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1课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2日
来源:   作者:生西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1课

 

  《入菩萨行论》共分十品,教诫佛弟子如何修持菩萨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知:要对菩提心的修法产生欢喜心;在学习受了菩萨戒之后,应如何护持菩萨戒。菩萨戒一方面属于戒律的范畴,是规范行为的一种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菩萨戒也包含了菩萨的学处、菩萨的修法。所以,如果能把菩萨戒守持清净,就可以成就佛道。

  菩萨戒已经圆满地含摄了应该遮止之处,比如二十条戒律、十八条戒律、十四根本戒律等,很多菩萨的律仪已经包括其中。摄持善法戒中包括了六度的修法,饶益有情戒中包括了利益众生的方便。从广义的角度讲,菩萨戒已经包括一切菩萨修行方式。我们如何护持菩萨戒?就是守护自己的心,趋入修行的正确轨道。

  第四品宣讲了通过不放逸、小心谨慎的方式守护菩萨戒的方法,第五品宣讲了通过正知正念守护菩萨戒的方法。我们现在学习的是守戒的方便,就是必须守护我们的心,如果把心护持好,就可以护持好戒律。

  现在所学科判的内容是护心的方法,前面的颂词通过比喻说明:如果我们处于乱众中有伤在身,就会非常小心谨慎地守护身上的伤。同样,我们住在恶人群中,要经常刻意地去保护我们的心,不要让它受伤害。今天再进一步举例,说明护心的重要性和护持的方法。

  若惧小疮痛,犹慎护疮伤;

  畏山夹毁者,何不护心伤?

  在生活中,如果有一点小小的伤痛,不管是在手上、身上还是头上,无论在哪个位置,我们都会非常小心谨慎地保护它,因为已经受伤,再不保护好就会造成二次伤害,伤口会加深,疼痛会加剧。我们对于一般的小创痛都这么谨慎地保护,那么“畏山夹毁”的人,为什么不保护心的伤口呢?

  此处通过强烈的对比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护心。颂词前两句刻意说“小创痛”——平时我们对待一点小小的伤口,都会非常小心谨慎地保护,因为我们害怕痛苦。对于小伤如此保护,那么能够引发无比巨大恶趣痛苦的心伤,我们为什么不去防护呢?更加应该防护。颂词第三句“畏山夹毁者”,主要指在热地狱中的众合地狱的众生。《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讲了很多杀生的业报,如果在世时打猎、杀生,或用指甲压死一些小含生等,造了这些业之后,由于因果丝毫不爽,后世会因为这些业的牵引堕落到地狱中,首先被业力牵引到非常炽热的热地狱,感受被铁山夹毁的痛苦。内地夏天非常炎热,我们觉得天气炎热很痛苦。但人间的炎热和地狱中的炎热根本无法相比,地狱炽热的痛苦是非常明显且难忍的。之后,由于自己的业力显现,又被很多的狱卒驱赶到山谷中,两边的山形显现为被自己所杀动物的头像,然后两山慢慢开始靠近,此时自己无处可逃,被两座山夹成肉饼、肉酱,之后两山分开又复活,反反复复地重演这一幕幕惨剧,乃至自己所造的业穷尽为止。在自己的业没有穷尽之前,会一直反复感受极其强烈的痛苦。

  如果我们不学习,就不了解因果报应。佛的智慧可以照见因果缘起,慈悲地宣讲了苦因苦果,宣讲了堕落地狱的原因,让我们反观自己到底有没有造这种业,如果已经造了这种业,现在不忏悔清净,后世很容易堕落到地狱中受苦。当我们听到、看到这种极其严厉的痛苦时,都会心怀畏惧,畏惧自己感受被山夹毁的痛苦,既然我们非常害怕这种痛苦,为什么现在不护持自己的心呢?应该护持自己的心。

  人世间的痛苦有两种:一个是身体的痛苦,一个是心的痛苦。如果身体受了伤,我们会保护它;我们的心受了伤,自己也会非常小心地保护它,刻意地离开伤心地,以免触景生情引发自己心伤。所以,自己也在有意地保护、回避,以免心再度受到伤害。同样道理,众生的心就是一颗受伤的心,为什么这样讲呢?无始以来,我们在轮回中造了很多业,这颗心已经无数次地感受过痛苦,如今我们应该保护它,不要让它再次受到伤害,什么意思呢?此颂比喻所对应的意义是:不要放纵这颗心,如果放纵这颗心,就好象我们在恶人群、在乱众中,不注意保护自己的伤口一样。所以,我们不能放纵我们的心。

