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三论宗>>正文内容

学诚法师: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十六卷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3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学诚法师: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十六卷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毘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七(卷第十六)

  懒惰而又没有办法突破的人,应该好好阅读这一卷开启智慧、帮助实践的论述:

  精进的相及喻:精进相者,身、心不息故。

  譬如释迦牟尼佛,先世曾作贾客主,将诸贾人入崄难处;是中有罗剎鬼。以手遮之言:汝住莫动,不听汝去!贾客主即以右拳击之,拳即着鬼,挽不可离;复以左拳击之,亦不可离;以右足蹴之,足复粘着;复以左足蹴之,亦复如是;以头冲之,头即复着。鬼问言:汝今如是,欲作何等?心休息未?答言:虽复五事被系,我心终不为汝息也。当以精进力与汝相击,要不懈退!鬼时欢喜,心念此人胆力极大。即语人言:汝精进力大,必不休息,放汝令去!行者如是,于善法中,初夜、中夜、后夜,诵经、坐禅,求诸法实相,不为诸结使所覆,身、心不懈,是名精进相。

  精进相、根、力、觉等的区别:

  于一切善法中,懃修不懈。是名精进相。于五根中,名精进根;根增长名精进力;心能开悟,名精进觉;能到佛道涅槃城,是名正精进。四念处中,能懃系心,是精进分;四正懃,是精进门;四如意足中,欲精进即是精进;六波罗蜜中,名精进波罗蜜。

  精进的次第:

  今说摩诃般若波罗蜜论议中,应说精进波罗蜜,何以说一切善法中精进?答曰:初发心菩萨,于一切善法中精进,渐渐次第得精进波罗蜜。

  精进与精进波罗蜜的区别:

  问曰:一切善法中精进多,今说精进波罗蜜,已入一切善法精进中。

  答曰:为佛道精进,名为波罗蜜;诸余善法中精进,但名精进,不名波罗蜜。

  问曰:一切善法中懃,何以不名精进波罗蜜;而独名菩萨精进为波罗蜜?

  答曰:波罗蜜,名到彼岸。世间人及声闻、辟支佛,不能具足行诸波罗蜜。是故不名为精进波罗蜜。

  复次,是人无大慈、大悲,弃舍众生;不求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及无碍解脱、无量身,无量光明、无量音声,无量持戒、禅定、智慧等诸善法。以是故,是人精进不名波罗蜜。

  世俗谛与胜义谛的观待,拼命努力却毫无执着,不计得失:

  问曰:诸法实相无为无作;精进有为有作相;云何以实相为首?

  答曰:虽知诸法实相无为无作;以本愿大悲欲度众生故,于无作中,以精进力度脱一切。

  复次,若诸法实相,无为无作如涅槃相,无一无二;汝云何言实相与精进相异耶?汝即不解诸法相。

  业因与业果:

  见诸畜生,受诸苦恼,鞭杖驱驰,负重涉远,项领穿坏,热铁烧烁;此人宿行因缘,以系缚众生,鞭杖苦恼,如是等种种因缘故,受象马、牛羊,麞鹿畜兽之形。

  淫欲情重,无明偏多,受鹅鸭、孔雀,鸳鸯、鸠鸽,鸡鹥、鹦鹉,百舌之属。受此众鸟,种类百千,淫行罪故,身生毛羽,隔诸细滑,嘴[口*(甚-其+庚)]麁[革*卬],不别触味。

  瞋恚偏多,受毒蛇、蝮蝎,蚑蜂、百足,含毒之虫。

  愚痴多故,受蚓蛾、蜣蜋,蚁蝼、鸺鹥,角鵄之属,诸騃虫鸟。

  憍慢瞋恚多故,受师子、虎豹,诸猛兽身。

  邪慢缘故,受生驴猪、骆驼之中。

  悭贪、嫉妒,轻躁、短促故,受猕猴、[狂-王+哥]玃,熊罴之形。

  邪贪、憎嫉业因缘故,受猫狸、土虎,诸兽之身。

  无愧无惭、饕餮因缘故,受乌鹊、鵄鹫,诸鸟之形。

  轻慢善人故,受鸡狗、野干等身。

  大作布施,瞋恚曲心,以此因缘故,受诸龙身。

  大修布施,心高陵疟,苦恼众生,受金翅鸟形。如是等种种结使业因缘故,受诸畜生禽兽之苦。

  见苦而发心:

