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快乐的秘诀:不要总以为自己知道的是对的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4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道一句


  “我们有时候会对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产生怀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或者觉得自己一定什么都行。其实,我们是否真的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能影响多少事情?都不知道。在人际关系上尤其如此。我们认为的如此,其实未必是真的。

 

 

文:善果

快乐的秘诀之一,就是不要总以为自己知道的是对的。

这是一个排除不良心态的秘诀。很多人以为自己看到的、理解的是最真实的状况,然后就妄加评论。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觉得别人话太多,很唠叨,听起来不顺耳,这是因为说话人的语言背后带着烦恼,在传播垃圾,所以让人听了很不舒服。如果我们每个人去除贪嗔痴的干扰,以不打妄想、非常清净的心讲话,那么所讲的每一句话,都会是周围的人喜欢听的。

我们有时候会对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产生怀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或者觉得自己一定什么都行。其实,我们是否真的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能影响多少事情?都不知道。在人际关系上尤其如此。我们认为的如此,其实未必是真的。

我们以为获得了快乐,这是否真的是快乐呢?同样,当遇到痛苦和烦恼的时候,我们应该反省,不要把不良的状况归罪于别人。抱怨、憎恨是我们生活工作中最伤害人的。如果语言不好听,就会刺伤别人。有时觉得自己讲得很有道理,其实别人觉得一点道理都没有。有时指责别人,是否指责到点子上?如果指责到点子上,那么你的指责只会带来好处,没有任何副作用;如果指责是为了满足自己嗔恨的心理,对事实并没有改善,或者只是改善了一点点,人家敢怒不敢言,那我们跟他人的关系就会被破坏,我们的快乐就会被破坏。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一点,要对自己内心生起的念头有深入的观察:我的目的是什么?我讲这句话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还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去认识自己的快乐?我们的不快乐其实是情绪。一个人若能把情绪调节好,快乐自然占了一大半了。所以我们要认识自己,对自己生起的每一个念头、情绪都要去观察。

学习佛法的道路上,除了自信信佛和皈依三宝这两点以外,第三点要做的就是忏悔。就是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也不要相信自己的妄想,特别是不要绝对相信。如果我们的判断带来了痛苦,最好就完全不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其实本来是不需要忏悔的,只需要看好前面的方向,往前走就行了。关键是我们不看路,喜欢看路旁边的花草和其他的事情,因此就停在那里,不再往前走,甚至改变方向了。这时候要提醒自己,不能迷失前面这条道路,不能在这里停下;我们的内心要开始忏悔:我的目标不在这里。

人生路上常常会因为贪图小便宜而铸就大错,也常常会因为误会家人而把家庭破坏掉。自己不准确的判断引发了不良的态度,处理方法不当,所以把家人都搞得心慌意乱,没有一个人舒服,所以这才需要忏悔。

经常有人讲笑话说:几个人在一起比赛谁能憋住不讲话,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张三坚持不住就开始讲了;李四就说,你怎么讲话了?他一讲话就发现自己也讲了;剩下最后一位说,你们都讲,就我没讲,结果大家全讲了。

我们在判断自己情绪的时候,也往往会犯这个错误。我们指责别人:“你怎么这样?你怎么不好好修行?”那我们有没有反省自己有没有好好修行?在指责他人的时候,自己是不是处于修行的状态?我们说这人脾气很坏,那我们的脾气是不是就很好?一个人指责别人脾气很坏的时候,当然讲讲是没关系,但如果带着嗔恨的心、讨厌的情绪去指责别人,那他的脾气一定也好不了。

人际关系很微妙,它就像两个齿轮一样:当这边长出来了,那边就要凹进去,这样齿轮才能滚动;当这边长出来,那边也要长出来,就顶在那里,齿轮就滚不动了。

所以我们跟人交往,觉得这个事情怎么这样,心里“咯噔”一下,或者有一点不顺畅了,那一定是两个人没有配合好。有智慧的人一定要学会这种配合,跟别人能配合。我们决定要去做一件事情,障碍总会有的。障碍来了,心里要想到有障碍都是正常的,是来帮助我们的,那事情做起来就能配合、运转。如果一想到这个人是来捣乱了,这个人是来找麻烦了,这人又不帮助我了,那事情就卡在那里做不成了。

