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十番显见之五约标指显见性无还(三)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30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十番显见之五约标指显见性无还(三)
 
净界法师
 
  从本经的研究不管是七处的破妄乃至十番显见,一路走来我们可以发觉佛陀对内心世界的描述,是从二方面来说明,一个是在描述我们的攀缘心,一个是在描述我们的常住真心。
 
  常住真心的状态简单的讲就是不迷、不取、不动。首先他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它是一种智慧的观照,我空法空的观照;他不迷的关系他就不取着,他的心很安定。你看老和尚他吃饭跟你吃饭,他睡觉跟你睡觉,就是不一样,他心里很安定,这个人安住在常住真心。
 
  所以本经说一个找到家的人,这个是一切功德安乐的根本,他整个生命稳定下来。
 
  另外一个是攀缘心,攀缘心的特色刚好相反,迷惑、取着、乱动。第一个他迷惑,他妄失了本性,第二个他向外执着,第三个他被外境到处牵引而妄动,这个人很不稳定,这个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本经的重点就是远离妄想,安住真心,但是你要在远离跟安住之前,你要先能够分别先判断,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什么是主人,什么是贼,你一定要先加以判断才能够加以取舍。
 
  这段的经文是因为前面佛陀开显了寂常心性以后,阿难尊者他不敢承当,这时佛陀就讲出一个譬喻说:
 
  譬喻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惟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阿难尊者在听完寂常心性不迷、不取、不动的道理以后呢,他不敢承当。那么佛陀就讲出这个譬喻说:假设有一个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用手指来指出月亮的处所,而这个被指示的人你应该顺着指头去看月亮。假设我把指头指出月亮,而你重复不断的去看我的手指头,而把手指头当作月亮,这个人他不但忘失的月轮也忘失了手指的功能。
 
  譬如我现用手指头指花在这个地方,我的指头只有一个目地,是指出花的处所,你应该顺着我的指头去看到花,而不是一直在我的指头上打转,你的指头是长的是短的。那么你一直在注意这指头的结果呢?你忘失花也忘失了指头。
 
  这比喻什么呢?
 
  佛陀讲到不迷、不取、不动的道理是要你去回光返照你这一念心的,而不是要你在法上一直思惟这是什么东西,好像跟你都没有关系,心外求法,到最后这法的功能就失掉了。因为法的目的去引导你去了解心性藉教观心。假设你不从这个地方顺着法的方向去找到心,只是在法上执着,那么这法的功能就失掉了,这样佛陀说法没有意义,只是当作一种知识,学术研究而已。
 
  净界法师 楞严与净土-----157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佛教佛法新闻交流群:340208684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