  ……非有想非无想天中死,阿鼻地狱中生,如是展转生五道中。菩萨见是已,生大悲心:我于众生为无所益,虽与世乐,乐极则苦;当以佛道涅槃常乐,益于一切。云何而益?当懃大精进,乃得实智慧,得实智慧知诸法实相,以余波罗蜜助成,以益众生,是为菩萨精进波罗蜜。

  三途苦报的业因:

  等活大地狱中诸受罪人,各各共斗,恶心瞋诤,手捉利刀,互相割剥,以槊相刺,铁叉相叉,铁棒相棒,铁杖相捶,铁铲相贯,而以利刀互相切脍,又以铁爪而相爴裂,各以身血而相涂漫。痛毒逼切,闷无所觉;宿业因缘,冷风来吹,狱卒唤之;咄诸罪人还活,以是故名活地狱;实时平复,复受苦毒。

  此中众生,以宿行因缘,好杀物命,牛羊禽兽,为田业、舍宅,奴婢、妻子,国土、钱财故,而相杀害。如是等种种杀业报故,受此剧罪。

  见黑绳大地狱中罪人,为恶罗剎、狱卒、鬼匠,常以黑热铁绳,拼度罪人。以狱中铁斧,煞之斫之:长者令短,短者令长;方者使圆,圆者使方。斩截四肢,却其耳鼻,落其手足。以大铁锯、解析揣截,破其肉分,脔脔称之。此人宿行因缘,谗贼忠良,妄语、恶口、两舌、无义语,枉杀无辜,或作姧吏,酷暴侵害。

  ……  ……

  如何缘苦而发心:

  菩萨见此,如是思惟:此苦业因缘,皆是无明诸烦恼所作,我当精进懃修六度,集诸功德,断除众生五道中苦,兴发大哀,增益精进。如见父母幽闭囹圄,拷掠搒笞,忧毒万端,方便求救,心不暂舍。菩萨见诸众生受五道苦,念之如父,亦复如是。

  精进持戒、修禅定、求法的状态:

  复次,精进持戒,若大若小,一切能受,一切能持,不毁、不犯;大如毛发,设有违失,实时发露,初不覆藏。

  复次,懃修忍辱,若人刀杖打害,骂詈毁辱,及恭敬供养,一切能忍,不受、不着。于深法中,其心不没,亦不疑悔。

  复次,专精一心,修诸禅定,能住能守,得五神通,及四等心,八胜处,八背舍,十一切处,具诸功德;得四念处及诸菩萨见佛三昧。

  复次,菩萨精进求法,不懈身、心,懃力供养法师,种种恭敬供给给使,初不违失,亦不废退,不惜身命,以为法故。诵读问答,初、中、后夜,思惟忆念,筹量分别,求其因缘,选择、异,欲知实相;一切诸法自相、异相,总相、别相,一相,有相、无相,如实相,诸佛菩萨无量智慧,心不没不退,是名菩萨精进。如是等种种因缘,能生能办种种善法,是故名为精进波罗蜜。

  精进的身心分析:

  问曰:精进是心数法,经何以名身精进?

