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三论宗>>正文内容

学诚法师: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二十卷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3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学诚法师: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二十卷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三三昧义第三十二(卷第二十)

  法类安立的次第:【经】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

  【论】问曰:何以故次三十七品后,说八种法?答曰: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

  很恰当的比喻: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已说道,次应说到处门;四禅等是助开门法。复次,三十七品是上妙法,欲界心散乱,行者依何地、何方便得?当依色界、无色界诸禅定。

  于四无量心、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中,试心知得柔软自在随意不?譬如御者试马,曲折随意,然后入阵。十一切处亦如是,观取少许青色,视一切物皆能使青;一切黄、一切赤、一切白皆如是。复次于八胜处缘中自在。初、二背舍,观身不净;第三背舍,观身还使净。四无量心:慈观众生皆乐,悲观众生皆苦,喜观众生皆喜;舍是三心,但观众生无有憎爱。复次,有二种观:一者、得解观;二者、实观。实观者,是三十七品。以实观难得故,次第说得解观。得解观中心柔软,易得实观,用实观得入三涅槃门。

  问曰:若足等身分,与有分异,是有咎;今足等身分,与有分身法不异,故无咎!

  答曰:若足等身分与有分不异,头即是足,何以故?二事是身不异故。又身分多,有分一,不应多作一,一作多。

  复次,因无故果无,非果无故因无。身分与有分不异,应果无故因无。何以故?因果一故。若一、若异中,求身不可得;身无故,何处有男女?若有男女,为即是身?为异身?身则无可得。若在余法,余法非色故,无男女之别。但二世因缘和合,以颠倒心故,谓为男女。如偈说:

  俯仰屈伸立去来,视瞻言语中无实,

  风依识故有所作,是识灭相念念无。

  彼此男女有我心,无智慧故妄见有,

  骨锁相连皮肉覆,机关动作如木人。

  内虽无实外似人,譬如洋金投水中,

  亦如野火焚竹林,因缘合故有声出。

  (很有内涵的思维偈颂,应该背诵下来)

  如是等诸相,如先所说,此中应广说,是名无相门。无作者,既知无相都无所作,是名无作门。

  空涅槃门的思维:

  问曰:何等空涅槃门?

  答曰:观诸法无我、我所空,诸法从因缘和合生,无有作者,无有受者,是名空门。

  复次,空门,如忍智品中说。知是无我、我所已,众生云何于诸法中心著?行者思惟作是念:诸法从因缘生,无有实法,但有相,而诸众生取是相,著我、我所。我今当观是相有实可得不?审谛观之,都不可得;若男相、女相、一、异相等,是相实皆不可得。何以故?诸法无我、我所故空,空故无男、无女、一、异等法,我、我所中名字,是一、是异;以是故,男女、一、异法实不可得。

  复次,四大及造色,围虚空故名为身;是中内外入因缘和合生识种。身得是种和合,作种种事,言语、坐起、去来。于空六种和合中,强名为男,强名为女。

  定慧等持的重要性:

  问曰:是三种,以智慧观空,观无相、观无作;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

  答曰:是三种智慧,若不住定中,则是狂慧,多堕邪疑,无所能作。若住定中,则能破诸烦恼,得诸法实相。(修行之人,不可只求多闻,而缺少对定力的栽培,否则真正实相智慧难以启发。所以,平日里摄心不散乱,处处观照,念知双举就很重要了。)

  复次,是道异一切世间,与世间相违。诸圣人在定中得实相说,非是狂心语。复次,诸禅定中无此三法,不名为三昧,何以故?还退失堕生死故。

  解脱真实义:

  问曰:今何以故名解脱门?

