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静思清澄妙莲华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6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静思清澄妙莲华

 

  时间如梭,过得很快,所以常常跟大家说,我们要把握分秒。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说法华,法华,是一部大乘经典,不过光是佛陀的时代,他就要谈七年,可况佛陀轻轻的一句话,他能涵盖了普天下万事物理,我们凡夫要来解释那句话,可能我们就要用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尽量把握时间,将法华的法髓灌输进来,让人人能体会,佛陀讲《法华经》的精神。

  静思法脉勤行道,慈济宗门人间路,我们静思的法脉,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那就是「静思清澄妙莲华」,静思精舍,我们静思的道场,我们从开始就是,「内修诚正信实」,「外行慈悲喜舍」。

  「诚正信实」,就是我们要心很清净,净到什么样的境界呢?静寂清澄,甚至我们不是要,自修自利,独善其身,不是只有这样而已。

  我们在民国五十五年,那一年开始,成立了「克难慈济功德会」,也就是希望,佛陀的精神来到人间,虽然要度众生,拯救众生,但是芸芸众生这么多,各种苦难都是不同,不只是人的苦难不同。

  尤其是未来的时间,又是那么长,未来的世代,人心和生态,都会不断不断地变动。

  所以佛陀,在二千多年前开始说法,也就是为了那个时候,一直到未来,没有边际的宇宙之间,人生生态的变动,知道未来苦难会更多,所以佛陀本来所要说的,要畅演他的本怀,是从华严开始,要将他心灵的境界,和大家分享,可是人人总是听不懂,因为人天都听不懂了,何况一般的凡夫。

  所以佛陀才又决定,来讲适应众生听得懂的法,叫做「阿含」,佛陀从阿含开始说起,就只是要人人能知道因果报,佛陀用这么长的时间,来讲《阿含经》,众生是不是全都听懂了,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

  但是时间无法等人,所以佛陀开始转入「方等」,慢慢对根机较利的人,体会到人间无常,知道人生是无常,开始就进入了「般若」,让人人开启智慧的门,使人人的心,没有物质的障碍,能没有情牵着的障碍,不管是物或是情、爱、欲念,完全将它蠲除。

  所以这就是在,「般若」里面的道理,要让人人的心没有挂碍,没有情、爱、物的挂碍,不过难道都完全真空了吗?不是,因为你要真正到无挂碍,就要将因缘果报,都能够真正透彻贯通。

  所以从华严开始,佛陀清净无染,那种「静寂清澄」的境界,众生没办法一时就能够归纳,在华严的境界,法,广无边际,我们凡夫哪有办法?去容纳如此开阔,广无边际,那种静寂清澄的境界,没办法。

  所以让大家先了解因缘果报,但是众生就会因此执着下去,执着该如何造功德,所以虽然知道这个业,业因,众生受苦难,就是因为有造了业因,才会得到苦果。

  知道大家苦,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业因,只有在受苦的当中,要如何能消灾免难,这样就会追求,求,求功德,求能消灾免难,真是有可能吗?要消灾,能去掉苦难,除非也要回归到源头去了解,我们如何才招来这么多的苦。

  所以若只是说「般若」,有些人就会偏空,偏空就会拨无因果,这样不对,佛陀就是赶快开始说,在这个「空」中,还有「妙有」,妙有就是业的种子。

  所以《法华经》是叫做圆教,不执有,也不执空,所以空中还有妙有存在,所以这就是我们的心,要回归那分「静寂清澄」,所以我们必定要静思来反省,静静来思考,我们的心灵境界,为什么会这么复杂?佛陀的一句话,不就是会让我们透彻明了,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种种烦恼障碍重重。

  所以我们必定要修行,我们要进入圆融真空妙理,那就是在静寂清澄,谈何容易?佛陀也还要再跟我们,以法华来比喻,因为我们都是在五浊恶世中,所以佛陀在真空妙有的圆教中,用什么譬喻呢?就如莲花一样,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因为我们现在这个世间,就是已经进入五浊恶世的时代。