  放纵心的方式前面讲过,自己经常散乱、放纵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外境。有些修行有素的人能够调心,无所畏外境。如果是修行没有稳固的人,必须非常小心地护持自己的心,保持正念。如果我们一旦放纵,让这颗心受到伤害,感染到恶劣的行为,因为业果不虚,造恶业的缘故,下一世肯定堕落到恶趣中感受痛苦。

  颂词中只提到众合地狱,其实是以众合地狱为例,实际上包括一切恶趣的痛苦,乃至一切轮回的痛苦。轮回中最能明显展现苦苦的地方就是地狱,因此以地狱为例进行说明。

  我们一一观察:从地狱、饿鬼、旁生、人世间的痛苦到天人、阿修罗的痛苦,乃至整个轮回都是痛苦的自性,是一点都不可靠的地方。那么导致轮回的因是什么?就是轮回的业。以什么样的因造轮回的业呢?主要是放纵自己的心,没有好好地维护、调伏此心,让自己的心造轮回的业。

  学习《入行论》时,要求我们对于其他教言也要详细认知,比如轮回的痛苦。如果我们对轮回痛苦没有很详细地认知,学习这个颂词时,也许只能感受颂词的表层意义,全面的含义就难以去认知。如果我们有了业因果的基础,了知轮回痛苦,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再看这个颂词就知道,整个轮回都是痛苦的。如果我们不仔细观修,会认为所谓的痛苦只是三恶趣,或者人间当中没有吃、没有穿的这种痛苦。实际上我们全面地了知轮回、全面了知痛苦的话,就会发现整个轮回周遍一切痛苦,只是痛苦的方式不一样。有些是通过苦苦的方式展现,有些是通过行苦的方式展现,有些是通过变苦的方式展现,虽然展现的方式不同,但痛苦的本质是一样的。

  我们在修习轮回痛苦时,为什么除了观修三恶趣的痛苦之外,还必须观修三善趣,乃至一切轮回都是痛苦的自性?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只要没有离开轮回,它就是痛苦的自性。了知此理后,我们才真正愿意彻底对轮回灰心,如果对轮回没有灰心,我们就会希望自己能转生在某个地方,依某一种身份感受快乐。但是,如果通过《前行》等论典所讲的教义,对轮回痛苦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观察思维之后,才会对整个轮回失望。这样,我们才会看清轮回的本质,愿意出离,愿意修持解脱道。

  我们了知了整个轮回如是痛苦,而其他很多众生仍不认知,还在轮回中苦苦地挣扎,因此就进一步引生了我们愿众生觉悟、从轮回中得以出离的慈悲心,它就有这样的功效。

  通过“护心伤”这个颂词,可以把思维的范围扩大到整个轮回,如果我们不护持自己的心,调伏自己的心,就会在轮回中不但要无数次地感受众合地狱被大山摧毁的痛苦,而且还要感受饿鬼的痛苦、旁生的痛苦,感受世间种种不如意等一切痛苦。我们将在六道中通过各种方式来感受痛苦。之所以称之为“轮回”,就是源源不断的意思。经过观察之后,就会对整个轮回彻底失望,从而产生从整个轮回解脱的心,而不是从轮回的局部解脱:比如从三恶趣痛苦、从人间的缺衣少食的痛苦中解脱。如果只是发心想转生到天界,转生到富裕的地方,这不是真正的出离心,只是从局部痛苦出离的心,属于三种发心中的下士道发心,与解脱道无关,更何况是大乘道的发心。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就知道了护心的道理,好好调心就可以从整个轮回中出离而获得解脱。以上是护心的方法。

  下面讲如果能这样调心、护持,有什么样的功德?有什么样的利益?

