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一切法义都包括在此座当中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8日
来源:   作者:阿松活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一切法义都包括在此座当中

 

  在打坐中,身语意都要寂静,同时具备身要、语要和意要,祈祷上师受四灌次第而修。以后不管是修窍诀,还是修四厌离心,需要观察修和安住修交替而修。所有的窍诀聚集在一座当中修持,一切法义都包括在此座当中。

  佛陀宣讲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个烦恼,但如今是末法时代,无法实修八万四千法门,因此传承祖师把八万四千法门精华聚集于窍诀中,宣讲如何实修的方法。即一切经续都包含于窍诀中,一法当中包括八万四千法门,这就称之为上师的窍诀。

  远离痛苦之因是什么?唯有自轻他重的利他之心。为什么呢?如果不去思维自己处于痛苦之中,自然会对亲友生起贪心、对怨敌生起嗔心,无法脱离痛苦。所以要脱离痛苦,一定要舍弃对亲友的贪心和对怨敌的憎心,这样才能远离痛苦。

  老年人在年青的时候积财积食,但是最后到老年的时候,却不知道财食去往何处,仍然处于饥渴之中。同时,他人对自己的言语也很粗糙,而且还要面对死亡之痛苦。

  人的痛苦为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和不欲临苦,如果认为这些生死的痛苦是属于别人的痛苦,或者以前在某个地方所造成、已经过去了的,认为三善道之中的人道没有痛苦只有安乐......痛苦并没有纳入自相续,这样的话对自己没有意义。自相续要认真体会痛苦是怎样的。

  一切诸佛所宣之法包含在两谛当中——世俗谛和胜义谛。证悟胜义谛需要依靠世俗谛。脱离轮回得到安乐之果,需要思维轮回痛苦;依靠轮回而证悟涅槃之果位。大家想要的是安乐,不想要的是痛苦;要得到安乐,先要依止痛苦,认识痛苦以后才能得到安乐之果。

  上师瑜伽是一切法之根本,这样的定解要在相续生起。在座各位都希望得到安乐、远离痛苦、远离轮回,能究竟成佛。但仅仅是口中欲求安乐没有任何意义,要知道如何得到安乐的方法以及远离痛苦的方法,才能得到究竟佛的果位。

  不具备大圆满、大中观或大手印的见解者无法做到无毒回向,此时可以随顺回向,即:根本上师和文殊普贤等诸佛菩萨如何圆满回向给众生,我亦如是回向。这就称为随顺回向。这样回向能令善根日日增上。

  如果将回向的一切善法当做实有,并且实执善法的功德果报,这样回向的话属于有毒回向。

  发心和回向都需要有个见证,就是在自己前方的虚空中,现量观想诸佛菩萨和上师三宝,不欲求个人回报、未来异熟果报的心念下发心回向。这样的发心和回向具备很大功德,绝不能为了自己将来有一个善报的欲求心,如果有的话必须要及时断除。

  未作善法之前想要为了一切众生而成办善法称之为发心;圆满成办善法后把功德赐予一切众生称之为回向。

  见到刹土的眼并非是现在的这个肉眼,而是以具信心清净心的眼才能见到清净刹土。像喇嘛仁波切大恩者显现的身坛城以及喇嘛仁波切寝宫上的如来寂猛本尊坛城,也是清净心的眼才能见到,以旅游观光心态下的眼是见不到喇嘛仁波切的身坛城。

  有的老年人眼睛不好,见不到喇嘛仁波切的身坛城就怪自己眼力不好,反复擦拭眼睛结果也看不到。实际上有些盲聋之人都能见到喇嘛仁波切的身坛城,是因为信心圆满,自心与喇嘛无二无别状态下见到喇嘛仁波切的身坛城。

  经常讲闻法的意乐比所闻的法重要。同理去拜见上师或者圣境时,自心相续的状态要比所见的上师或者圣境更重要。

  修法再多也无法证悟大圆满见解,精进再大也无法证悟大圆满见解,观修再多也无法证悟大圆满见解,唯有上师加持才能证悟大圆满见解。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