  答曰:行是法得解脱,到无余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无余涅槃是真解脱,于身、心苦得脱;有余涅槃为作门。此三法虽非涅槃,涅槃因故,名为涅槃。世间有因中说果,果中说因。

  三种解脱门的走法:是三解脱门,摩诃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缘故,说有三种。观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无相,转名无作。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若人入空门,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办故,不须二门。若入是空门,取相得是空,于是人不名为门,通涂更塞。若除空相,是时从无相门入。若于无相相心著,生戏论,是时除取无相相,入无作门。

  一和三的涅槃:

  问曰:如经说涅槃一门,今何以说三?

  答曰:先已说,法虽一而义有三。复次应度者有三种:爱多者,见多者,爱、见等者。见多者,为说空解脱门;见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无有自性,无有自性故空,空故诸见灭。爱多者,为说无作解脱门;见一切法无常苦,从因缘生,见已心厌离爱,即得入道。爱、见等者,为说无相解脱门;闻是男女等相无故断爱,一异等相无故断见。佛或一时说二门,或一时说三门。菩萨应遍学,知一切道,故说三门。更欲说余事故,三解脱门义略说。

  菩萨在空相中生起禅定的原因:

  问曰:是般若波罗蜜论议中,但说诸法相空,菩萨云何于空法中能起禅定?

  答曰:菩萨知诸五欲及五盖,从因缘生无自性,空无所有,舍之甚易。众生颠倒因缘故,着此少弊乐。而离禅中深妙乐。菩萨为是众生故,起大悲心,修行禅定,系心缘中,离五欲,除五盖,入大喜初禅;灭觉观,摄心深入内清净,得微妙喜,入第二禅;(为了众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具量的菩提心。)以深喜散定故,离一切喜,得遍满乐,入第三禅;离一切苦乐,除一切忧喜,及出入息,以清净微妙舍而自庄严,入第四禅。是菩萨虽知诸法空无相,以众生不知故,以禅相教化众生。若实有诸法空,是不名为空,亦不应舍五欲而得禅;无舍无得故,今诸法空相亦不可得,不应作是难言;若诸法空云何能得禅!

  复次,是菩萨不以取相爱着故行禅;如人服药,欲以除病,不以美也。为戒清净,智慧成就故行禅。菩萨于一一禅中,行大慈观空,于禅无所依止;以五欲粗诳颠倒故,以细微妙虚妄法治。譬如有毒,能治诸毒。

  细致分辨诸法相的原因:(对治悉檀)

  问曰:四禅中已有四无量心,乃至十一切处,今何以故别说?

  答曰:虽四禅中皆有是法,若不别说名字,则不知其功德;譬如囊中宝物,不开出则人不知。若欲得大福德者,为说四无量心;患厌色如在牢狱,为说四无色定;于缘中不能得自在,随意观所缘,为说八胜处;若有遮道不得通达,为说八背舍;心不调柔,不能从禅起次第入禅,为说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缘遍照,随意得解,为说十一切处。(佛陀是大智慧者,所说法也是处处灵活,无量法门对治众生无量问题,所以要通达教法与证法才能广度有情。否则都是空话。)

  生起慈心的心法与身口关系:

  若念十方众生令得乐时,心数法中生法,名为慈;是慈相应受、想、行、识众,是名心数法;起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是法和合,皆名为慈。名为慈故是法生,以慈为主,是故慈得名。譬如一切心心数法,虽皆是后世业因缘,而但思得名,于作业中,思最有力故。

  如何修四无量心:

  慈有三种:一者、众生缘;二者、法缘;三者、无缘。

  问曰:是四无量心云何行?答曰;如佛处处经中说:

  有比丘以慈相应心,无恚无恨,无怨无恼,广大无量,善修,慈心得解遍满东方世界众生,慈心得解遍满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世界众生。以悲、喜、舍相应心,亦如是。慈相应心者,慈名心数法,能除心中愦浊,所谓瞋恨悭贪等烦恼。譬如净水珠着浊水中,水即清。无恚恨者,于众生中,若有因缘,若无因缘而瞋,若欲恶口骂詈,杀害劫夺是名瞋;待时节,得处所,有势力,当加害,是名恨。以慈除此二事故,名无瞋恨。无怨无恼:恨即是怨,初嫌为恨,恨久成怨,身口业加害,是名恼。

