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若人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7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若人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净界法师
 
  癸二、正示审详
 
  前面是一个总说,这以下就正当的指示,应该怎么样去详细的审查烦恼的根本跟烦恼的活动处所。
 
  (分二:子一、立喻。子二、示法)
 
  子一、立喻
 
  正  明
 
  阿难!如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
 
  佛陀讲出一个世间上容易了解的譬喻说:解结之人。
 
  阿难!有一个人在绳子上打一个结,要其他的人把这个结解开来。不见所结,如果这个解结之人,根本不知道这绳子的结到底结在哪里,他又怎么能够把这绳子的结解开来呢?他连结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解开呢?
 
  翻  显
 
  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人听说过虚空被汝隳裂,虚空被谁破坏。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虚空是无形无相的。既然虚空是没有形相的,那又怎么能够成就结,又怎么能去解开呢?连结都没有怎么解开呢?
 
  这个意思到底要讲什么,为什么把虚空讲进来?
 
  我们前面安住在不生灭的本性,不生灭的本性你不用修,因为虚空没有结。你安住在不生灭的本性,你到底是对治谁?你不是对治你的心性,因为你的心性没有必要对治。这时候你看看你外面的那些,开始向外去看你的六根产生了种种的结。
 
  后面佛陀会讲,我们每一个根都有六种结,动静根尘空灭,这到后面会说明。
 
  也就是说其实心性是没有结,但结是在你的六根当中,你要去对治的是六根。所以安住心性,但是你真正的战场是在六根,你对治的烦恼是在六根。安住的地方是安住,安住归安住,就像我们今天,我们住在这个家,但是我们工作有工作的环境,你要注意你的工作环境,但是你也要住在你的家,家归家,工作室归工作室。这个地方也讲到,安住归安住,对治的处所归对治的处所,理事要分清楚,理上是安住性,在事上在六根对治。
 
  子二、示法
 
  前面是譬喻,这以下详细的指示,他所修的法门。
 
  (分二:丑一、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丑二、正劝详择降伏合知解喻)
 
  丑一、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
 
  先详细的指示,众生的颠倒处所(烦恼的处所)来合前面绳子结的譬喻。
 
  (分二:寅一、总示结根。寅二、别示结相)
 
  寅一、总示结根  先拢总的解释六根的结,结到底在哪里。
 
  标举处所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
 
  到底这绳子的结是结在哪里呢?烦恼到底在哪里活动的呢?
 
  佛陀就直接讲出来了:就在我们的身心世界当中,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门头当中。
 
  所以,云何应住?住在心性。云何降伏其心?就在六根中降伏。这个观念要很清楚。
 
  出其过患
 
  六为贼媒,自劫家宝。
 
  为什么这样讲呢?六为贼媒,自劫家宝。六根是一个贼的媒介。
 
  什么叫媒介呢?
 
  这一段古人说:六尘是外贼,色声香味触法,一天到晚诱惑我们干扰我们,这个叫外贼。我们的六识是内贼,产生很多的虚妄分别。那么六根刚好居在中间,刚好是内贼跟外贼的一个媒介,内贼通于外贼,你要是没有六根做中间的话,没有六根的媒介,它们二个不会在一起的。所以本经在讲二十五圆通,它特别重视六根门头,因为它刚好居在中间。外面是六尘,里面是六识,六根刚好是在中间,所有的烦恼都在六根里面活动,所以把六根控制好了,内外全部安定,所以它是贼的一个媒介。
 
  它的功能是什么呢?
 
  自劫家宝。因为六根的作用,破坏心性当中的本具功德,不能显现。
 
  显为结处
 
  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由此六根门头的念念虚妄分别,产生发业润生二种无明,使令我们众生世界,众生世界指的是正报。有情众生的六根当中产生了缠缚。缠缚就是前面说的发业烦恼跟润生烦恼。我们六根当中开始被二种烦恼所系缚,而对外在的器世间,器世间指的是六尘。外在的六尘就不能超越了,因为从今以后,眼根就不能超越色尘,耳根不能超越声尘,乃至意根不能超越法尘。
 
  蕅益大师讲出一句话来形容六根:六根,迷之者为六贼,悟之者为良民。
 
  你说:那我从现在开始眼睛都不看了,耳朵也不听了,那你也完了!不是这个意思。你该看还是要看,该听还是要听,但是你就是观照力要现前,不是叫你不要看。你说从今以后,你就买二个耳塞,把耳朵塞起来。那你不是在修《楞严经》,你是在入无想。这个地方的意思在旋,转外境,不要被它所转,观照力现前。
 
  在这个地方古德讲一句话说:若人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重点不是外境,重点也不是你内在的六识,重点是你那中间的六根,你在六根当中观照力要现前。它这个地方无心于外境,就是说无心道人。你看那交光法师在讲《楞严经》,他讲一句话不错,他说:舍识用根。这句话很重要,不要用你的想像,用你六根的知就好。所以我们遇到事情,知道但是不要想像,知道就好,但是不要想像,就像镜子一样,知道,但它走的时候心中没有留下痕迹,舍识用根。
 
  经典上有说:供养十方诸佛,你比不上供养一个无心道人。这个地方是说:十方诸佛还是一个外在的尘相,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你内心当中能够生起一种无心的观照,这才是真实的功德。这句话有点鼓励大家要回光返照的意思。
 
  回光返照,到底是照什么呢?就在六根当中回光返照。(修行的处所)
 
——净界法师 楞严经讲记 381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news@fjdh.cn | 联系我们 QQ:437786417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