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贤愚因缘经白话:贤愚经白话 无恼指鬘缘品第五十一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0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贤愚因缘经白话:贤愚经白话 无恼指鬘缘品第五十一

 

  摘要:《涅槃经》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因果业报,如影随形,造了善恶业因,不管时间久暂,只要因缘成熟,必定要受果报。本文较长,包括了几生的因果,及多人的因果,都很精彩。

  指鬘比丘遇佛证到四果,已经了脱分段生死,还要感受杀生的等流果报,地狱的火焰从毛孔中喷出,遭受着极度的痛苦,酸楚难言。我们不可不惧。

  无恼指鬘缘品第五十一

  【白话】

  这样的经法我(阿难从佛亲自)听闻,讲法时,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当时的国王是波斯匿王,(他)有位辅相大臣,聪明巨富。辅相的妻子怀了孩子,生下一个男孩,形貌端正,容貌体态殊妙罕见。那时辅相看到儿子非常高兴,便请来相师,让他给孩子看相。

  相师看到孩子,心里欢喜地说:“这个儿子的福相,在世人中出类拔萃,聪明巧辩,有超越常人的德行。”父亲听了更加欢喜,就令相师给孩子起名。相师便问:“儿子受胎以来,有什么奇异的事呢?”辅相回答:“他母亲的本性并不善良,怀孕以来却一反常态,性情变得恭敬柔顺,喜欢宣扬别人的功德,同情怜悯苦难的人,不喜欢说别人的过失。”

  相师说:这是孩子的意志所致,便给他起名叫阿舋贼奇(汉义“无恼”)。孩子渐渐长大成人,强壮得无人可比,有力士的力量,(可以)力敌千人,跳起来可抓住飞鸟,跑起来快过奔马。他的父亲辅相大臣非常疼爱、惦记他。

  当时这个国中有一位婆罗门,聪明而博学通达,多闻广识,有五百名弟子,追随他学习。当时辅相便带着他的儿子,前往托付给婆罗门,让孩子好好求学。婆罗门答应了,担当起教授(孩子)的责任。

  再加上阿舋贼奇白天和晚上都勤奋学习,一日请教所得,就超过了(其他弟子)全年的求学。没有经过多长时间的学习,便通达各种学问。婆罗门师给予他特殊待遇;来来去去都让阿舋贼奇跟在身边,其他的同学也对阿舋贼奇倾心仰慕敬重。

  那时婆罗门师的妻子见他长得端正,才貌出众,超群绝伦,便对他心生爱慕贪恋(之情),念念不忘。但是众弟子常与他形影不离,行住坐卧从不独处。(她)没有机会同他搭讪,一片心意不得实现,常时郁闷感叹。恰好有施主前来邀请婆罗门师父和弟子们去受供三个月。

  一会儿婆罗门师进入(房间)和妻子商量:“我们现在要外出接受别人三个月供养。应当留下一个人,照料以后家里的事。”妻子听后内心欢喜,便暗自算计,于是对婆罗门说:“理应如此,此后在家管理责任重大,应该需要有才能的人。可以把无恼留下来,把以后家里的事托付他。”当时婆罗门师就委托无恼:“我现在接受了施主的邀请要去赴约,我走后家里的事务很多,需要人料理。你很能干,就为我管理家中的事情吧。”无恼领受嘱托,就留下来不走,师父便带着其他弟子们出发了。

  师母非常高兴,极力打扮自己,摆出种种媚态与无恼搭讪,挑逗无恼。无恼意志坚定,无心顺从她。师母情欲更加炽盛,就将真实心意告诉无恼:“我对你心怀爱慕,向来就有意,只是迫于人多,不能表达心意。你师父临走时,我特意把你留下。今天我们既已独处,那就顺从我吧。”无恼开导谢绝道:“我们梵志的规矩,不能奸淫自己的师母,如果违犯了,就不是婆罗门,我宁可选择去死也绝不干这种事。”

  这时师母的满腔希望落空,又羞愧又愤恨。(于是)又暗自算计着,等到师父快要回家时,(就)撕破衣服,打伤脸,在身上撒满尘土,神情憔悴地躺在地上,一句话也不说。这时婆罗门师徒都回到家,师父走进内室看到妻子这副模样,就问她是什么缘故弄成这样。

  妻子低头哭泣道:“不必问了。”婆罗门更加疑虑地追问她:“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应当告诉我,为什么不说呢?”妻子啼哭着说:“你器重喜爱的那个阿舋贼奇,自从你走了以后常来欺凌侮辱我。刚才我不肯屈从,他就撕破我的衣裳,毁伤我的身体面容。你教养的好徒弟,为什么竟会这样?”

  婆罗门听了非常恼恨,就对妻子说:“这个无恼,力敌千人,(又是)当朝重臣的儿子,家族的势力很强大,虽然想要惩治他,也应慢慢想办法。”谋划考虑好后,他就去见无恼,随机乘便地慰问他说:“我外出以后,辛苦你操劳家事,况且你向来是尽心尽力为我办事,我一直很感激,并想要酬谢你。我有一个秘法,我从来都没有向人说过,倘若能修炼成功,就能直接生到梵天界。”无恼便长跪在地询问究竟是什么法。

  婆罗门回答说:“你如果能在七天内砍下一千个人的头,每人截取一只手指,总共得到一千只手指,穿成指鬘作为装饰,那时梵天王就会降临到你身边,命终以后,一定能生到梵天界。”无恼听了犹豫不决,他对师父说:“这事不应该,怎么杀害众生,(反而)更加转生梵天界?”师父又说:“你是我的弟子,怎么不相信我极其重要的话?如果你不肯相信,那么我们就恩断义绝,随便你到哪里去,不要再留在这里了。”另外他又念了咒语,将一把刀插在地上。等他念完了咒语,无恼便生起恶心。

  师父了知他的心意,就把刀递给了无恼。无恼接过刀走到外面,遇到人就杀,并砍下手指作成鬘。人们看见无恼就称他是“鸯仇魔罗”(汉语指鬘)。无恼到处残杀无辜,到第七天早上,才得到了九百九十九根手指,只差一根手指了,再杀死一个人,手指数就满了。

  人们都躲藏逃窜,没人敢出来走动。无恼到处寻找,再也不能找见一个人影。他已经连续七天没有吃东西了,他的母亲怜悯他,派人给他送食物,但众人都心怀畏惧,没人敢去。于是无恼的母亲就自己拿了食物去送给他。儿子远远地看见母亲,跑过来就要杀死她。

  母亲这时呵叱道:“喂,你这不孝的畜牲,怎么竟敢大逆不道要杀害我呢?”儿子就说:“我得了师父的教言,要在七天中得到一千根手指,这样就能如愿转生梵天界。天数已到,再也找不到可杀的人,事不得已,只能杀母亲了。”母亲说:“事情如果是这样,那么就只把我的手指砍去,不要杀死我吧。”

  这时佛陀已远远地看到了发生的一切,知道无恼可以度化,就变成比丘的模样,在路边行走。鸯仇魔罗看见比丘后,就放过了母亲飞跑过来打算杀比丘。佛陀看见他飞奔过来,就缓步走开。

  指鬘竭尽全力奔跑也追不上,就远远地喊道:“比丘稍住片刻。”佛陀远远地回应:“我自己长久而住,但你不能住。”指鬘又问:“为什么是你住着而我却没有住呢?”佛陀就回答:“我的诸根寂止,得到了自在。你跟随邪恶的师父,接受颠倒邪见而改变了自己的心,不能安住,日夜不停地杀生害命,造了无边的罪孽。”