  复次,初生瞋结名为瞋;瞋增长筹量,持着心中未决了,是名恨,亦名怨;若心已定,无所畏忌,是名恼。以慈心力除舍,离此三事,是名无瞋无恨,无怨无恼。此无瞋无恨,无怨无恼,佛以是赞叹慈心。一切众生皆畏于苦,贪着于乐;瞋为苦因缘,慈是乐因缘。众生闻是慈三昧,能除苦能与乐故,一心懃精进,行是三昧。以是故,无瞋无恨,无怨无恼。

  无量心者。

  为欲得涅槃故,除恶心。复次,行者持戒清净故,是心广;禅定具足故,是心大;智慧成就故,是心无量。以是慈心,念得道圣人,是名无量心。用无量法分别圣人故;念诸天及人尊贵处,故名为大心;念诸余下贱众生及三恶道,是名广心。于所爱众生中,以慈念广于念已故,名为广心;以慈念中人,是名大心;以慈念怨憎其功德多故,名无量心。

  复次,为狭缘心,故名为广;为小缘心,故名为大;为有量心,故名为无量。如是等,分别义。多在凡夫人行处,或有学人未漏尽者行。

  法缘者,

  诸漏尽阿罗汉、辟支佛诸佛。是诸圣人破吾我相,灭一异相故,但观从因缘相续生。诸欲以慈念众生时,从和合因缘相续生,但空五众即是众生,念是五众。以慈念众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乐。圣人愍之,令随意得乐;为世俗法故,名为法缘。无缘者,是慈但诸佛有,何以故?诸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依止过去世,未来、现在世,知诸缘不实,颠倒虚诳故,心无所缘。佛以众生不知是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着诸法,分别取舍;以是诸法实相智慧,令众生得之,是名无缘。譬如给赐贫人,或与财物,或与金银宝物,或与如意真珠。缘众生、缘法、缘无缘,亦复如是。是为略说慈心义。

  云何行慈,观一切众生皆受乐?行悲者,观一切众生皆受苦?

  答曰:行者欲学是慈无量心时,先作愿:愿诸众生受种种乐。取受乐人相,摄心入禅,是相渐渐增广,即见众生皆受乐。 (修慈心定的大概方法,观想的力量无穷大) 譬如钻火,先以软草、干牛屎,火势转大,能烧大湿木。慈三昧亦如是,初生慈愿时,唯及诸亲族知识;慈心转广,怨亲同等,皆见得乐,是慈禅定增长成就故。悲、喜、舍心亦如是。

  舍心的问题:

  问曰:悲心中取受苦人相,喜心中取受喜人相,舍心中取何等相?

  答曰:取受不苦不乐人相,行者以是心渐渐增广,尽见一切受不苦不乐。

  问曰:是三种心中,应有福德,是舍心于众生不苦不乐,有何等饶益?

  答曰:行者作是念:一切众生离乐时得苦,苦时即是苦,得不苦不乐则安隐,以是饶益。行者行慈喜心,或时贪着心生;行悲心,或时忧愁心生;以是贪忧故心乱,入是舍心,除此贪忧,贪忧除故名为舍心;

  对喜和乐的细致辨析:

  问曰:悲心、舍心,可知有别,慈心令众生乐,喜心令众生喜,乐与喜有何等异?

  答曰:身乐名乐,心乐名喜;五识相应乐名乐,意识相应乐名喜;五尘中生乐名乐,法尘中生乐名喜;先求乐,愿令众生得,从乐因令众生得喜。如人怜愍贫人,先施宝物是名乐;后教令卖买得受五欲乐,是名喜。

  复次,欲界乐愿令众生得,是名乐;色界乐愿令众生得,是名喜。

  复次,欲界中五识相应乐,初禅中三识相应乐,三禅中一切乐,是名乐;欲界及初禅意识相应乐,二禅中一切乐,是名喜;麁乐名乐,细乐名喜;因时名乐,果时名喜;初得乐时是名乐,欢心内发,乐相外现,歌舞踊跃,是名喜。譬如初服药时,是名乐,药发遍身时,是名喜。

  问曰:若如是深爱众生,复何以行舍心?

