你心里可能就“够了,好茶”,你忘记了自己去品。我们心里的这种运作,会以这些简单的判断为满足,而停止了去接触事物本身。

 

  在直接地、零距离地接触事物的原态之前,心一定不能有任何的先入为主,不能有任何的成见,不能有任何的芥蒂。对那个事物不要有先入为主的判断,这种状态的心我们姑且称之为空的心。空的心就是开放的心,就是不要把你的心封闭,空的心也是充满活性的心,准备着接受任何事实,准备着去感受。

 

  我们有时候把我们的感觉系统关闭,各种概念和符号也会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官关闭起来,这样我们认识的事物就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怎么样让我们的心处于空的状态,保持活性,让那直觉的认识能力生发出来,这就是禅。你们以为禅有什么神秘吗?没有,就是这些。

 

  如果你努力从不发怨言这一点去试一试,在生活中、在家庭里、在企业中,你应该会感觉到世界更开阔了,人和事物更鲜活了,同时,你的心更空旷了。有了抱怨,我们不会在行为上有积极的改进和调整,刚才我讲的在心性上造成的误区、死角,就会引发一系列被动的消极反应。

 

  实际上我们的人生呢,就是由这一系列的反应构成的。在各种价值观、各种习性的支配下,做出了一系列的反应,并且承受因为那反应反馈过来的信息和结果,佛教里称之为“报”。那么,一系列的价值观、出发点,一系列的习性,就是我们心性的障碍——“惑”、迷惑;一系列的反应就是“业”——造作;然后感受由那造作带来的反馈,感受到的反馈,那叫“果”,就是因果的果。当然,如果从一系列的果带给我们生命的压迫和局限、钳制和缠缚来说呢,这个果是苦的,苦就是不自在。

 

  这是修行的一个要领——无怨言,无怨心。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的心量会变大,你的人会变得有弹性,你的心会变得慈悲——慈悲正是从忍耐中、从接受苦的现实培养出来的。(文:明海大和尚)

 

禅•觉微信号IDfjdhchan

 

禅里禅外、觉悟人生。每日一杯沁心茗茶。

 

——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关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