  指鬘听了这话忽然醒悟过来,将屠刀扔得远远的,向远处的佛陀顶礼皈依,这时佛陀才停下来等他,现出佛陀真身,所发光明胜过明亮的太阳,三十二相光彩奇妙。指鬘看到佛陀的光明、相好和威仪,便以身扑地,悔过自责。佛陀简要地为他宣说法义,指鬘就得到了法眼净,心中遂生纯净信心。

  (于是)恳求佛陀让他出家修行。佛陀便答应他说:“善来比丘!”(于是)胡须头发自然脱落,法衣披身。佛陀顺势利导,再度宣说佛法,使他心中的积垢全部清除,获得了阿罗汉果位,佛陀便将他带回祇陀林。当时舍卫国内的所有百姓听到指鬘的声音,都(会)惊恐害怕。怀孕的妇女及母畜都(因)恐惧(而)不能生产,当时有一头大象因此无法产子,佛陀便指示指鬘,前去说诚实语:“我出生以来,没有杀害过一个人。”

  指鬘对佛陀说:“我以前杀害过许多人,怎么能说没有杀过呢?”佛陀告诉他:“你皈依了神圣的佛法,这才开始了你真正的生命。”于是指鬘便装理衣服,奉佛陀的教导前去讲了这样的话,大象即刻生产并且母子平安。指鬘重新回到祇陀精舍,在一间房中静坐。

  这时波斯匿王集结了庞大的军队,亲自前去讨伐鸯仇摩罗,路过祇洹精舍。那时精舍里有一名比丘,他身体矮小,异常丑陋,声音却异常美妙。(他正在)高声唱诵,声音极其和畅。官兵们都侧耳倾听,没有满足;军中象马也竖起耳朵,停下来不肯前行。

  波斯匿王感到奇怪,就问驾车人:“为什么会这样。”驭手回答说:“因听到诵经声而使象马停下脚步倾听。”国王说:“畜生尚且喜欢听闻佛法,我们人类为什么不去听听呢?”立即带领大众暂时前往祇陀精舍。到了后下了大象、车乘,解下佩剑,退去了麾盖,径直来到佛陀所在的地方,敬礼问讯。

  那位唱颂的比丘,诵经声已停,国王首先问道:“刚才听到的唱诵之声,清澈美妙和畅,让我留恋倾慕,希望与他相见认识一下,布施他十万钱。”佛陀告诉他:“先给他钱,然后才可以见他。如果见过他的人,再没有想给他一钱的想法。”

  然后将比丘带给他看,国王看到他身体矮小异常丑陋,不愿再看下去,心里也没有要布施他一钱的念头。国王从座位上站起,长跪对佛陀说:“现在这位比丘样子极其丑陋矮小,而他的声音却如此的深远清澈响亮。他宿世作了什么业,才感得这样的果报?”

  佛陀告诉国王:“你好好用心听着。过去有佛,名叫迦叶,度化世人的事业圆满,便入了涅槃。那时有位国王,名叫机里毗,收集迦叶佛的舍利子,想造宝塔来供奉。当时四位龙王变成人的模样,来拜见这国王,询问造宝塔的事情,是用珠宝来建造,还是用泥土呢?

  国王就回答说:‘想要建造高大的宝塔,没有太多的宝物,怎么能够建成呢?现在打算用泥土建造,使塔长宽(各)五里,高二十五里。极力使它显得宏伟壮观。’龙王说:‘我们不是人,都是龙王。听说国王造塔,因此前来打听。倘若工程需要宝物,我们共同支持你。’国王高兴地说:‘能这样作就太好了。’

  龙王又对国王说:‘四个城门外边有四(大)泉水:城东的泉水拿来做砖,就变成天蓝色的琉璃;城南的泉水拿来做砖,做的砖都变成黄金;城西的泉水拿来做砖,做的砖变成白银;城北的泉水用来做砖。做的砖会变成白色的玉石。’国王听了这话,分外振奋,马上任命了四位监工,各自主管一边的工程。

  其中三个监工监管的工程已接近完成了,另一名监工却懈怠散漫,唯独他的工程迟迟没能完成。国王巡察看见,便依理遣责说:‘你没有尽责用心,应当对你施加惩罚。’这人心中恐惧,就对国王说:‘这宝塔太庞大了,应当什么时候完成?’国王离开以后,监工命令所有工人,夜以继日地勤奋赶工,后来大家都同时完成了(建造任务)。

  宝塔非常高大挺拔,各种宝物明亮闪耀,彩妆、雕刻的装饰,每种都有奇异的景象。(那位曾经怠慢工程的监工)见到后满心欢喜,并忏悔自己以前的过失。便拿一个金铃安放在宝塔尖上,即自求愿:‘愿我生来嗓音就极其美妙,所有众生无不爱听。将来有佛,号释迦牟尼,愿我得见,超脱生死轮回。’

  就是这样,大王,要知道那时工作迟缓、埋怨宝塔工程浩大的那个监工,就是现在这个比丘。因为他(当时)没做好内心不安,而埋怨宝塔的庞大,(所以)五百世中,他形相就一直矮小丑陋;又因为后来心生欢喜,供养金铃在塔尖上,祈求有美妙的嗓音以及发愿见到我,(因此),五百世中他都有极其美妙的声音,(并且)今世又见到我,(终于)获得了解脱。”

  波斯匿王听闻(这些因缘)后,便向世尊告辞要离开。佛问波斯匿王说:“打算去哪里?”国王对佛陀说:“国内有个恶贼鸯仇魔罗,杀害人民,横行残暴。现在打算率领大军前去讨伐他。”佛陀对国王说:“鸯仇摩罗现在连一只蚂蚁都不会杀害,何况其他的众生。”

  国王心中思忖:“佛陀似乎已经去把他降伏了。”佛陀告诉国王:“指鬘现在已经出家修行,得到阿罗汉果,所有恶行永远消尽了。如今正在他的房间里,想见他吗?”国王说:“想看一看。”就起身来到指鬘的居室外,听到指鬘比丘发出咳嗽声,想到他的凶残暴行,伤害过如此多的性命,(国王)害怕地仆倒(在地)晕了过去,过了许久才苏醒。回到佛前,就把这事告诉佛陀。

  佛陀对国王说:“不仅今天你听到他的声音,晕倒在地,在过去世时,你听到他的声音也曾晕倒。大王请仔细听,久远以前,这阎浮提有一个大国,名叫波罗奈。那时国中有一只毒鸟,一向以捕捉各种毒虫为食,它的身体有剧毒,不可接触、靠近。(乃至它)飞过后,下面的众生都会死去,树木也都枯萎。一次这鸟飞过一片树林,停在一棵树上,清一下嗓子准备鸣叫。当时那片树林里有一头白象王正在附近的树下,听到毒鸟的鸣叫,倒在地上晕厥过去,不能动弹。

  就是这样的,大王,那时的毒鸟,就是今天的指鬘;那时的白象王,就是今天的大王。”国王又对佛陀说:“鸯仇摩罗凶暴祸害严重,杀了这么多人,幸亏世尊降伏教化了他,使他修善。”佛陀告诉国王:“鸯仇摩罗不只今日杀了这么多人,被我降伏教化。在过去世,他也杀了这些人,我也降伏教化他,使他改邪向善。”国王又对佛陀说:“不知道他们以前如何被鸯仇摩罗杀害,世尊又是如何降伏教化了他,这事究竟如何,希望(您)能为我们解说。”

