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先求离相再求随缘!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3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先求离相再求随缘!
 
净界法师
 
  丑二、结责滞著名相  结示诃责阿难尊者,他一向以来就停滞执着于佛法的名相,而不能随文观照,所以还是活在妄想当中。佛陀对阿难尊者的诃责。
 
  执著名相
 
  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
 
  阿难尊者你为什么到现在,还是用攀缘心来加以攀缘推测这一念心性,而不加以回光返照,用种种世间的戏论,而没有真实义理的假名假相,什么外道的自然,佛法的因缘来作虚妄分别,不能够产生微密的内心观照,只是向外分别而没有向内观照。
 
  喻明无益
 
  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这种情况就好像一个人以双手来撮摩虚空,一个人分别名相而不观心,就像搓摩虚空,这样子只有增加自己的劳累,徒劳而无功,因为虚空怎能够被你去执捉呢?你怎会捉得到虚空呢!
 
  《首楞严王三昧》它这一念心性,你先找到你本来的面目。那要向哪里去找呢?莫向外求。初学者最怕你产生攀缘心、最怕!
 
  我听说 忏公师父他要派一个人去买东西,你不喜欢去他就叫你去,你很喜欢去他就不让你去。为什么?因为你心动,仁者心动,你一动他就不让你去,这是有道理的。
 
  修行我们常讲要找到定位,譬如说你修行三十年、五十年,修行的定位不是都一样的。其实你每一个阶段的修行内涵不一样,正常人是有一定的规划,没有人一出家就是这样修行,你修行了五十年还是这样修行,那你就不对了,那你应该不是走大乘法,可能你走的是小乘法。
 
  修行它是有三个阶段:第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般对初学者我们比较不谈空性的道理,先讲有,先讲随缘的有相,有相行。思惟业果,造罪招感痛苦的果报,造善招感安乐的果报;皈依三宝,三宝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佛陀的功德是随时存在的。从深信业果皈依三宝当中,来忏除罪障积集资粮,所以刚开始的修行一定是有相行。他这个阶段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没有什么样的含糊笼统,善恶的相状,三宝就是三宝,世间法就是世间法很清楚的,所以这个阶段它是有相行。
 
  第二个阶段是关键、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前面的阶段他的生命基本上没有太大改变,因为你整个生命它的内心当中的我法二执,心中建立一个自我意识是很坚固的,这个阶段叫作积集资粮,叫做跟三宝结缘。一个人真正要产生广大的突破,我们讲脱胎换骨是在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他这时候开始修我空观、法空观来破坏他心中的妄想。
 
  我们心中累积很多的相状,我有很多的看法、我喜欢怎么样、我的个性是怎么样、我习惯性是怎么一个想法,这时候用空观来全部扫掉,扫得一丝不挂,干干净净的,清净本然。
 
  所以你看这个人本来很正常,忽然间什么都搞不清楚状况,他有可能进入第二个阶段。你看禅宗的公案它说:有一个禅师,他在修空观现前的时候,他就走走走,走到海里面去他也不知道,还是人家把他拉回来,因为他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个阶段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他开始在改变自己了,把他以前无始劫来习惯性累积的相状一一的开始消灭,而这时候他的罪业也开始消灭了。这罪业的消灭它是从根本消灭,他开始观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我们在第二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对内心讲话是用否定的。所以你看你的修行是什么阶段,你怎么面对你的自我,你经常是用肯定话,不错啊,你做的不错啊!那你还是第一阶段,肯定的。到否定的时候,我们开始对自己的想法否定,不行,不能这样做!我们用我们的愿力来主导自己,不是用我们的想法,对自己的想法全部加以否定,重新洗牌,这时进入到一种空性的智慧,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第三阶段、经过这一番的洗涤以后,你又开始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那时候是从空出假,但是你的心态不同,青山依旧在,但是这个夕阳跟昨天的夕阳已经不一样了,几度夕阳红,换一个夕阳,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心态不同。所以禅宗为什么一定要说:先大死一番,然后再大活。
 
  我们讲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两句话是同时的,但是它在修学的时候是有次第的,先求离相再求随缘。
 
  净界法师 楞严与净土-----196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佛教佛法新闻交流群:340208684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