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个人的幸福和所有人的幸福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7日
来源:禅•觉微信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个人的幸福和所有人的幸福

  文/圣凯法师

  智慧和慈悲是菩萨两大主要特征。智慧的直觉来自空性的内观,而且与真如合一。空性的解脱论直接聚焦于条件和关系的问题,突出显示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需要,相互之间需要和谐,以及我们生活的有情和无情世界需要和谐。无执作为空的智慧,而慈悲是无执的最高表达。空性是抽象的普遍真理,任何意志都无法预见它,它超越了好与坏、爱与恨、德行与邪恶等的二元性。慈悲是空性在现象世界的直接形式和具体表达,是善良、爱、纯洁的行为。菩萨准备为任何众生、在任何时候作出自己的牺牲,从而解脱所有的众生,并且给予他们真正的幸福。依大乘佛教的慈悲思想,我们可以讨论个人的幸福和所有人的幸福之间的关系。

  在家佛教徒通过对家庭和社会承担义务,从而获得幸福。对于一般人来说,他们承担所有义务的目标是个人的幸福,这是非常有限,而且是非常小的幸福。

  从慈悲思想来说,个体的幸福是基于所有众生的幸福。任何人都喜欢幸福,我们生命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离开所有人的幸福而去追求幸福,幸福便变成没有根本,容易被外在力量所破坏。《华严经》说: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慈悲的生起与修行,是一种心的实践。慈悲的最后完成,是在理解“一即一切”和“一切即一”,破除二元性而自然显现的。所以,真正的慈悲是在空性中发现,体证空性的同时,慈悲超越了世俗谛的情绪和感情。

 

  人类存在于各种关系中,这代表着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是紧密联系着,我们的幸福、我们的生活依靠其它人,我们自然感恩于社会,所以我们发展出无私的精神、相互帮助、报恩的意愿。个人幸福的获得是来自所有人的幸福。

禅•觉微信公众号: fjdhchan 

禅里禅外、觉悟人生。每日一杯沁心茗茶。 

——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关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我是谁
下一篇:人和人不要靠的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