  佛陀告诉国王:“用心谛听。在久远阿僧祇劫以前,此阎浮提,有一个大国,名波罗奈。那时的国王名叫波罗摩达,有一天国王率领了四种军队,进入山林中游戏狩猎。国王来到草泽地上,追赶着飞禽走兽,单骑匹马独自到了森林深处。

  国王感到很疲惫,就下马稍作休息。刚好林中有一只母狮子,正是发情期,到处寻找配偶,为找不到公狮而烦躁不安。正好碰见国王独自一人坐在林间,母狮情欲转胜,想与国王交媾。便走到国王旁边,翘起尾巴背向国王而住。

  国王了知它的意图,暗自思量:‘这是头凶猛的野兽,以它的力量足以杀我,如果不顺从它的意愿,或许会被它伤害。’国王因为恐惧的原因,就顺从了母狮意愿。交媾完后母狮就离开了。随从的兵众也跟着赶上来,国王便和大队人马一起回到王宫。

  那时,狮子从此以后就怀胎了,孕期满后就产下一子,形体模样完全和人一样,只是双脚有像狮子的花斑。母狮还有记忆,知道此子是从王而有,便把孩子叼来,放在国王面前。国王思忖之下,也记起了以前的事,明白这是自己的儿子,就把他收留养育起来,因为他的脚上有花斑,就取名为迦摩沙波陀(汉译驳足)。

  渐渐把孩子养大了,这孩子雄才志猛。老国王死后,斑足就继承王位治理国家。斑足国王有两位夫人,一位是刹帝利种姓,另一个是婆罗门种姓。有一次斑足国王要到城外的园林去游玩,他告诉两位夫人:‘你们随后便来,谁先到达我就一整天与她娱乐,那个落在后面的,我不见她。’国王走了以后,两位夫人各自精心打扮,准备好车辇,同时出发。

  走到中途,遇到一个天祠。婆罗门种姓的夫人下车向神像行礼,行完礼又匆忙赶路,但还是后到了。国王按照先前说过的话,不召她进前相见。于是这位夫人嗔恚恼怒,埋怨怪罪天神:‘我由于向你礼敬的缘故,使得大王薄弃于我,倘若有神力,为什么不保护我呢?’她内心怨恨恼怒,暗中预谋报复。

  后来国王返回王宫,(这夫人)特别用心奉事,又恢复了以前的待遇,她就向国王请求:‘任凭我在国中一天之内为所欲为。’碰上国王宠爱偏心,就答应了夫人。夫人一出去就命人去捣毁了那个天祠并把它夷为平地,这才回到王宫。

  守护这祠庙的天神悲伤气愤,就前往王宫,企图报复作害,王宫的守护神拦住不让他进入。有一位仙人住在仙山中,当时驳足王恒常供养他,每天吃饭时,仙人就飞到王宫来,他不吃盛宴佳肴,只吃粗茶淡饭。偶然有一天仙人没有来王宫,天神知道后,就变成仙人的模样,想要进入王宫。

  王宫的守护神依然认识他,不肯放他进去,天神就远远地在门外呼叫大王,请求放行。国王听见仙人在外边请求放行,奇怪他为什么这样,就急忙传令允许入宫。守护神听说国王有命令,就不再阻拦,天神就径直进入王宫,坐在仙人常坐的地方。

  国王照例置办平时的食物供养他,这位变化的仙人不肯吃,他对国王说:‘这些饭食粗恶,又没有鱼和肉,怎能吃得下去?’国王辩白说:‘您一直以来都是吃清淡的素食,所以我才命令他们不要置办肉鱼盛宴。’这变化的仙人又说:‘从此以后,不再置办简陋的食物,备办肉食。’

  国王就按他的要求去准备,仙人吃过后就回去了。到了第二天,原来的仙人飞来,国王为他备下了盛宴,种种肉食。仙人恼怒,气愤地责备国王,国王说:“大仙,是您昨天吩咐这么做的。”仙人对国王说:‘昨日我身体有病,断食一日,没有来这里,谁会与你们讲过?只因为你轻蔑(本仙)的缘故才故意这样试探。(那就)让大王你在此后十二年中一直以人肉为食。’说完这话,仙人便飞回了山里。

  从此之后,(有一次)厨监忘记了准备肉食,临时没有办法,只好到外边去找肉。看见地上有一个死去的小孩白白胖胖,(厨监)心想这暂且充一时急用,立即除去(小儿的)头和脚,拿到厨房里,加上各种美味调料,作成一道菜给国王。

  国王吃了,觉得味道比平常倍加鲜美,就询问厨监,以前吃肉,从未感觉如此鲜美,这究竟是什么肉。厨监惊恐害怕,匍匐在国王面前说:‘假如国王宽恕我的罪过,我才敢说出真相。’国王回答:‘只要你如实说明,就不追究你的罪过。’厨监告诉国王:‘前几天凑巧没来得及备办肉类,碰见一个死去的小孩,就用他来充一时之需。不曾想大王现在发觉了。’国王说:“这肉异常美味,从此以后,还这样去寻找。”

  厨监对国王说:‘上一回是偶然遇上(一个)自己死掉的小孩,再去找哪能得到呢?(况且用人肉来)作食物的人,会害怕国法的惩罚。’国王又说:‘你只管秘密地捉取,如果有人发现,(最后也是)由我裁决处置此事。’厨师听从旨意,夜里经常偷偷地捕捉小孩,得到后就杀掉,每天供给国王吃。当时城里的百姓们个个边行边哭,说孩子丢失了,不断地相互打听,不知这是什么缘故。

  大臣们在一起商议,应当暗中埋伏。就在街头巷尾到处安排人监视,发现是国王的厨监捕捉别人的小孩,守候的人逮住他,捆绑起来送到国王面前,向国王详细说明近来儿童失踪的始末情形。国王听了默不作声。

  大臣们如是三次向国王禀告:‘现在捉住了罪犯,他的罪行彻底暴露,这事应当判决,(大王)为何沉默不语呢?’国王这才说:‘这是我吩咐(他)这样做的。’大臣们怀着愤恨各自离去,在外边一起议论:国王便是贼,吃了我们的孩子,这吃人的君王,怎能与他共同治理国家?应当合力除掉他,消灭这个祸害。

  大家都同心协力,一起谋划:城外的花园里有一个很好的水池,国王每天都要去那里洗澡沐浴。大臣们聚集兵众,埋伏在花园里,国王出来洗浴,到了水池里面后,伏兵们同时从四周包围上来,便围住国王,要把他抓获并杀死。

  国王看见兵士聚集上来,惊慌恐惧地问:‘你们为什么包围逼近我?’大臣们回答:‘做国王的人应当以养护人民为本分,你却指使厨子,杀人作成食物,百姓们哀叹,无处申诉,无法忍受你这样的暴虐,所以要杀了你这昏君。’国王对大臣们说:‘我的作为的确不合理,从今天起,我再不这样干了,只希望能被宽恕,放过我这一回,我一定改过自新。’大臣们说:‘无论如何不能放过你,即便今天天降黑雪,使你头上长出黑色毒蛇,也不会饶了你,不用再多说了。’

  当时斑足国王听了大臣们的话,自己知到一定会(被处)死,无法脱身,就对大臣们说:‘即使要杀我,也请稍等片刻,让我小住片刻。’大臣们就暂缓处置。

  国王便自己立誓:‘我此身以前所修积的善行,以及当国王如法治理国家、供养仙人等,所有功德全部合集,回向我今天能够变成飞行罗刹。’话刚说完,就随语变成了飞行罗刹。立即飞在虚空中,对大臣们说:‘你们串通一气想强行杀死我,全靠我有大幸,还能够摆脱困境。从今以后,你们就好好忍受吧,你们所爱怜的妻子儿女,我要挨个吃掉。’说完就飞走了。