  答曰:精进虽是心数法,从身力出,故名为身精进。如受是心数法,而有五识相应受,是名身受;有意识相应受,是为心受

  详论身心精进的行相:

  身力懃修,若手布施,口诵法言,若讲说法,如是等名为身口精进。复次,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忍辱、禅定、智慧,是名心精进。

  复次,外事懃修,是为身精进;内自专精,是为心精进。麁精进名为身,细精进名为心;为福德精进名为身,为智慧精进是为心。若菩萨初发心,乃至得无生忍,于是中间名身精进,生身未舍故;得无生忍,舍肉身得法性身,乃至成佛,是为心精进。

  复次,菩萨初发心时,功德未足故,种三福因缘:布施、持戒、善心,渐得福报以施众生。众生未足,更广修福,发大悲心:一切众生不足于财,多作众恶;我以少财不能满足其意;其意不满,不能懃受教诲,不受道教,不能得脱生、老、病、死;我当作大方便,给足于财,令其充满。便入大海,求诸异宝;登山履危,以求妙药;入深石窟,求诸异物,石汁、珍宝,以给众生。或作萨陀婆,冒涉崄道、劫贼,师子、虎狼、恶兽,为布施众生故,懃求财宝,不以为难。药草、呪术,能令铜变为金,如是种种变化,致诸财物,及四方无主物,以给众生,是为身精进。得五神通,能自变化,作诸美味,或至天上取自然食,如是等名为心精进。能集财宝以用布施,是为身精进;以是布施之德,得至佛道,是为心精进。生身菩萨行六波罗蜜,是为身精进;法性身菩萨行六波罗蜜,是为心精进。(未得法身心则随身。已得法身则心不随身。身不累心也)。

  复次,一切法中,皆能成办,不惜身命,是为身精进;求一切禅定、智慧时,心不懈惓,是为心精进。

  复次,身精进者,受诸懃苦,终不懈废。

  如说:波罗柰国梵摩达王,游猎于野林中。见二鹿群,群各有主,一主有五百群鹿。一主身七宝色,是释迦牟尼菩萨;一主是提婆达多。菩萨鹿王见人王大众,杀其部党,起大悲心,径到王前。王人竞射,飞矢如雨;王见此鹿直进趣已,无所忌惮;勅诸从人,摄汝弓矢,无得断其来意。鹿王既至,跪白人王:君以嬉游逸乐小事故,群鹿一时皆受死苦;若以供膳,辄当差次,日送一鹿,以供王厨。王善其言,听如其意。于是二鹿群主,大集差次,各当一日,送应次者。是时提婆达多鹿群中,有一鹿怀子,次至应送,来白其主:我身今日当应送死,而我怀子,子非次也;乞垂料理,使死者得次,生者不滥!鹿王怒之言:谁不惜命?次来但去,何得辞也?鹿母思惟:我王不仁,不以理恕,不察我辞,横见瞋怒,不足告也!即至菩萨王所,以情具白。王问此鹿:汝主何言?鹿曰:我主不仁,不见料理,而见瞋怒;大王仁及一切,故来归命。如我今日,天地虽旷,无所控告!菩萨思惟:此甚可愍!若我不理,抂杀其子;若非次更差,次未及之,如何可遣?唯有我当代之。思之既定,即自送身,遣鹿母还,我今代汝,汝勿忧也!鹿王径到王门,众人见之,怪其自来,以事白王。王亦怪之,而命令前,问言:诸鹿尽耶?汝何以来?鹿王言:大王仁及群鹿,人无犯者,但有滋茂,何有尽时!我以异部群中,有一鹿怀子,以子垂产,身当殂割,子亦并命;归告于我,我以愍之。非分更差,是亦不可;若归而不救,无异木石。是身不久,必不免死;慈救苦厄,功德无量。若人无慈,与虎狼无异?王闻是言,即从坐起,而说偈言:

  我实是畜兽,  名曰人头鹿;

  汝虽是鹿身,  名为鹿头人!

  以理而言之,  非以形为人;

  若能有慈惠,  虽兽实是人。

  我从今日始,  不食一切肉;

  我以无畏施,  且可安汝意!