  答曰:行者如是观,常不舍众生,但念舍是三种心。何以故?妨废余法故。亦以是慈心欲令众生乐,而不能令得乐;悲心欲令众生离苦,亦不能令得离苦;行喜心时,亦不能令众生得大喜。此但忆想,未有实事,欲令众生得实事,当发心作佛,行六波罗蜜具足佛法,令众生得是实乐。以是故,舍是三心,入是舍心。

  复次,如慈、悲、喜心爱深故,舍众生难,入是舍心故,易得出离。

  问曰:菩萨行六波罗蜜,乃至成佛,亦不能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何以但言是三心忆想心生无有实事?

  答曰:是菩萨作佛时,虽不能令一切众生得乐,但菩萨发大誓愿,从是大愿,得大福德果报,得大报故,能大饶益。 (此处很重要,我们口口声声说要给众生快乐,但是,在世间人眼中,我们不但没有给众生任何实际上的利益,反而在处处索取。这又作何理解呢?)凡夫、声闻行是四无量,为自调自利故,亦但空念众生。诸菩萨行是慈心,欲令众生离苦得乐,从此慈心因缘,亦自作福德,亦教他作福德,受果报时,或作转轮圣王,多所饶益;菩萨或时出家行禅,引导众生,教令行禅,得生清净界,受无量心乐;若作佛时,共无量阿僧祇众生,入无余涅槃;比于空心愿益,是为大利! (修行到果报成熟时,依靠福德,禅定等果报,给与众生实际的利益,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其实,我们努力修行,不用等到来世,这一生就可以给与众生先前和究竟的利益) 乃至舍利余法,多所饶益。

  复次,若一佛尽度一切众生,余佛则无所复度,是则无未来佛,为断佛种,有如是等过。以是故,一佛不度一切众生。

  复次,是众生性,从痴而有,非实定法,三世十方诸佛,求众生实不可得。

  问曰:汝自言光明变化作无量身,度十方无量众生,今何以言有量因缘故,所度亦应有量?

  答曰;无量有二种:一者,实无量,诸圣人所不能量,譬如虚空、涅槃、众生性,是不可量;二者、有法可量,但力劣者不能量,譬如须弥山,大海水,斤两、渧数多少,诸佛菩萨能知,诸天世人所不能知。佛度众生亦如是,诸佛能知,但非汝等所及,故言无量。

  复次,诸法因缘和合生故,无有自性,自性无故常空,常空中众生不可得。如佛说:

  我坐道场时,智慧不可得,

  空拳诳小儿,以度于一切。

  诸法之实相,则是众生相,

  若取众生相,则远离实道。

  常念常空相,是人非行道,

  不生灭法中,而作分别相。

  若分别忆想,则是魔罗网;

  不动不依止,是则为法印。

  问曰:行是四无量心,得何等果报?

  答曰:佛说入是慈三昧,现在得五功德:入火不烧,中毒不死,兵刃不伤,终不横死,善神拥护。以利益无量众生故,得是无量福德。以是有漏无量心缘众生故,生清净处,所谓色界。

  如是等,分别义。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为修。非但爱念众生中,非但好众生中,非但益己众生中,非但一方众生中,名为善修。久行得深爱乐,爱憎及中三种众生,正等无异。十方五道众生中,以一慈心视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知识,常求好事,欲令得利益安隐。如是心遍满十方众生中,如是慈心,名众生缘。

返回目录

----------------------------------------------------------------------------------------------------------------

更多学诚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