  从此栖息在深山密林间,飞来飞去地抓人,拿去作为食物,百姓们害怕得到处躲避。就这样,斑足捕食了许多人,许多罗刹也依附他作随从,追随者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广。后来罗刹们跟斑足王请求:‘我们效力侍奉大王,是大王的左膀右臂,希望你能给我们办一次盛大的宴会。’

  斑足王当即答应它们说:‘我将去捉拿整整一千个国王,用来为你们举办宴会。’对它们许诺后,便去一个一个的捉拿国王,把他们囚禁在深山中,已经捉到了九百九十九个国王,只差一人,数量就要凑足。被捉的众国王想到:‘我们困厄危急,应当怎么办呢?假若它捉到须陀素弥,(须陀素弥)是个有大方便善巧的人,一定能救助我们’。

  议定了这个计策,就对罗刹王说:‘大王要办宴会,要求非同寻常,全都选用国王,而不用平凡俗人。听说须陀素弥有高深的德行,如果能够得到他,大王的宴会才算完美。’罗刹王说:‘这有什么难的?’随即飞腾而起,要前去捉拿他。

  那时须陀素弥带着宫女们,早上就想到城外的园池洗浴。路上遇见一个婆罗门向他乞讨,须陀素弥对这婆罗门说:‘等我洗浴回来,一定给你布施。’他到了园林,进入池中沐浴,这时罗刹王从空中飞来,把他捉到了山里。

  须陀素弥忧愁悲伤地哭泣,当时斑足王就问他:‘听说你的名声、德行殊胜第一,大丈夫的志向应是不为困顿或顺达所动。而你为什么如此忧愁,像小孩子一样哭哭啼啼?’

  须陀素弥告诉罗刹王:‘我不是爱惜自己的身体,贪恋自己的寿命,只是想到我生来未曾说过妄语,但早晨离开王宫走在路上,遇到一个修道的人在我的车前向我乞讨,我答应了沐浴回来就给他布施,结果遇上大王把我抓到这里来。想起今天说了妄语,失去我向来的诚信,我是因此才伤心,并不是爱惜性命,希望您能同情我,给我七天的时间回去布施那位道人,然后就回来赴死。’

  斑足听了这话就对他说:‘你今天能够离开,又怎么会自己回来送死?’不过他接着又说:‘即使你不回来,我也自有办法捉到你。’就放他回去了。国王回到自己的国都,那位道人还在,他十分高兴地供养了这婆罗门。当时这婆罗门知道国王不久就要回去送死,恐怕他留恋国土而忧愁,就给国王说了偈颂:

  劫数终极乾坤洞然须弥巨海都为灰扬

  天龙人鬼于中雕丧二仪尚殒国有何常

  生老病死轮转无际事与愿违忧悲为害

  欲深祸重疮疣无外三界都苦国有何赖

  有本自无因缘成诸盛者必衰实者必虚

  众生蠢蠢都如幻居三界皆空国土亦如

  识神无形假乘四蛇无明宝象以为乐车

  形无常主神无常家形神尚离岂有国耶

  (意译:劫末之际,天地熊熊燃烧,须弥山和大海都灰飞烟灭,所有天龙人鬼在其中一起消亡。天地尚且殒灭,国家岂有恒常!生老病死的轮回永无边际,往往事与愿违,倍感忧愁、悲伤。欲望越大灾难越重,过患非从外来。三界皆是痛苦,国家又有什么值得依赖的呢?有法原本无而产生,因缘和合而成,是故兴盛的必定衰落,坚实的必归虚无。芸芸众生实皆如幻安住,三界皆空,国土也是这样。神识无有形相,暂时安住四大毒蛇之中,无智慧者却倍加呵护,当作快乐之车。形体无有恒常的主人,神识无有恒常的居处,形神二者尚且终究分离,又哪有恒常的国家呢?)

  须陀素弥听了上述偈颂,思惟其中的道理,无限欢喜,于是就立了太子,取代自己作为国王,和大臣们告别,将要回去实现诺言。大臣们一齐对他说:‘大王尽管留在这里,用不着担心斑足。我们想出计谋,提前防备,锻造钢铁作成宫舍,大王就住在里面,斑足纵然凶猛,又能对你如何呢!’

  国王告诉大臣和百姓们:‘人生活在世间,诚实和信义是根本,虚伪欺骗苟且偷生,情理不容。我宁愿守信而死,也不妄语而生。’接着又为他们宣说种种诚信的利益,广泛分别虚妄的罪过。大臣们悲切哽咽,没有谁再劝说。国王启程离开都城,所有人都来送行,在路边哭号、哀恋,悲伤得死去活来。国王加以开晓劝慰后,就上路离去了。

  当时斑足王暗自思忖:须陀素弥今天应该回来了。于是他就坐在山顶上远望着等候,看到了须陀素弥一路径直朝自己走来。走到跟前,斑足王打量他,见他神色怡悦,欢喜快乐更胜往日。罗刹王就问他:‘很高兴你能回来,人生在世,没有不爱惜寿命的,你现在快要死了,却异常欢喜,你这次回到自己的国家,究竟得到了什么好处?’

  须陀素弥回答:‘大王开恩宽限,给我七天时间去做布施,使我实现了诺言,又听闻到妙法,内心由此得以解脱。到了现在,我的愿望和志向已完全得到满足,所以尽管就要死去,但心情喜悦犹如生时。’斑足王问道:‘你听了什么法,且说来给我听听。’

  须陀素弥给他说了原来的偈颂,又进一步为他宣说了许多正法,分别(是)杀生的罪过及其可怕的报应,又说心怀慈悲不杀生的福报。斑足听后很高兴,就恭敬地向须陀素弥顶礼,接受他的教导,再没有害人的念头。随即释放了被囚的国王们,让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国家。

  须陀素弥于是安排兵众,把斑足王送回安置在他的国家。以前仙人诅咒的十二年期限已满,斑足从此以后不再吃人,于是又恢复了国王的地位,像以前那样治理国家。

  就是这样的,大王,要知道那时的国王须陀素弥,就是今天的我;斑足王便是今天的鸯仇摩罗;那时在十二年内被驳足王吃掉的人,就是现在被鸯仇摩罗杀害的人,这些人世世以来一直被鸯仇摩罗杀害,而我也在世世累劫中降伏鸯仇摩罗使他弃恶从善。我在过去尚是凡夫时,就教化了他使其不再杀生;何况我今天已成佛陀,具足一切功德,各种罪恶永远息灭,怎会不能降伏他呢?”