  所以我们学佛必定要像莲花,在五浊恶世中不受它污染,这就是我们要修行的地方,虽然佛陀跟我们说,我们与生俱来,有清净与佛同等的本性。

  不过无始以来,我们已经一世又一世,在六道中轮回,不断在轮转,不断养成了我们的习气,所以我们人人,都有与生俱来那分烦恼习气。所以在人间,虽然说我要修行,我发愿、我发心,不管在家出家,这样的习气还没有离开。

  所以佛陀他就跟我们说,我们要好好地,将我们内心的浊气要去除,因为佛的时代,一直到我们现在,还有未来,这一生一世,不断不断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习气愈来愈多,要怎么办呢?

  我们现在知道,过去说不定,我们没有因缘接触到佛法,所以即使接触到时,我们的习气还未断,还是在浊世中受污染,所以我们习气很多,我们现在既然有缘,在同一个道场,这个道场的名称叫做「静思」,甚至我们大家所要的境界,就是静寂清澄。

  我们在静思的道场,要承我们的法脉,我们虽然处在五浊恶世,我们还是要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心,不要被五浊恶世这种的生态,把我们污染了,明知我们有与生俱来的习气,我们没办法再等下去了,还有多少时间?让我们这辈子能走入圆教呢?

  所以我们现在开始,我们就赶紧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生态里,我们还有什么习气未除?

  我们要赶紧把握时间,在我们现在,「静思清澄妙法华」,「慈济人群菩萨道」,我们不是要独善其身,我们还要广招来众,人人一起来,让我们这个浊恶的世间,能多一个人走入慈济的门。

  慈济,必定就要有慈悲喜舍,佛陀要教菩萨法,要来教育我们走入菩萨道,必定要慈悲喜舍。

  所以内修是信实诚正,外行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就是菩萨道,虽然我们修行,我们也要兼行菩萨道,虽然我们自己要去除习气,我们也要为天下人发心。

  现在现代的人口,比佛陀的时代增加很多,佛陀的时代,只有二亿多的人口,我们现在将近七十亿的人口,只要想到人的呼吸间,有将近七十亿的人口,呼吸时呼出去的气,想想看气候,空气都污浊了,何况是人心的欲念不断,世界工业一直发达,欲念的追求。

  这种世间,你们想,大地污染,空气污染,人心污染,是多么的严重,所以我们必定要发大心,我们要走入人群中,我们要广度众生,让众生人人能够理解,佛陀来人间,能够让人接触到佛法,认识佛法,所以我们必定要走入人群,行菩萨道。

  各位,「静思法脉勤行道」,「慈济宗门人间路」,这是在我们的道场中,我们要有共同这个方向,共同心愿,所以这念心,我们要常常自我警愓,我们的心时时要有那分,「静思清澄妙莲华」的心,还有在人群中,我们要行菩萨道。

  各位,希望你们是,入群入世的菩萨行者,我们必定为人间开一条,菩萨大道直的菩萨道,菩提大直道的这一条菩萨道,我们人人有责任,我们人人要有这分的承担,所以我们对在家居士,希望能广招来众,让人人能认识。

  所以《法华经》其实是很长,因为我们要适应现代的时代,还要适应现代的空间,还要适应现代人与人之间,这和佛陀二千多年前,世界二亿的人口,和现在将近七十亿的人口,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性,真的是距离很远,不过我们若能愈多的人,来认识妙法华,大家的心,都能在五浊恶世而不染。

  若能如此,相信这个人间、社会、人心,一定能净化,人心若净化,就是消弭灾难最好的方法。

  所以各位菩萨,我们与世无争,但是我们要与事无争,更要与人无争,更要会更要会合道理行入菩萨道,所以请大家从今天开始,我们要重新将过去的杂念习气,我们要发心愿赶快去除掉。

  记得,我们的心要「静思清澄妙莲华」,我们要「慈济人群菩萨道」,所以,「静思勤行道,慈济人间路」,这就是希望为法华来铺路,我们要如何走入,法华的法髓精华,请大家要时时多用心。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