  第三:如是护持之功德。

  行为若如斯,纵住恶人群,

  抑处女人窝,勤律终不退。

  如果我们的行为能像前面所讲的一样保护我们的心,纵然住于恶人当中,或者处于很多女人当中,(针对女人来讲,处于很多男士当中)我们都会精进地护持戒律,始终不会退失或失坏戒律。这就是护持的功德。

  “勤律终不退”就是它的功德。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从狭义的角度讲,戒律是一切功德的基础。我们修行需要不断地累积功德,不断累积功德的基础就是戒律。戒律就好像大地一样,如果有了大地,所有的人、动、植物,乃至我们修房子,修路等这一切才有了基础,众生才可以繁衍生息;如果没有大地,就无法承办一切事情。所以,戒律犹如大地一般,是一切功德的基础,累积功德必须在戒律的基础上。广义讲,戒律就是一切菩萨见修行的所有善法。由此可知护持戒律、清净戒律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有不失坏戒律的功德,在修行中就有了很大的顺缘。我们获得这种功德的因是什么?就是“行为若如斯”——我们能够如理如法地观察自己的心,调伏自己的心,“若如斯”就是如果能够如是地去护持,“纵住恶人群”、“抑处女人窝”,我们都能够护持戒律。“恶人群和女人窝”是指两种极端的环境,在这两种环境中我们往往很难保持戒律不退失。

  “恶人群”在有些注释中专指很容易引发嗔心的环境。“恶人”的很多行为是不如法的,很多恶人以伤害众生为乐,有事无事都喜欢伤害众生。有时为了自己发财、升官,也以伤害众生为代价;有时没有什么目的,但以伤人为乐,以害人为乐。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处于这群恶人中,想不产生嗔心都很困难。如果经常生嗔恨心,我们的戒律还能够保持清净吗?对于一般人来讲很困难。因为自己发了嗔心之后,忍耐不住就做出打人乃至杀人等恶行。有时我们可能在身体和语言上没有和别人对抗,但内心中抑制不住地产生了强烈的嗔恨心,这时要护持菩萨戒律就非常困难。所以在恶人群中非常容易引发我们的嗔心,导致我们菩萨戒不清净。

  第二种环境“女人窝”。“女人窝”是针对男人讲的。在轮回中尤其是欲界,男女感情、对异性的追求可以说是凡夫人的一种本性,一种本能。所以说如果一个男人处于很多女人的行列当中,非常容易引发自相续中的贪欲心。有些人的贪欲心非常强盛,就在身体和语言方面付诸行动;有些人考虑到自己的名誉、前途等,身体和语言方面有所收敛,不会很明显地表现在外面,但心中对于女人的贪爱犹如火焰一般熊熊燃烧无法制止。如果内心中经常产生贪欲心,对别解脱戒、菩萨戒都是无法从根本上守护清净的,也无法做到“勤律终不退”,这是对男人而言。对女人而言,经常处于男性的环境当中,一个没有调心的女人也非常容易产生贪欲心,也很难保持自己的戒律清净。

  以上是没有调心的过患,在两个极端环境中,一般情况下都会出现贪心和嗔心。

  “行为若如斯”,如果我们真正按照前面所讲的护心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心,即便处于恶人群中,被恶人欺凌、辱骂、挑衅,也不会产生嗔恨心。

  一般来讲,对于处于五浊恶世中个体的修行者,想通过个人的能力改变整个大环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个人的修行毕竟有限,所以很难改变环境。如果没有办法出离这个环境,但又改变不了这个环境时该怎么办?这就需要调伏自己的心。相对而言,调伏自己的心比较容易操作。因此我们调伏自己的心、护持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调好、护持好,即便外在的环境没变,但自己在这个“恶人群”中也不会失坏戒律、生起嗔心,或通过嗔心引发打骂众生的恶行,这是绝对不会出现的。这只有在我们成功护心、调心,修行有把握的前提下能够做到。如果自己的心调的很好,即便是处于异性的群体中,因为自己了知一切众生的本性——如后面第五品讲到,我们所贪爱的人,他的身体本质实际上是不清净的,从表皮观察到里面的肌肉、骨骼、骨髓,从外至内反反复复地观察之后,找不到一点精妙之处,找不到一点可以让我们真正生起贪著的东西,就不会再对这样的对境产生强烈的贪欲。即便处于这样极端的环境中,因为有善巧调心的能力,所以不会生起贪欲而毁坏自己的戒律,或让自己的戒律不清净,也能够做到“勤律终不退”。这就是护心之功德。

  如果在极端的环境中,我们都不会产生嗔心和贪心,那么一般的环境,就更不会对自己的修行产生障碍。无论在正常的环境还是极端的环境,如果我们的心都能安住在清净心、平等心、平常心的状态中,修行上的违缘障碍就可以谴除,也能认认真真地修持菩萨道。这就是修心之后的功德,这也是我们修心成功、调伏的烦恼之后出现的验相。