  国王又问佛陀:“现在的这些人,宿世有什么因缘导致生生世世中一直被他杀害?”佛陀告诉国王:“好好聆听,过去久远劫以前,此阎浮提有一个大国,名叫波罗奈,当时的国王名叫波罗摩达。这国王有两个王子,每个都才能出众,容颜端正,极其美妙,国王十分喜爱。

  当时小王子心中暗想:‘假如我父王去世,哥哥理当继承王位治理(国家),我既然年龄比他小,就没有希望坐上王位。人生一世,已经不做国王,在这世上(要)做什么呢?不如到幽静的地方去寻求仙道。’起了这个念头,他就去禀告父王说:‘自己贪恋向往寂静的深山,追求仙道,希望父王答应放我,得以满足自己的心愿。’就这样百般恳求,见他的心愿不能动摇,父王便依从了他,放他入山修道。

  (小王子)离去后过了几年,国王去世,他的哥哥继承了王位,统领人民。哥哥治理国家没多久,也得病死了,而他没有子孙,再无人继承王位。大臣们共同商议,也不知如何处置。此时有一位大臣说:‘先王有一个小儿子,先前启奏大王后,就隐居深山学习仙术,我们可以去将他迎请回来继承王位。’大臣们都高兴地说:‘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就一齐到深山中去迎请王子。找到(小王子)后,(他们)把情况详细告诉他,并说明来意,希望屈尊降临(国中),接掌国政。

  仙人回答大臣:‘这事很可怕。我在这里宁静安乐,永远没有忧患。世间人凶残险恶,喜欢互相杀戮。如果我做了国王,也许会被人图谋加害。我现在很喜欢这里,不能去做国王。’大臣们又祈请说:‘国王去世后没有子嗣,再没人继承王位,只有大仙您是先王的遗孤,国家和人民不能没有君主,恳请您能怜悯百姓,回到国家主持国政。’就这样诚挚殷勤地请求,仙人于心不忍,于是便和他们回到本国。

  仙人年纪还小,不曾经历男女欲事。回来治理国家后,渐渐接触女色,(男女)淫欲之事沾染后,身心放纵,不受约束,日夜耽着(其中)荒废国务,不能自制。于是他下令:‘国中所有女子要出嫁时,要先来(王宫)服侍我,这样以后(才)允许去服侍丈夫。’当时国内容貌端正的妇女,一旦被他看中全都遭受凌辱。当时一个女人在道路上众人聚处,裸体站着小便。众人都惊骇耻笑,一起过来斥骂她:‘你怎么能这样不知羞耻?’

  这女子就回答他们:‘你(也)在女人数中[意为:你也是女辈],有什么羞耻的?你们都站着撒尿,既然也不觉羞耻,你我没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羞耻的?’人们问她:‘你这话什么意思?’这女子便说:‘整个国家只有国王一个人是男人,整个国家的女人都被他凌辱,你们如果是男人的话,能让他这样吗?’于是众人都相继感到非常羞愧,便一齐议论这女人说的话,确实有她的道理。

  人们暗中将这女子的话,辗转秘密传播,用心共同谋划,想一起谋害国王。城外的林园中有一个清凉的水池,国王每天早晚必到池中沐浴。大臣和百姓们就埋伏在林园里,等到国王出来洗浴时,埋伏的兵众全部拥出,将国王团团围住,强行捉拿要把他杀掉。

  国王才大惊失色地说:‘你们想要干什么?’大臣们答道:‘大王违逆治国之道,荒淫无度,败坏风纪伦常,污辱了许多人家。我们历历亲见,实在不堪忍受,所以要除掉大王,另外寻访贤士能人。’。’国王听后开始恐惧,就对大臣们说:‘我做得不对,连累了你们。请让我改过自勉,再也不敢这样了。希望能宽恕我,让我重新治理国家。’

  大臣们又说:‘就算今天天降黑雪,头顶长出毒蛇,也终究不能放过你,你何必啰嗦。’国王听了这话,自己知道必死无疑,恼羞成怒地对大臣们说:‘我原本在山林中不参与世事,你们前来苦苦逼劝,立我为王。我又未有大的过失,而你们却勾结起来谋害我。我现在是身单力孤,无力自救。我发誓未来世常常杀害你们,(即使)我快要得圣道时,也不会放过(你们)。’虽然国王这样赌咒(发誓),大家还是把他杀了。

  如是大王,要知道当时那位仙人国王,就是今天的鸯仇摩罗;当时齐心协力杀死国王的大臣和百姓们,是现在那些被鸯仇摩罗杀掉的人们。自那时以来,他们一直被他杀害,直到今天,依然杀害彼等。”此时波斯匿王长跪在佛前,再次对佛陀说:“指鬘比丘杀害了这么多人,现在已证得圣道,还要遭受果报吗?”

  佛陀告诉国王:“造作的一切业必定会有果报。现在这比丘在房中,地狱的火焰从毛孔中喷出,遭受着极度的痛苦,酸楚难言。”这时佛陀想让大众明白造下恶业必然有其恶报,就令一名比丘:“你拿着房门钥匙,前往指鬘比丘的房间,将它插入门孔内。”

  比丘立即遵照佛陀的教言去拿了钥匙,将钥匙插入指鬘比丘门内,片刻间融化消失。比丘惊愕地回来禀告佛陀,佛陀告诉众比丘:“恶行的果报就是这样。”国王和与会大众,都对因果信解无疑。

  这时阿难长跪在佛的面前启请说:“鸯仇摩罗前世有何善缘,以至于身强力壮,有力士一般的气力,身手敏捷迅猛,追得上飞鸟,又能遇佛出世,度化他脱离生死,恳请世尊怜悯,为大众开示宣说。”

  佛陀告诉阿难:“你们认真聆听:在过去迦叶佛的时代,有一个比丘,作僧执事。将僧众积蓄的财物,装运去换取谷米,走在半路上突然下雨,他没有地方停息,携带的谷米杂物都被浇湿。这比丘想要快步而行,无奈气力太小行走缓慢,没有办法随顺心意,他心中郁闷不快,就立下誓言:‘愿我后世力等千人,身体轻捷行动快速,奔跑起来比飞鸟还快。将来有释迦牟尼佛出世,愿我能见到他,永远超离生死轮回。’

  如是阿难,当时那个执事比丘就是现在的鸯仇摩罗。由于那一世时,他出家修行,奉持戒律,(又)因为僧众作事而发下誓愿的缘故,从那时起,就世世有端正的相貌、勇猛的力量,行动轻捷迅疾,都如他所愿,又因遇见我出世,得到度化脱离生死。’

  当时阿难及众位比丘、国王及臣民一切与会者,听闻佛所说的因缘行报,都深受感动激励,于是思惟四谛,有的证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有的种下辟支佛善根,有的发起无上正真道意,或有得住不退转的,都守护自己的身业、口业,克制自己的心,努力向善,听完佛陀所说的话,欢喜奉行。

  附原经文:

  无恼指鬘缘品第五十一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于时国王名波斯匿王。有辅相。聪明巨富。其妇怀妊。生一男儿。形貌端正。容体殊绝。于时辅相。见儿欢喜。即召相师。令占相之。

  相师看见。怀喜而言。是儿福相。人中挺特。聪明智辩。有踰人之德。父闻遂喜。敕为作字。相师问言。儿受胎来。有何异事。辅相答言。其母素性。不能良善。怀妊以来。倍更异常。心性恭顺。乐宣人德。慈矜苦厄。不喜说过。

  相师言曰。此是儿志。当为立字。号阿舋贼奇。儿渐长大。雄壮绝伦。有力士之力。一人敌千。腾接飞鸟。走疾奔马。其父辅相。甚爱念之。

  于时国中。有一婆罗门。聪明博达。多闻广识。有五百弟子。追逐随学。尔时辅相。即将其儿。往属及之。令其学问。婆罗门可之。受持教授。

  加阿舋贼奇。夙夜勤业。一日咨受。胜于经年。学未经久。普悉通达。婆罗门师。异常待遇。行来进止。每与其俱。及诸同学。倾意瞻敬。

  尔时婆罗门师妇。见其端正。才姿挺貌。过踰人表。怀情色著。爱不去意。然诸弟子。与共同游。行止不独。无缘与语。有心不遂。常以叹悒。会有檀越。来请其师及诸弟子三月。

  一时婆罗门师内与妇议。我今当行受请三月。当留一人经营于后。时妇内喜。密自怀计。白婆罗门。是事应尔。后家理重。宜须才能。可留无恼属以后事。时婆罗门。即敕无恼。我今赴彼檀越之请。后事总多。须人料理。卿善才能。为吾营后。无恼受教。即住不行。师及徒众。引道而去。

