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一个人觉悟以后,你就永远不会颠倒!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31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个人觉悟以后,你就永远不会颠倒!
 
净界法师
 
  第56卷 讲义117面
 
  辛二、劝真修有益
 
  前面一大科,佛陀讲到我们一念心性,非因缘非自然,即因缘即自然,所谓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以后,佛陀讲到应该要真实的去观照,这个道理是让你观照的,不是只是了解而已,你要观照才有力量。
 
  为什么观照才会产生功德呢?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
 
  举例显德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
 
  为什么要观照才有真实效果呢?这以下讲出它的例子:
 
  比方说,摩登伽女这个女众过去生是曾经做一个淫女,所以她本来多生多劫所熏习的烦恼的心是非常的粗重。回到精舍以后,佛陀以《楞严神咒》的力量,来消灭她的烦恼的现行。
 
  蕅益大师说:咒力能够破除邪师,因为它有正气,而且她听闻佛法如理思惟以后,生起微密的回光返照,而断除爱欲的种子。所以在整个佛法当中,已经成就一个性比丘尼,性就是法性相应,或者说是圣道相应的比丘尼。也就是说她整个戒体是一种道共戒,因为成就圣道而成就戒体,我们又称为破结使的比丘尼。她本身没有真正出家,她只是因为道共戒,所以叫性比丘尼,她能够入能僧宝之数,但是不是真实的出家众。跟佛陀的儿子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她们都能够在法会当中,同样的回光返照,而觉悟到过去生的生死因缘,所谓多生多劫的轮回之因,都是一念的贪爱当作痛苦的根本,也就是一念的攀缘心,才造成这么多痛苦,本来是无一物,何必去惹尘埃?就是一念的攀缘才有这些问题。
 
  结示劝修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云何自欺,尚留观听?
 
  佛陀就劝勉阿难尊者说:如果你能够依止现前一念性的微密止观,来修学无漏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正念真如,一种回光返照不随分别,那你将来的功德就能够出离烦恼,甚至于能蒙佛授记,成就初地以上的功德。为什么还自我欺蒙,尚且停留在观听当中呢?
 
  观听指的是六根门头当中,这种见闻嗅尝觉知,这种向外的攀缘。
 
  本经很强调一念熏修,蕅益大师也强调,一念熏修的可贵,来自于真能破妄。
 
  我们举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什么叫真能破妄,什么叫回光返照,一念熏修?比方说央掘摩罗尊者,他证得阿罗汉果以后,他老人家去外面托钵,托钵的时候,他到一个长者的家庭,长者很恭敬的把饭菜供养央掘摩罗尊者。但是这个长老就跟尊者说:我们家的媳妇今天生小孩,但是后来难产,这个小孩生不出来,现在非常危急,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一个安胎的法门,怎么样把这个胎儿顺利生出来呢?
 
  央掘摩罗尊者说:我从佛陀学佛以来,没有学到这个法门。这个情况很紧张,就用神通赶快跑回精舍,请问佛陀说:佛陀啊!有一个长者他媳妇生小孩难产,应该怎么办?
 
  佛陀说:你赶快回去告诉他,要他忆念:我从受戒以来,我都是护持不杀生戒的,叫他忆念这件事情。这时候央掘摩罗尊者就秉持佛陀的教法,就回去告诉他。这个女众正在危险的时候,他就忆念,他自从受戒以来,都是很认真的来护持不杀生戒,结果生起一念的慈悲心,小孩就顺利生出来。
 
  我们心中本来是有很多黑暗没错的,烦恼会障碍我们的光明,罪业也会障碍我们的光明。但是黑暗最怕的是光明,灯光一亮的时候障碍就破掉。当然这个地方就是你要忆念,就是你的心要产生一种观照,随着那个东西去观照,你只要生起一种观照,它就会产生功德。
 
  西藏的上师曾经讲过一句话说:即便我们放纵烦恼一千次,但是也敌不过一次的观照。说:我过去一直放纵它,又放纵它,放纵一千次,但是只要你有一次的回光返照,你就可以消灭它。我跟烦恼打仗,我输你一千次都没关系,我只要一次成功,我就永远战胜它。为什么?因为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因为烦恼是不真实的,它只就是一念迷情所显现一念的假相。所以一个人觉悟以后,你就永远不会颠倒。
 
  所以佛陀一再强调一念熏修,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它是一种真实的力量,妄想在心中虽然缠缚了多生多劫,毕竟它是虚妄的。比方说,千年暗室,一灯即明,这个房间有一千年的黑暗,但是你只要一刹那的时间就可以让它光明。这个地方,佛陀强调因为你的熏修是真实的,烦恼是虚妄的,所以就有出缠、授记种种的功德。这个地方是劝勉我们实际的去修学的功德。
 
——净界法师 楞严经讲记 363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news@fjdh.cn | 联系我们 QQ:437786417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