  如果我们正在修心,还没有成功调伏自心,一旦遇到对境,即会因为内心中的习气无法控制而产生烦恼。但产生烦恼后,毕竟内心已经有了对治力,会马上认知己过,并立刻通过学到的调心、护心的方法进行对治,所以嗔心、贪心虽然生起来了,但不会长时间在内心中不断繁衍。

  前面我们讲到修心、调心已经成功的情况,虽然我们终究会达到那一步,但对现在而言,可能还比较遥远。现在我们还处于第二种状态,就是我们学了教法,正在修行,虽然修行还没有成功,但比完全没有修行的人要强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时刻以正知正念来调心,刻意地去守护自己的心。在最初,虽然无法抑制自心,还会产生贪心、嗔心等烦恼,但因为有对治的缘故,烦恼不会继续。

  无论是完全调伏了自心,还是正在调伏,它肯定会帮助自己守护相续中已经具足的菩萨戒。真正守护好了菩萨戒,后面的功德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这就是“如斯护持”的功德。了知如是功德之后,会让我们提起心力趣入修心。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提前了知它的功德和意义,我们就会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即便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再多的困难,也甘愿忍受,能够勇于面对。

  第四:需精勤护持之理。

  吾宁失利养,资身众活计,

  亦宁失余善,终不损此心。

  这段颂词讲到了护心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需要精勤护持的理由。我们要下定决心:在修心、调心的过程当中,可以舍弃其他的“利养”、“余善”,但是终究不舍弃这颗心。

  “宁失利养”:在修行过程中,宁可失去利养恭敬等。比如注释中讲到:作为出家人来讲,无论是供斋、衣服等利养,还是资养身体的维生资具,或是顶礼、赞叹等的恭敬;对于在家修行人而言,是钱财、房屋等维生资具。尽管这些对于欲界众生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在人们的眼中也很重要,但是重要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与调心的法门相比较,后者显然尤为重要。

  如果没有学习佛法,没有经过对比,就不了知在整个法界当中何为主次。普通凡夫自然会认为调心不重要,在他们看来,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获得、保护并增长利养,会认为只要拥有了一切利养,就可以获得幸福;如果失去了利养,即便调了心也会很痛苦,活在世间也没有什么意义,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但是现在我们毕竟已经学习了具有智慧的教言,对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应该有一种新的认知,应该将自己的认知提升到修行的层次。从这个角度出发,为了不损此心,宁愿失去利养,也宁愿失去“资身众活计”。“资身”是指让自己的身体赖以生存的一些条件因素,这些方面我都愿意舍弃。“亦宁失余善”:宁可失去其余的善法,“终不损此心”。其余的善法是指纯粹的身、语的善业与善根,即在不调心的基础上的身、语的善业。如果将失去身、语的善业和失去调心相比,我们要选择失去身、语的善业,来尽量维护调心、修心的善根。因为心是根本,是最主要的,如果连它都失去了,那么身、语的善业也就没有意义了。换句话说,在守护好调心善法的前提下,身、语的善法虽然暂时失去了,但也会很快重新回到自己修法的轨道上来。因此,修心、调心是至关重要的。

  经过观察,修心所占的比例很重,其他善法也不能失去。最好是在修心的基础上,尽量多做身、语的善业。护心这个前提极其重要,如果自己的心没有安住在想要解脱、利益众生的状态,那么即便在外表上拼命地行持磕头、放生、念诵等很多善法,利益都不是很大。只要把心调好,其余的善法都会源源不断地生起来。平心而论,对于我们修行来讲,利养、资身活计与其他的善法都还是很重要的,但必须要在修心的前提之下,如果失坏了修心的善根,仅仅去保护这些,就显得本末倒置了。

  《教王经》中也有这样的教证:“舍我此财护身体,财身皆舍护生命,财身生命此一切,悉皆舍弃护正法。”我们可以舍弃财富来保护身体,可以舍弃财富和身体来保护生命,财富、身体和生命也都可以舍弃,为了保护我们相续当中生起来的正法。

  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修行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已经真正贯彻了颂词当中所讲的思想,无论是在寺院或深山,他们都是一心一意地去修持正法、观修正法。他们在调心的过程当中,宁愿抛弃利养,宁愿抛弃“资身众活计”。我们经常讲米拉日巴尊者的例子,他是这方面的典范。为了修持调心的善法,他不单是在内心中完全放弃了对外在利养的执著,而且在行为方面也是选择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来行持。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对于内心成熟的高僧大德来讲,并不一定非要抛弃外在的财富,如果内心当中对此并无执著,这些东西有无对他们而言都无所谓。但米拉日巴尊者却是在内心完全调伏的基础上,选择了一种不共的修行方式,实际上也是示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修行方法。