  其妇怡悦欣喜无量。极自庄饰。多作姿媚。与共谈语。娆动其意。无恼志固。无心相从。欲心转盛。实意语之。我相钦爱。由来有素。但避众人。有怀未发。汝师临去。吾故相留。今既独静。当从我意。无恼晓谢语言。我梵志法。不淫师妇。若当违犯非婆罗门。宁交取死。终不为此。

  于时师妇。望重违心。惭愧嗔愤。复作密计。候师垂至。挽裂衣裳。掴破其面。尘土坌身。憔悴卧地。无所言说。时婆罗门师徒俱到。师即入内。见妇色状。即问其故。何缘乃尔。

  妇垂泣言。不足问也。时婆罗门。重更问之。汝有何事。当相告语。云何不说。妇啼而言。汝所钦羡。阿舋贼奇。自汝去后。常见侵凌。我适不从。抴裂我衣。坏我身首。汝畜弟子。云何乃尔。

  婆罗门闻。甚怀恚忿。语其妇言。此无恼者。力敌千人。辅相之子。种族强盛。虽欲治之。宜当以渐。谈谋是已。往见无恼。随宜方便。而慰喻之。我去之后。苦汝营劳。又汝前后。奉事尽忠。常感汝意。思欲相酬。有一秘法。由来未说。若能成办。直生梵天。无恼长跪。问是何事。

  答言。若持七日之中。斩千人首。而取一指。凡得千指。以为鬘饰。尔时梵天。便自来下。命终之后。定生梵天。无恼闻此情怀犹豫。复白师言。此事不应。杀害众生。更生梵天。师又告言。汝我弟子。岂不信我至要之言。汝若不信则为义绝。随尔道径。莫复此住。又更作咒。竖刀在地。说咒已讫恶心转生。

  师知其意。即授与刀。受刀走外。得人便杀。取指为鬘。人见便号鸯仇魔罗。周行斩害到七日头。方得九百九十九指。唯少一指。残杀一人。指数便满。

  人皆藏窜。无敢行者。遍行求觅。更不能得。七日之中。不得饮食。其母怜愍。遣人为致。悉各怀惧。无敢往者。其母持食。躬自致往。儿遥见母。走趣欲杀。

  母时语言。咄不孝物。云何怀逆。欲危害我。儿便语言。我受师教。要七日中。满得千指。便当得愿。生于梵天。日数已满。更不能得。事不获已。当杀于母。母又语言。事苟当尔。但取我指。莫见伤杀。

  于时世尊。具遥见之。知其可度。化作比丘。行于彼边。鸯仇魔罗。已见比丘。舍母腾跃。走趣规杀。佛见其来。徐行舍去。

  指鬘极力走不能及。便遥唤言。比丘小住。佛遥答言。我常自住。但汝不住。指鬘复问。云何汝住。我不住耶。佛即答言。我诸根寂定。而得自在。汝从恶师。禀受邪倒。变易汝心。不得定住。昼夜杀害。造无边罪。

  指鬘闻此。意欻开悟。投刀远弃。遥礼自归。于时如来尔乃待之。还现佛身。光明朗日。三十二相。炳著奇妙。指鬘见佛光相威仪。以身投地。悔过自责。佛粗说法。得法眼净。心遂纯信。

  求索出家。佛即可之。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著身。随彼所应。重为说法。心垢都尽。得罗汉道。佛即将其还祇陀林。尔时国中。人民之类。闻指鬘声。皆各惊怖。人畜怀妊。怖不能生。时有一象。不能出子。佛敕指鬘。往说诚言。我生以来。不杀一人。

  指鬘白佛。我由来杀多。云何不杀。佛告之曰。于圣法中。是为始生。尔时指鬘便整衣服。奉教往说。如说寻生。皆得安隐。还诣精舍。坐一房中。

  时波斯匿王。大合兵众。躬欲往讨鸯仇魔罗。路由祇洹。当往攻击。时祇洹中。有一比丘。形极矬陋。音声异妙。振声高呗。音极和畅。军众倾耳。无有厌足。象马竖耳。住不肯行。

  王怪问御者。何以乃尔。御者答言。由闻呗声。是使象马停足立听。王言。畜生尚乐闻法。我曹人类。何不往听。即与群众。暂过祇洹。到下象乘。解剑却盖。直进佛所。敬礼问讯。

  彼呗比丘。呗声已绝。王先问言。向闻呗音。清妙和畅。情豫钦慕。愿得见识。施十万钱。佛告之曰。先与其钱。然后可见。若已见者。更不欲与一钱之心。

  即将示之。看其形状。倍复矬陋。不忍见之。意无欲与一钱之想。王从座起。长跪白佛。今此比丘。形极短丑。其音深远声彻乃尔。宿作何行。致得斯报。

  佛告王曰。善听著心。过去有佛。名曰迦叶。度人周讫。便般涅槃。时彼国王。名机里毗。收[龙藏为〖扌+(枚-木)〗]取舍利。欲用起塔。时四龙王。化为人形。来见其王。问起塔事。为用宝作。为用土耶。

  王即答言。欲令塔大。无多宝物。那得使成。今欲土作。令方五里高二十五里。极使高显可观。龙王白言。我非是人。皆是龙王。闻王作塔。故来相问。苟欲用宝。当相佐助。王欢喜言。能尔者快。

  龙复语言。四城门外。有四大泉。城东泉水。取用作墼。成绀瑠璃。城南泉水。取用作墼。其墼成已。皆成黄金。城西泉水。取用作墼。墼成就已。变成为银。城北泉水。取用作墼。其墼成已。变为白玉。王闻是语。倍增踊跃。即立四监。各典一边。

  其三监。所作功向欲成。一监慢怠。功独不就。王往看见。便以理责。卿不用心。当加罚谪。其人怀恐。便白王言。此塔太大。当何时成。王去之后。敕诸作人。昼夜勤作。一时都讫。

  塔极高峻。众宝晃昱。庄校雕饰。各有异观。见已欢喜。忏悔前过。持一金铃。著塔枨头。即自求愿。令我所生音声极妙。一切众生。莫不乐闻。将来有佛。号释迦牟尼。使我得见度脱生死。

  如是大王。欲知尔时一监作迟。怨塔大者。此比丘是。缘彼恨言嫌其塔大。五百世中。常极矬陋。由后欢喜施铃塔头。求索好声及愿见我。五百世中。极好音声。今复见我。致得解脱。

  王闻是已。便辞欲退。佛问大王。欲何所至。王白佛言。国有怨贼鸯仇魔罗。伤杀人民。纵横暴害。今欲率众往攻伐之。佛告王曰。鸯仇魔罗。当如今者不能杀蚁。况复余耶。

  王心念言。世尊似往已降伏之。佛告王言。指鬘今已出家入道。得阿罗汉。诸恶永尽。今在某房。欲见之不。王言思见。即起到其房外。闻指鬘比丘謦欬之声。忆其暴恶。所伤弥广。怖躃[同“躄”]断绝。良久乃甦[同“苏”]。还至佛所。以事白佛。