  诸鹿得安,王得仁信。

  复次,昔野火烧林,林中有一雉,懃身自力,飞入水中,渍其毛羽,来灭大火;火大水少,往来疲乏,不以为苦。是时,天帝释来问之言:汝作何等?答言:我救此林,愍众生故!此林荫育处广,清凉快乐,我诸种类,及诸宗亲,并诸众生,皆依仰此。我有身力,云何懈怠而不救之?天帝问言:汝乃精懃,当至几时?雉言:以死为期!天帝言:汝心虽尔,谁证知者?即自立誓:我心至诚,信不虚者,火即当灭!是时,净居天知菩萨弘誓,即为灭火。自古及今,唯有此林,常独蔚茂,不为火烧。

  菩萨面临两难时的抉择:

  问曰:若行戒波罗蜜时,若有人来乞三衣钵盂,若与之则毁戒。何以故?佛不听故。若不与,则破檀波罗蜜,精进云何遍行五事?

  答曰:若新行菩萨,则不能一世一时遍行五波罗蜜。如菩萨行檀波罗蜜时,见饿虎饥急,欲食其子;菩萨是时兴大悲心,即以身施。菩萨父母以失子故,忧愁懊恼,两目失明;虎杀菩萨,亦应得罪。而不筹量父母忧苦,虎得杀罪;但欲满檀,自得福德。又如持戒比丘随事轻重,摈诸犯法,被摈之人,愁苦懊恼;但欲持戒,不愍其苦。或时行世俗般若,息慈悲心。

  喻:如释迦牟尼菩萨,宿世为大国王太子。父王有梵志师,不食五谷,众人敬信,以为奇特。太子思惟:人有四体,必资五谷,而此人不食,必是曲取人心,非真法也!父母告子:此人精进不食五谷,是世希有,汝何愚甚而不敬之?太子答言:愿小留意此人,不久证验自出!是时,太子求其住处,至林树间,问林中牧牛人:此人何所食噉?牧牛者答言:此人夜中,少多服酥以自全命。太子知已还宫,欲出其证验,即以种种诸下药草,熏青莲华。清旦梵志入宫,坐王边,太子手执此花来供养之。拜已,授与。梵志欢喜自念;王及夫人,内外大小,皆服事我,唯太子不见敬信;今日以好华供养,甚善无量!得此好华,敬所来处,举以向鼻嗅之。华中药气入腹,须臾腹内药作,欲求下处。太子言:梵志不食,何缘向厕?急捉之,须臾便吐王边,吐中纯酥。证验现已,王与夫人乃知其诈。太子言:此人真贼!求名故以诳一国。如是行世俗般若,但求满智,寝怜愍心,不畏人瞋。

  为什么能够做到不执着是有原因的,这就是菩萨真实精进:

  尔时,菩萨精进,不见身,不见心;身无所作,心无所念,身、心一等而无分别。所求佛道以度众生,不见众生为此岸,佛道为彼岸,一切身、心所作放舍;如梦所为,觉无所作。是名寂灭诸精进故,名为波罗蜜。所以者何?知一切精进,皆是邪伪故。以一切作法,皆是虚妄不实,如梦、如幻;诸法平等,是为真实。平等法中,不应有所求索,是故知一切精进皆是虚妄。虽知精进虚妄,而常成就不退,是名菩萨真实精进。

  喻,成功的先例:

  如佛言:我于无量劫中,头目、髓脑以施众生,令其愿满。持戒、忍辱、禅定时,在山林中,身体干枯;或持斋节食,或绝诸色味,或忍骂辱、刀杖之患,是故身体焦枯。又常坐禅,曝露懃苦以求智慧;诵读、思惟,问难、讲说一切诸法;以智分别好恶麁细,虚实多少。供养无量诸佛,殷懃精进求此功德,欲具足五波罗蜜;我是时无所得,不得檀、尸、羼、精进、禅、智慧波罗蜜。见然灯佛,以五华散佛,布发泥中,得无生法忍,实时六波罗蜜满;于空中立,偈赞然灯佛,见十方无量诸佛,是时得实精进身。精进平等故得心平等,心平等故得一切诸法平等。如是种种因缘相,名为精进波罗蜜。

返回目录

----------------------------------------------------------------------------------------------------------------

更多学诚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