  虽然对有些修行者而言,利养和资身活计等可以成为修行的助缘,但是作为一个初学者,如果运用不当,把自己的心过多地放在追求利养与资身活计上面,那么就会延误自己的修行,使修行目标失去主次。因此,为了强调修心的重要性,让后学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它的必要性,米拉日巴尊者就用特殊的苦行方式将其表达了出来——在行为上不单单是抛弃利养,抛弃寻找“资身众活计”,其余的身、语的善法也尽量地抛弃,只一心一意地苦修正法,调伏自己的心。

  在修持菩萨道的过程中,无论是对出家人还是对在家居士来讲,拥有能够听闻、共修佛法的道场非常重要。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拥有道场。现在有一些大德为了维护正法,用很多的资具来盖寺院。当然,也有一些大德做世间慈善等其他善业,每个大德对于身、语的善业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米拉日巴尊者却是在山洞中调伏自己的心,所以在显现上拒绝财富,拒绝修庙、塑佛像等世间善业,身体和语言都放弃了这些,就是为了突出说明调心才是最重要的,应该一心一意修行。对我们来讲,要理解成就者的密意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尽量去理解尊者要表达的意义,并不是说修行者就不能够拥有财富,不能够去做身、语的善业,尊者丝毫也没有这一层意思,主要是为了突出调心的重要。我们不要认为米拉日巴尊者排斥其余的善法,一个成就者是绝对不会有这种想法的。米拉日巴尊者在成就之后,终其一生都是在山里安住苦行,他实际上就是为了树立一个修行的典范——调伏自己的心,认认真真修行。

  现在有些人在修法时颠倒主次,主要的事情没有领悟,次要的东西却非常上心,这样修行很难与正道相应。很多大德在利益众生的过程当中,宣讲、示范的侧重点都不同,为了把一个问题讲清楚,往往会选择一些特殊的方便来传递信息。如果后人能够领悟的话,无疑会对他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为了突出实修的重要性,有些大德往往会极力地赞叹实修,并讲到闻思不能太多等这类的教言;也有些大德专门针对初学者的根器,着重去宣讲闻思的功德与必要性,其余的方面并没有讲很多。因为对于初学者而言,如果没有闻思的基础,很难正确地修行。还有些大德比较注重放生,比较着重于世间公益。不管怎样,每个大德都是为了表达某种重要的信息,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去领悟。在领悟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其余的思想我们也要通过智慧去分辨。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讲,闻思很重要,修行也很重要,或者在闻思的基础上,在调心的基础上多做身、语的善业等,这些都很重要。所以,高僧大德们表达的方式无一不是为了让后世的弟子对某件事情有一种侧重的了知,所以做了种种宣说与示现。此处就是说明调心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不损此心,甚至可以失去恭敬利养,可以失去其余身、语的善法,着重地点出护心的重要性。

  己二(护心之方便法——护正知正念)分三:一、教诫护正知正念;二、未护之过患;三、护持之方法。

  前面讲到护持戒律的方便是保护心,调心是最重要的。那么护心的方便是什么呢?护心的方便是护持正知正念,也就是如果能够把正知正念护持好,就能够很好的护心,护好心就能够护持戒律。

  庚一、教诫护持正知正念:

  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

  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

  寂天菩萨诚挚地合掌劝请后世的修行者,只要想护持自心的人,就必须致力恒时精进地守护正念和正知。

  这里的合掌与我们平时的合掌有些不同:我们平时合掌的时候是了知了上师三宝的功德之后,为表达一种恭敬,以诚恳的方式不由自主地合掌;但此处寂天菩萨对后学的人合掌,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功德很超胜,感动了菩萨。尽管寂天菩萨没有丝毫傲慢心,但凭借自己清净的智慧了知后学的大部分人都是凡夫人,因此并不是因为我们相续中的功德感动了菩萨,而是菩萨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于是在外表上以合掌的方式至诚劝请。很多大德在教诲弟子时,为了让弟子对问题能够真正铭刻于心,有时会流眼泪,有时会合掌,有时也会反复讲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诫后学弟子要高度重视。