  佛告王曰。不但今日。闻彼之声堕地断绝。过去世时。闻其音声亦尔断绝。善听大王。过去久远。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奈[龙藏为(木+奈)]。尔时国中。有一毒鸟。捕诸毒虫。恒以为食。其形极毒。不可触近。所经历下。众生皆死。树木悉枯。尔时此鸟。过到一林。住一树上。謦欬欲鸣。时彼林中。有白象王。在傍树下。闻毒鸟声。躃地断绝不能动摇。

  如是大王。尔时毒鸟。今指鬘是。时白象王。今王身是。王复白佛。鸯仇魔罗。暴害兹甚。杀尔所人。赖蒙世尊降化修善。佛告王曰。鸯仇魔罗。不但今日杀此多人。蒙我降化。过去世时。亦杀此等。我亦降化。乃复思善。王重白佛。不审此等。先世被害。世尊降化。其事云何。愿为解说。

  佛告王曰。善听著心。过去久远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奈。于时国王。名波罗摩达。尔时国王。将四种兵。入山林中。游行猎戏。王到泽上。驰逐禽兽。单只一乘。独到深林。

  王时疲极。下马小休。尔时林中。有牸师子。怀欲心盛。行求其偶。困不能得。值于林间。见王独坐。淫意转隆。思欲从王。近到其边。举尾背住。

  王知其意。而自思惟。此是猛兽。力能杀我。若不从意。傥见危害。王以怖故。即从师子。成欲事已。师子还去。诸兵群从。已复来到。王与人众。即还宫城。

  尔时师子。从是怀胎。日月满足。便生一子。形尽似人。唯足斑驳。师子忆识。知是王有。便衔担来。著于王前。王亦思惟。自忆前事。知是己儿。即收取养之。以足斑驳。字为迦摩沙波陀(此言驳足)。

  养之渐大。雄才志猛。父王崩亡。驳足继治。时驳足王。有二夫人。一王者种。二婆罗门种。时驳足王。一日出城。游于园观。敕二夫人。随我后往。谁先到者。当与一日。极相娱乐。其堕后者。吾不见之。王去之后。其二夫人。极自庄饰。严驾车乘。一时俱往。

  到于道中。见于天祠。梵志种者。下车作礼。礼已急进。独堕后到。王从本言。而不前之。于是夫人。嗔恚烦愤。怨责天神。我由礼汝。使王见薄。若有天力。何不护我。恚恨愤恼。密自怀计。

  王后还宫。加意奉事。复还待遇。从王求愿。听我国中一日自在。值王偏心。自听可之。出外令人打坏天祠。令平如地。乃还宫中。

  守天祠神。悲苦懊恼。往至宫中。欲思伤害。王宫天神遮不听入。有一仙人。住仙山中。时驳足王。恒常供养。日日食时。飞来入宫。不食肴馔。粗食粗供。偶值一日仙人不来。天神知之。化作其形。欲来入宫。

  宫神犹识。不听前入。遥在门外。白王求通。王闻仙人。在外索现。怪其所以。急敕听入。是时宫神。闻王有教即休不遮。径前得入。坐于仙人常坐之处。

  办如常食。以用供养。时化仙人。不肯就食。即语王言。此食粗恶。又无肉鱼。云何可噉。王即白言。大仙自来。恒食清素。故令不办肉鱼肴膳。化仙又告。自今以后。莫设粗供。具肉为食。

  即如语办。食已还去。复到明日。旧仙飞来。为设肴馔种种之肉。仙人嗔恚。怨责于王。王言大仙。昨日敕如是作。仙人语言。昨日有患。断食一日。不来是间。谁语汝曹。但相轻试。故复尔耳。令王是后十二年中恒食人肉。作是语竟。飞还山中。

  是后厨监。忘不办肉。临时无计。出外求肉。见死小儿肥白在地。念且称急。即却头足。担至厨中。加诸美药。作食与王。

  王得食之。觉美倍常。即问厨监。由来食肉。未有斯美。此是何肉。厨监惶怖。腹拍王前。若王原罪。乃敢实说。王答之言。但实说之。不问汝罪。厨监白王。先日有缘。不及具肉。得死小儿。以称时要。不意大王。乃当觉之。王言。此肉甚美异常。自今已往。如是求索。

  厨监白王。前者偶值自死小儿。更求叵得。其作食者。畏惧国法。王又语言。汝但密取。设令有觉者。断处由我。厨监受教。夜恒密捕。得便杀之。日日供王。于时城中人民之类。各各行哭。云亡小儿。展转相问。何由乃尔。

  诸臣聚议。当试微伺。即于街里。处处安人。见王厨监抴他小儿。伺捕得之。缚将诣王。具以前后所亡事白。王闻是语。默然不答。再三重白。今捕得贼。罪舋彰露。事当决断。云何默然。王乃答言。是我所教。诸臣怀恨。各自罢去。于外共议。王便是贼。食我等子。噉人之王云何共治。当共除之。去此祸害。

  一切同心咸共齐谋。城外园中。有好池水。其王日日。至彼洗浴。诸臣储兵。安伏园中。王出洗浴。已到池中。伏兵一时周匝四合。即围其王。当取杀之。

  王见兵集。惊怖问言。汝等何故。而围逼我。诸臣答言。夫为王者。养民为事。方验厨子。杀人为食。众民呼嗟。告情无处。不任苦酷。故欲杀王。王语诸臣。我实无状。自今以后。更不复为。唯见恕放。当改自励。诸臣语曰。终不相放。正使今日天雨黑雪。令汝头上生黑毒蛇。犹不相听。不须多云。

  时王驳足闻臣语已。自知必死。得脱无路。即语诸臣。虽当杀我。小缓须臾。听我小住。诸臣缓置。

  王即自誓。我身由来。所修善行。为王正治。供养仙人。合集众德。回令今日我得变成飞行罗刹。其语已讫。寻语而成。即飞虚空。告诸臣曰。汝等合力。欲强杀我。赖我大幸。复能自拔。自今已后。汝等好忍。所爱妻儿。我次当食。语讫飞去。

  居止林间。飞搏取人。担以为食。人民之类。恐怖藏避。如是之后。杀噉多人。诸罗刹辈。附为翼从。徒众渐多。所害转广。后诸罗刹。白驳足王。我等奉事。为王翼从。愿为我曹。作一宴会。

  时驳足王。即许之言。当取诸王令满一千。与汝曹辈。以为宴会。许之已讫。一一往取。闭著深山。已得九百九十九王。残少一人。其数便足。诸王念言。我曹穷急。当何所归。若当捕得须陀素弥。有大方便。能济我等。

  作是计已。白罗刹王。王欲作[龙藏为(亻+个)]会。极令有异。纯取诸王。不用凡细。须陀素弥。有高名德。若能得来。王会乃好。罗刹王言。此有何难。即时飞腾。欲往取之。

  值须陀素弥。将诸婇女。晨欲出城至园洗浴。道见婆罗门。从其乞丐。王语婆罗门。待我洗还。当相布施。王既到园。入池中洗。时罗刹王。飞空来取。担到山中。

  须陀素弥。愁忧悲泣。时驳足王。而问之曰。闻汝名德。殊胜第一。大丈夫志。当任穷达。云何特愁。啼如小儿。

  须陀素弥。白罗刹王。我不爱身贪惜寿命。但念生来未曾妄语。朝出宫行。见一道士。当车驾前。从我乞丐。我许洗还。当相施与。出值大王。担我至此。念今妄语违失诚信。是以故愁。非惜身也。愿见哀愍。假我七日。施彼道士。当归就死。

