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七)实修者方能清楚辨析显密见解之差异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4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七)实修者方能清楚辨析显密见解之差异

 

  我们通常在讲法时会讲到智慧转为道用与意识转为道用两种,其中智慧转为道用是真实教授,就叫做密宗。虽然意识转为道用属于下乘派的修法,但是我们仍可以借助诸多方便令见解趋入密宗。因此我们讲解密宗特点时,不仅讲解见解不迷惑,还讲解修行方便多,行为无辛劳,根机为上等之根机等要点,但从见解本身的角度来说,依见而修的真实教授才是真正的密宗。这些区别必须要铭记心中。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如般若乘法显宗的见解,在胜义当中由于二谛无别之故,因此见解并没有差别,但世俗谛当中,还有清净和不清净两种执著。但就密宗的见解而言,在执受本体的前提之下,一切显现都是妙用。

  但此处还要清晰一点,我们并非承许在不能执受本体的时候,贪嗔痴烦恼仍旧是功德。这可不是密宗的见解。虽然密宗讲解“烦恼即为菩提”,但要记住的是,对一个次第根机者而言,倘若趋入清净修行之中,就是令烦恼转为菩提的一个过程,一旦忽视这点,直接安立“意识犹如毛不换,色不变”,或者直接认为意识本身即为智慧的话,我们的修行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对于次第根机者而言,若没有趋入修行,我们的见解始终停留在意识范畴之中,但若能完全执受本体者,无论妄念有多大,有多么迁变,均能成为本体之妙用。正如华智仁波切在《三句精要》之中曰:“若能执受本体,妄念越粗大,更形成解脱自性之功能。”以及《般若心经》之中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是讲解同一个道理:当执受本体之时,妄念粗大并不会成为漂泊轮回之根源,而是解脱之良伴。

  当然,想要得到这样的见解,仅仅依靠小乘教法分析无分微尘和无时分刹那或者依大乘教法思维造作缘起性空的见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密宗讲解的是实相般若,是智慧转为道用的见解,这是显密见解之差异,但想要真正辨别显密见解的差异,则离不开实修。如同视力迥异的两个人观察同一个目标,视力好的人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但是眼睛不好的人则只能看到模糊一片。虽然看到的是同一个目标,但由于视力不同,所以看到境象的清晰程度则完全不一样。同样一个道理,显宗和密宗都是为了成办心之自性,但是显密见解的真正差异,只有真正的密宗实修者才能辨别。如堪布昂琼在他的传记当中说过,他在前十二年已经得到显宗之见解,但十二年之后才真正悟到密宗的真实见解。由此可知,两者之间的差异只有修行者才能辩证,仅仅从文字或者教证理证上说明显密差异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真正的实修者才能清晰明了地辨析显密见解的差异。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