  前面讲到护心非常重要,我们经过认真地学习、思考之后,应该生起一个念头:一定要护自己的心,可以舍弃利养、资身活计和其他善根,但是不舍弃调心的正法。讲到这里时,寂天菩萨说,想要护持自心的人,你们必须“致力”恒时地守护正念正知。“致力”的意思是非常精进、努力、认真,“恒”是恒常、恒时的意思。也就是必须非常努力地、恒时地守护我们的心,必须刻意地守护正知正念,只有这样,它的功效才能真正地显现出来。

  我们再再讲,修学佛法的人,一定要尽量让修行落到实处,这对于每一个修行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只是挂着修行者的名称而没有好好修行的话,到了临死或下一世的时候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早在一千多年前,寂天菩萨就在那烂陀寺中对想要护心的后学者通过合掌的方式再再地嘱咐与劝勉,一定要致力恒时守护正念正知。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寂天菩萨再从正反两面继续观察:反面阐述是没有这样做的过患是什么;正面是讲应该怎样做以及这样做的功德。两方面都宣讲清楚之后,作为一个想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就会去思考什么样的事能做,什么样的事不能做,如此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

  庚二(未护之过患)分三:一、未护正知正念之过患;二、未护正知之过患;三、未护正念之过患。

  辛一、未护正知正念之过患:

  身疾所困者,无力为诸业,

  如是惑扰心,无力成善业。

  先是总说未护正知正念之过患。寂天论师善于通过比喻和寓意对照来开显真实意义。“身疾所困者,无力为诸业”:意思是得了疾病、被身体所困的人是没有能力承办世间事的。作为一个健康的人,他的手脚是很麻利的,而一旦生病之后,马上就从活蹦乱跳的状态中萎顿下来,浑身无力,要做什么事情都很困难。不要说工作,即便是走路或在床上翻个身有时都非常困难,做事的能力当下就失去了。《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也有类似的比喻,人一旦生了病,就像飞在天空的小鸟被石头打中一样,马上就掉到地上,一点力气都没有。这是每个人差不多都有过的经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感受都很深,也比较容易理解这种比喻要表达的意义。

  “如是惑扰心,无力成善业。”:寂天菩萨所要表达的含义是,如果自己的心被烦恼扰乱,就没有办法成就善业,因为处于烦恼状态的心和调伏烦恼的善心是互相矛盾的。无论是已经成就了善业,还是正在做善业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烦恼相对较弱。已经成就善业的人,他的内心当中是没有烦恼的。反过来讲,如果烦恼比较重是没有办法成就善业的。如果烦恼长期不加对治,那么想要成就善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相续中的烦恼不断地在涌现,根本没有办法调伏,也就无法获得殊胜的成就。

  因此,如果没有护持正知正念,也就不能修持善法。前面我们讲正知的时候,教诫我们反复观察三门。有时候我们会想,反复观察三门就一定是正知吗?比如小偷偷东西的时候,他也在观察:我要偷的是什么?我现在的心态是什么?我的身体在做什么?我的心在想什么?他在观察自己的三门,这样算不算一种善业呢?这里我们要做一个说明:虽然小偷偷东西也在观察自己的三门,但是这不能称为正知。为什么呢?因为正知和正念都是缘善法的心所。所以,当我们讲正知时,是指经常观察三门看自己是否处于善法的状态,在这样的前提下,观察自己的身体有没有安住于善法,如果把前提抛在一边,单单观察三门,那不一定是真正的正知。

  接下来要分析的是“无正知”。有时尽管没有正知,但是也没有生起恶心,这样是不是无记呢?无正知绝对不是无记,因为它专指烦恼心,而不是说仅仅没有安住正知而已。正知是专指善心的状态,无正知就是指烦恼状态,就像贪嗔痴一样。假如没有贪嗔痴,能不能成为善法呢?《宝鬘论》中讲,无贪无嗔无痴专门是从反面、对立面而讲的,并不单单是没有贪嗔痴而已,它一定指的是一种善法。

  所以我们要了知,正知本身一定是一种善法,无正知就是指一种烦恼的状态,如果了知这个前提,一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比如说前面讲到的小偷正在偷东西时,对自己的状态很清楚,观察自己身体的每个步骤是不是按照计划进行,是不是“如法”的,然而这只能称作观察,而不叫正知。

  因此,如果我们没有护持正知正念,就不知道我们的身体及语言正处于何种状态,也没有办法安住正念。如果有了正知正念的话,就可以经常观察自己的身语意是不是离开了善法,如果离开了就去调伏并安住在善法的状态。以上就是未护正知正念的过患,这堂课就讲到这里。

返回目录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