  驳足闻是。而语之言。汝今得去。宁当自还来就死耶。即复言曰。正使不还。我自能得。寻放令去。王还到国。道士犹在。欢喜供养。施婆罗门。时婆罗门。见王不久欲还就死。惧其恋国而有愁忧。即为其王。而说偈言。

  劫数终极乾坤洞然须弥巨海都为灰扬

  天龙人鬼于中彫丧二仪尚殒国有何常

  生老病死轮转无际事与愿违忧悲为害

  欲深祸重疮疣无外三界都苦国有何赖

  有本自无因缘成诸盛者必衰实者必虚

  众生蠢蠢都如幻居三界皆空 国土亦如

  识神无形假乘四蛇无明宝象以为乐车

  形无常主神无常家形神尚离 岂有国耶

  时须陀素弥。闻说此偈。思惟义理。欢喜无量。即立太子。自代为王。与诸臣别。当还赴信。诸臣同声。白于王言。愿王但住。勿忧驳足。臣等思计。设备防虑。锻铁为舍。王且在中。驳足虽猛。何所能耶。

  王告诸臣并诸人民。夫人生世。诚信为本。虚妄苟存。情所未许。宁就信死。不妄语生。复为种种说诚信之利。广为分别虚妄之罪。诸臣悲咽。一更无言。王起出城。一切皆送。号慕道次。断绝复甦。王晓喻讫。涉道而去。

  时驳足王。自思惟言。须陀素弥。今日应来。坐于山顶。遥候望之。见其循道径来趣已。既到见之。颜色怡悦。欢喜解怿。踰过于旧。罗刹王问。快善能到。人生于世。靡不惜寿。汝今当死。欢喜倍常。还到本国。获何善利。

  须陀素弥答言大王宽恩。假我七日布施。得遂诚言。又闻妙法。心用闻解。当如今日。志愿毕足。虽当就死。情欣犹生。驳足王言。汝闻何法。试为吾说。

  须陀素弥。为说本偈。复更方便广为说法。分别杀罪及其恶报。复说慈心不杀之福。驳足欢喜敬戴为礼。承用其教。无复害心。即放诸王。各还本国。须陀素弥。即收兵众。还将驳足安置本国。前仙人誓。十二年满。自是以后。更不噉人。遂还霸王。治民如旧。

  如是大王。欲知尔时须陀素弥王者。今我身是。驳足王者。今鸯仇魔罗是。尔时诸人十二年中。为驳足王所食啖者。今此诸人。为鸯仇魔罗所杀者是。此诸人等。世世常为鸯仇魔罗之所杀者。我亦世世。降之以善。我念过世。为凡夫时。化令不杀。况我今日。成为如来。众德普被。诸恶永息。岂复不能降化之耶。

  王复白佛。今此诸人。宿有何缘。乃常世世。为其所杀。佛告王曰。善心听之。乃往过去久远劫中。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奈。于时国王。名波罗摩达。王有二子。各有雄才。端正殊妙。王甚爱念。

  于时小者。心自念言。设我父崩。兄当继治。我既年小。无望国位。生于一世。已不作王。处世何为。不如幽静以求仙道。作是念已。往白父王。贪慕深山。求于仙道。愿见听放。得遂所志。如是殷勤。志不可夺。父便听之。即放入山。

  去经数年。父王崩亡。其兄继位。统领人民。兄治不久。遇疾命终。未有子嗣。更无绍继。诸臣集议。靡知所归。有一臣言。王有小子。前启大王。入山学仙。当还往迎以续王位。诸臣喜曰。定有此事。即相率合入山请唤。到以情状具白其意。唯愿垂降。抚接我国。

  仙人答言。此事可畏。我此静乐。永无忧患。世人凶恶。好相斩戮。若我为王。傥见图害。今甚乐此。不能为也。诸臣重白。王崩绝嗣。更无绍继。唯有大仙。是王之种。国土人民。不得无主。唯愿垂愍。顾意临覆。如是致诚。殷勤求请。其意不忍。遂与还国。

  仙人少小。不习欲事。既来治国。渐近女色。淫事已染。奔逸放荡。晨夜耽荒。不能自制。遂敕国中。一切诸女。欲出行时。要先从我。尔乃然后。听往从夫。及诸国中。端正妇女。入其意者。皆悉凌辱。时一女人。于道陌上多人众中。裸形立溺。人悉惊笑。来共诃之。汝何无羞。乃至若是。

  女即答言。汝于女中。有何羞耻。汝等立溺。既亦不羞。我汝不异。有何羞耶。诸人答言。是语何谓。女复言曰。唯王一人。是男子耳。一国妇女。皆被其辱。汝等若男。当令尔耶。于是诸人。更相惭愧。便共谈议。如此女言。实是其理。

  阴持女言。转密相语。用心合谋。欲共图王。城外园中。有清凉池。王恒前后。至池洗浴。诸臣民辈。安伏园中。值王出洗。伏兵悉出。周匝围绕。逼取欲杀。

  王乃惊曰。欲作何等。诸臣白言。王违政治。淫荒过度。坏乱常俗。污辱诸家。臣等睹见。不能堪忍。故欲除王。更求贤能。王闻遂惧。即语诸臣言。我不是。负累汝等。请自改厉。更不敢尔。愿见宽放。与民更始。

  诸臣复语。正使今日。天雨黑雪。顶生毒蛇。终不相放。奚须多云。王闻是已。自知必死。嗔憾内愤。语诸臣言。我本在山。无豫世事。强来见逼。以我为王。未有大失。同心图我。我今单弱。无力自救。誓当来世常当杀汝。垂当得道。犹不相置。虽作是誓。犹故杀之。

  如是大王。欲知尔时仙人王者。今鸯仇魔罗是。尔时臣民同心杀王者。今此诸人。为鸯仇魔罗所杀者是。从彼以来。常为所杀。乃至今日。犹害此等。时王长跪。复白佛言。指鬘比丘。杀此多人。今已得道。当受报不。

  佛告大王。行必有报。今此比丘。在于房中。地狱之火。从毛孔出。极患苦痛。酸切叵言。于时如来。欲令众会。知作恶行必有罪报。敕一比丘。汝持户排。往指鬘房。刺户孔中。

  比丘即往。奉教为之。排入户内。寻时融消。比丘惊愕。还来白佛。佛告比丘。行报如是。王及众会。莫不信解。尔时阿难长跪白佛。鸯仇魔罗。宿有何庆。身力雄壮。力士之力。健捷轻疾。走及飞鸟。复得值佛。越度生死。唯愿垂哀。为众会说。

  佛告阿难。汝等善听。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一比丘。为僧执事。将僧人畜。载致谷米。道中逢雨。隐息无处。谷米囊物。悉被浇浸。时彼比丘。思欲疾过。力少行迟。无方从意。心怀悒迟。即立誓言。愿我后生。力敌千人。身轻行速。走疾飞鸟。将来有佛释迦牟尼。使我得见永脱生死。

  如是阿难。尔时执事比丘者。今鸯仇魔罗是。由彼世时。出家持戒。因营僧事。立愿之故。自从是来。世世端正猛力轻疾。悉如其愿。复遇见我。得度生死。

  尔时阿难。及诸比丘。王及臣民。一切会者。闻佛所说因缘行报。皆悉感励。思惟四谛。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有种辟支佛善根本者。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或有得住不退转者。皆护身口。克心从善。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返回目录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