跟自己也要配合,我们今天身体不舒服,或者累了想休息一下,那就要告诉自己:我今天休息是对的。不要在休息的时候,还想着这个活没干,那个事情没干,明天又怎么样……这是跟自己不配合。

在我们的内心中,快乐往往是很简单的,我们只要能够配合就能快乐。但是我们很多时候,身与心不配合,跟自己不配合,跟他人也不配合。

有时候我们情绪压抑,闷在心里,就像一块很重的石头压在心里,没有地方融通,顶在那里很难受。如果我们的心像虚空一样,那无论多少石头都不会有障碍。如果我们的心像水一样谦虚、柔软,那无论流到什么地方,都是山不转水转,你不转我转。如果这个人很讲究规矩,我们跟他一起也有规有矩;那个人很不讲规矩,我们跟他一起就不要太计较规矩。我们内心也要像水一样,随圆则圆,随方则方,能够圆融起来。圆融并非是软弱、没有力量,水的力量是最强的。所以要认识到自己的心,痛苦常常是自己跟自己过意不去。

对于一切事物,我们只要认识到真相,就会快乐。所谓的真相是什么?就是别人说我们的时候,要理解他为什么会说,原因在哪里。哪怕他生气了骂我们,他为什么会生气?只要把原因看清楚了,我们一定不会有痛苦。

昨天有个人去见我,她很烦恼,坐着就哭起来了。为什么呢?她见到老公跟一个女孩在外面一起照相,觉得这肯定有问题。到底有没有问题呢?她也不知道,她老公当然说没问题,可她就觉得肯定有。这样的问题在现在社会上很严重。但实际上,我们要有智慧的话,应该只凭自己知道的去讲,不要把不知道的当成知道的去讲。她可以批评老公:“你怎么跟她一起合影,怎么跟她一起去玩?”但不能说:“你跟她有关系。”如果没有关系,就是她乱说,那不是把他们推到一起去了?但往往很多人会这样去做。这种判断事情的方式,常常会伤害别人,尤其是自己首先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们最好是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佛经开篇第一句就是:“如是我闻。”“如是”是“就这样”。我们知道多少,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不知道的就不要随意谴责。

大部分的痛苦都来源于错误的判断。我觉得,小孩子撒谎骗大人也是出于错误的判断,以为如果讲了真话,可能大人会把他赶出去,会受很大的苦,自己会接受不了。其实小孩子无论做错了什么,只要跟父母忏悔认错了,大人没有不原谅的。但小孩子就是要撒谎,他不敢承担。大人有时候也是这样。我们有没有撒过谎啊?撒谎就是不敢承担结果,怕结果来了受不了,其实根本不会。父母亲骂我们打我们,是因为我们撒谎,而不是因为我们承担。我们知道多少说多少,这样就不会导致误会。大家看看,误会带来了多少痛苦?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受影响。

有些人很小的时候挨父母亲打骂,因为父母亲误会了他的意思。我有个师兄就是这样,他小时候很想干活,有一天砍了一条很大的柴禾回来,想让父母亲夸他一句,但他父母亲看见了就跟没看见一样。而他呢,又很想让父母亲知道——小孩子做好事,总想让别人知道的。于是他就挑着柴禾走过来走过去,在父母亲面前走了两趟。结果他父亲来了一句:“这个孩子傻的,你看,柴禾挑过来挑过去,不放在那里。”你说他有多伤心!不过按照这个结果看,好像真有点傻。所以说,人生的误会有多少?有时候我们一片好心,别人以为是另有目的,结果把我们的好心给打击了;自己对待别人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所知道的不一定是真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如是”——我们知道多少才确定多少,这是第三个秘诀。

 

禅•觉微信号IDfjdhchan

 

禅里禅外、觉悟人生。每日一杯沁心茗茶。

 

——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关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